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比我帅(330)

好吧,孩子有这个想法也不错,不过文化课也不能落下就行了。

阿泽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已经是早就学完了,现在反过来在教笑笑,而自己则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中的论语跟孟子,平日里也看一些游记风土人情等杂书。

比起向南,阿泽似乎更会读书。

当然,也不是说向南不擅长念书,毕竟当年好歹也是过了高考独木桥的,只是因为过来的时候已经二十了。

阿泽现在三岁就开始接触纯正的本土知识,加上继承自父母的聪慧与毅力,小小年纪就足够自律,自然念书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向南准备今年返京述职的时候将阿泽留在京城里,估计下一个被皇上扔去的地儿也不会是什么繁荣的好地方,要找位名师教导阿泽可不容易,不如将阿泽托付给陈大人。

京城里也有阿泽熟悉的钟大人。虽然舍不得孩子,可向南也不能因此就耽搁了孩子的前程。

虽然向南不拘泥于要求阿泽考啥功名,可跟现代一样,上大学不一定就是有出息,可不上大学对于读书的孩子来说是种会是一种遗憾。

阿泽既然会读书也爱读书,那么以后走科举也算是一种顺其自然了。

赵悦跟阿泽都知道向南这个决定,也就只有笑笑这个傻白甜还不知道,也不知到时候要闹腾成啥样。

五月交流大会之后,北肃郡这边的天儿越来越热,等到六月的时候县城外那条大河就提前干涸了。

到七月的时候很多村里的老井都能见到井底浑浊的泥沙水了。

大家都知道今年要闹干旱了,好在坎儿井起了作用,开春的时候又有建在山上的台阶式储水梯环节大山县本地的干燥程度。

地里庄稼像是荞麦苞米这些都开始干得发黄了,农户们几乎每天都起早贪黑的开始打水浇地,又勤快的施肥保苗,好歹将庄稼救了回来。

可惜别的地方就没那么乐观了,除了大山县附近修建坎儿井比较早的两三个县城,其他还没来得及普及坎儿井的县城现在真的是气氛压抑,县衙里的县令们也不断擦着冷汗硬着头皮往上面报告旱灾情况。

今天有几百亩地庄稼彻底干死,前儿又有多少牲畜热死……

独独只有大山县以及大山县附近的几个县城还没有上报灾情。

郡城太守府里,付太守每天都要看着那些个上报旱灾情况的文书头疼大半天,最后只得吩咐下去,让人准备好统计各县城具体情况,以便不久之后赈灾粮食的下拨。

还好之前有了大山县向南那小子提的醒,付太守现在对向南是真挺信任的,接到向南的文书就决定从南边购买一批粮食过来。

等到京城那边指令下达,又有一批粮食将被朝廷拨过来,这样付太守才有了熬过今年旱灾的底气。

若是说这时候大家还能看见一点希望,比如说那些虽然身处北肃郡可河流却比较多的地方说不定还能丰收。

然而七月里,天气正是最热的时候,可七月初三这一日晚上,不少在家里睡得正熟的百姓突然听见外面呯呯砰砰好似有什么东西在砸自己家的房顶。

有脾气暴躁的汉子被吵醒发现有人砸自家房顶,顿时一怒,翻身爬起来抓起门背后的扁担拉开门就往外面冲,一边大吼“谁特娘的敢砸劳资家房顶?!”

这才刚叫完,顿觉头上一阵剧痛,汉子往头上下意识的一捂,摸到了黏糊糊热乎乎的液体,没等汉子做啥反应,身后他家婆娘就哎哟哟的伸手将汉子给抓了进去。

“天老爷哎,下雪雹子啦!你不要命啦赶紧进来!”

这一夜有不少人都似这汉子一般以为是有人砸房顶,走出家门就被砸了个血窟窿,那冰雹子是真的大,个个能有鹅蛋大小,噼里啪啦砸在地上,便是连搁在院子里的大水缸子都被砸碎了。

还好北肃郡这边一般人的房顶为了好过冬都是泥巴平顶房,似县城里醉仙楼那样的飞檐翘角大瓦房,要不了一个时辰就已经被砸得满是窟窿。

好在那里是酒楼,现在又是半夜,守店的掌柜跟小二都是歇在楼下的。

另外县衙那边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向南半夜一发现不对劲就连忙让赵悦躲床下面去,自己扛了张桌子顶在头顶上往孩子房间里冲,出了门还扯着嗓子喊张寒他们。

这四人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向南一家,都是歇在阿泽他们房间隔壁的,这时候也发现了不对劲了,推开门瞧见向南顶着桌子,这四人也被冰雹砸了回去,连忙学着向南那般头上顶了茶几椅子桌子木柜盖儿之类的。

虽然这样出来也被砸得手都发麻,可好歹不用头顶开窟窿。

喵崽要吃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