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宫堂(151)
而且凌蔚还带了一批来食用,准备等土地量好了,税则实施了,然后用新的粮食大宴宾客。让他们吃到嘴里,知道这是好东西。这里的上层封建主们若认为那是从京城传来的好东西,那么及时为了跟风装逼,那也会求种子来种植。
但现在这些事还要保密,不然后来隆重推出的时候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因此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寥寥数人。
除了凌蔚和太子之外,就是自清降职的司农寺少卿胡晨。
他们三人带队,分头对土地进行勘测,看这些土地适合种植什么养的作物。
这推广新的作物,可不是把种子分发下去就成了。他们带的那些工匠们,将会通过对土质和供水的条件,判断哪些土地可以种植什么作物,并且在种植过程中,凌蔚和胡晨带来的这一批人还会全程指导。
这种农业技术指导,也是凌蔚曾经在给皇帝的“忽悠”中说漏嘴时,被皇帝采用,然后让司农寺试着推广。
在京城附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以,这次胡晨才热情高涨的想要在京城之外大展手脚。
凌蔚非常敬重这种干实事的官员。或许这种官员没有那种天天找存在感的文人大臣在史书上的名声响亮,但这种官员,可比那些天天没事死谏的官员于国于民有用的多。
而且虽然是勋贵外加正统科举晋身,胡晨却能和农人工匠们一起下地,共同讨论,虽说本身的架子肯定是有的,但也绝对没有任何歧视。
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见。
凌蔚看着太子对胡晨的态度也越来越好,从不解渐渐变得尊敬,心里非常高兴。
太子就该和胡晨这种踏踏实实的官员多接触。所谓国家大事,就是从点滴做起。太子反正地位稳固,所以与其和那些阴谋家空谈治国,还不如学学怎么踏实做事。
晏朝已经稳固了,以皇帝陛下的年龄和干劲,在他在任期间,晏朝的隐忧就会全部拔除。太子是守国之君,肯干实事才是最重要的。
胡晨虽然没有近距离见过太子,但眼力不差,也能看得出太子绝对不是什么破落宗室子弟。皇家的人确定了,是哪一位王爷的儿子就不清楚了。但这个人肯定地位很高。
胡晨看出凌蔚有意让太子和他接触,并示意自己多教导太子。他也不吝啬的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悉数相告。太子的学习能力很强,最开始可能还有些浮夸浮躁,现在也踏实下来。做事情越来越利索,问问题也越来越言之有物,胡晨感到十分欣慰。
如果这真的是得用的王子王孙,那么其成长对国对民,肯定是有大用处的。
当然,到后来他得知这个是太子的时候,那就不是惊喜是惊吓了,从此绕着凌蔚走路。
可见并不是人人都和凌蔚一样,拉着太子到处转悠,还非常淡定的。
……凌蔚这里有了大的进展,黎膺那里也审出了头绪。
而就在黎膺收网的时候,凌蔚等人又遭到一次袭击。
这次袭击还是光明正大的,还有人放弓箭。
凌蔚是第一次直面死亡。
但他这时候并没有害怕的情绪——或许是太害怕太紧张,反而什么情绪都感觉不到了,就想着怎么护着太子,护着自己。
他先是后悔怎么今天偏偏和太子在一起,让太子遇袭。后来又庆幸,说不准这些人是分头截杀,太子在他身边,他至少可以看护着。
凌蔚虽然之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经过宫中骑射师傅和之后黎膺的细心教导,他又因为要给太子做榜样,很是下了一番苦功,所以无论是弯弓射箭,还是提刀砍杀,都没有问题。
只是朝着靶子和朝着人是两回事,他的手不自觉的抖动。即使人家刀往自己这边砍了,他都下不了决心砍回去。
正常人对砍人这种事,都是会忧郁的。
不过当他还算认识、甚至知道名字的护卫在他面前倒下,鲜血喷了他一脸的时候,那胆怯和忧郁就突然一下全蒸发掉了。凌蔚论起刀,红着眼来一个砍一个,其凶狠不下于周围的护卫和死命往上扑的刺客。
太子被凌蔚护在身后,最开始的时候也吓懵了——这一点上凌蔚心理素质还强些,至少还清醒着。不过在凌蔚开始毫不犹豫的砍人的时候,太子也清醒过来。
他知道他虽然武艺还不错,但这小身板去跟人对砍,肯定没用。毕竟他不是他王叔,十一二岁就能带兵打仗还能连连获胜。但小也有小的好处,他们虽然出来不可能带弓箭,但是……
太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弹弓,一个装满铁球的袋子,打!
然后正在偷袭凌蔚的那个人鼻子被打中,哀嚎一声,被凌蔚砍了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