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193)

作者:西淅

大家都版权意识不容,有免费或者几块钱买碟可以无限看,谁还愿意花个去电影院。

盗版VCD带来电影市场危机蔓延十几年。

到了2010年后,国内电影市场才慢慢再度火爆起来,达到另一个高峰。

这么分析,电影市场的走势和地产业有很多相似点。

都是经历了高峰,然后低走,在突然繁荣起来。

陆静然是受理经济纠纷的律师,客户遍布各行各业。

她有个习惯,善于做总结,所以国内经济发展案例看得多,很多发展好上市企业都不是一朝一夕做起来的,在90年代初就有了苗头。

那和后面的那些拿着几张PPT,到处拉拢投资,然后走几轮融资上市来骗股民钱的不同。

电影市场虽然后续不太看好,其实这行业还是赚钱的,只是90年代中后期没那么好的市场。

陆静然把考虑说出来后,陈忆琳犹豫了下,她也觉得有道理。

现在的娱乐圈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很多都有黑社会性质的公司参与,甚至还经常有明星被逼迫接拍片子的传闻。

所以自然麻烦多,如果票房爆了的话,分红占了大头是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导演是想让服装公司来投资,陈忆琳本来是打算陆静然不同意,就自己拿钱出来。

陈家发家于民国,陈忆琳是正儿八经的豪门千金,两百万可以随便拿出来的。

陈忆琳想了下说:“我本来想亲自和老板去谈,但是我一个人不太好,你懂我意思吗?而且我好像很容易冲动。”

“你是想我和你去走一趟?”

陆静然想了下,平心而论对方的性格是挺冲动,如果不是这样,也就不会跟着她开这家公司。

这样算起来,自己倒是受益者。

陈忆琳点头:“你觉得可以吗?”

陆静然:“现在应该还在筹备期,我倒是觉得可以的,那行吧。”

90年代的中国,这是个资本市场混沌初开的年代。

市场经济、股份制企业、证券交易所这些新鲜事物每个月都在让人耳目一新。

只有握在手里的才叫做机遇。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多做一些尝试。

钱是人的胆,陆静然做第一笔生意的时候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现在自然是不必了。

而且很多人都知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行业多了,都能盈利的情况下,当然更加保险,而且也站得更稳定。

陆静然这学期还有最后两门课考试,决定等学校这边结业就过去。

刚好最近新公司那边,陈忆琳也不能走开。

电影还在筹备阶段,就是别人求着他们投资,自然没必要太着急。晾晒一下也好。

起火起来,时装和名利场也息息相关,现在打上交代,以后自然会有长线的好处。

新的圈子,也就代表着新的人脉,更大新的机会。

投资不但是需要眼光,更需要大胆的冒险精神。

陆静然和对方约定,过几天去广州后就挂了电话。

她不参与剪彩,还有个原因就是那天有媒体在场,动静那么大肯定会登上当地报纸。

毕竟这个时装品牌,如今在广州这么火热。

陆静然出于各方面考虑,不想这么快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公司股东,站在台前。

陈忆琳不同,没人敢随便动她,如果有,也不是因为这家还在起步阶段的公司。

服装公司和陈家的产业比起来,才真是小巫见大巫。

这是个绑架和抢劫案横行的年代,多的是没有破的案件,刑侦手段没跟上,大家法律意识也淡薄。

就在上个月,广州才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小区的保安勾结同乡,为了谋财杀了业主一家人,然后跑了。

防人之心不可无,陆静然当初身为律师,维护了当事人的利益,自然会招惹另外一边的不开心。

威胁和围堵都碰到过,已经不算新鲜,所以才万事小心。

陆静然挂了这个电话,又打给了远在南市的李家夫妻俩。

今天是新年,她一周前就给对方寄了东西,都是一些家乡的特产,这样能冲淡异乡的隔阂感。

李家夫妻俩刚从茶山下来,今年秋茶销路很好,他们也干得特别有劲儿。

两口子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这么赚钱。

在努力一把,马上就能还清银行的贷款,然后可以给几个孩子存钱。

李志杰年纪大了,是时候准备娶媳妇的本钱,他们计划在省城给人买房。

有了目标,并且目标并不是不可达到的时候,人就会变得很有干劲。

陆静然和对方说了半个小时,才挂了电话。

那些高端的茶叶运到东汉省,部分是送给了领导和合作伙伴,剩下的都不够卖。

西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