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诏(270)
程彰来到西南之后,魏帝召梅家入京的旨意也下来了。梅纳英的几个儿子虽然在军中各有要职,但因嫡庶之别,竞争的厉害。平日有梅纳英在军中坐镇,倒也能弹压得住,自梅纳英入京之后,营中老将便有点镇不住场子。
魏帝的旨意来的正是时候,倒让营中老将们大松了一口气,送了几位小爷离营,心中还疑惑,就算梅纳英回京入阁,但小将军们大可留在西南军营。
除非梅大将军弃武从文,入阁之后准备改换门庭,往后梅家子也要转为文职,不然何至于要全部回京。
他们心中忐忑,猜测魏帝召梅家人入京,到底是梅纳英本人的意思呢,还是皇帝的意思,这后面所隐藏的大有不同。
不过,自太子被贬为英王,听说安王颇受魏帝宠爱,周王又向来身子骨不好,营中老将也会猜测梅家将来或有可能出一位太子,那梅家子倒也不必非要拼死拼活再上战场以命相搏换取军功了。
况且,蜀国与大魏已经订立和平盟约,往后进行贸易合作,西南一地恐再无战事,且有可能会大幅裁军,无论是谁来掌军,也无建功立业的可能,倒也不必耿耿于怀。
因此,自梅家几子带领家眷离开西南之后,他营里的交接倒顺利,并无人与他做对,他又是领军大半辈子的,军中各种门道熟透,很快便将营中诸事协调,又拿“两国通商,此地乃是首冲,各位往后还要维护商贸繁荣,防盗降匪,切莫懈怠”来诱着将士们,展望未来。
聪明人立刻听出了话外音。
维护商贸繁荣,那是什么?
那就是银子啊!
白花花的银子!
路过的商队因为此地驻军而获得商路平安,难道不应该多少拿些孝敬来?
有这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西南军里略微一两个刺儿头也被袍泽给弹压了,根本不必程彰出手。
他送孟藏刀一行人离开驻地之时,骑马送出老远,谢羽回首去看,这个爹虽然是半路上捡来的便宜爹,从小也没享受过在他身边的日子,不过自相认之后,倒也渐渐的相处融洽了。
她回首去看,程彰头发胡子都白了一半了,或者谢弦还看不出老态,头发乌黑,身体康健,但程彰却已经显出了老态。他孤零零站在山岗之上,乌衣黑马,唯有须发染了霜色,竟让她意外的觉得鼻酸。
她倒是想过,让父母复合之事,可谢弦自由已久,而且程彰又是个固执的老头儿,万一这两人凑到一起天天吵架,岂非是好心办了坏事。
谢羽索性顺其自然。
***************************
十月,她在蜀国都城芙蓉城抱着黄铜锅子涮羊肉,听说了大魏的最新消息。
闫皇后终究没有拖过八月,到了月底还是咽了最后一口气。办完丧事之后,英王就带着妻小前往封地。
九月中,有北镇抚司下属在御前举报千户苗胜利用职权,歪曲事实,欺君罔上。魏帝闻奏大怒,将苗胜打入诏狱,连带着相关人等一同关押,由三司会审,鲁承志主审。
九月底,苗胜一案再起波澜,原本以为只是一人所为的案子,竟然牵连到了安王,就连梅阁老也被波及。
朝中一时议论纷纷,依附着安王与梅氏一族的官员们心头发慌,在朝堂之上对凡是参奏此事的官员撕咬不住,一盆盆的污水往主审鲁承志的头上泼。
若非鲁承志向来清正廉明,是出了名的硬骨头,连魏帝的帐有时候都不肯买,君臣梗着脖子争执,换个官员恐怕早被梅氏一党给拉下马去了。
魏帝这时候就开始庆幸自己有仁君容人雅量,这才能够留下鲁承志应付眼前的局面,但凡稍微谨慎退缩一点,这件案子便不能彻查明白。
苗胜一案,对于闫氏一族来说,却是个好消息。
原本应该秋后问斩的闫国熹及其党羽子孙,险险与牛头马面擦肩而过,总算是留得一命。
朝中蜇伏的闫党心思又活络了起来,只不过随着英王早早抽身退步,离开了长安城这团浑水,他们也失去了扶植的对象,也只能守拙观望。
安王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过会因为苗胜之事而被牵连。他大位在即,却出了这种岔子,魏帝虽然不曾当面责问过他,可是比起皇帝的当面斥责,渐次冷落才更让他心寒。
这个世界从来不乏拜高踩低之辈,当初死心塌地跟着安王的官员们也晓得苗胜一案的厉害,各显神通打听消息,听得跟谋逆有关,哪敢往前凑,都恨不得跟梅家划清界限,就连资深梅党的朱福深都退缩了,很快在朝中表明了中立的态度,向魏帝表忠心。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5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