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683)
不过平安很快就不愁了。因为没两天他就听到了消息,赵璨在跟朝臣们争执的时候,不小心失手打落了玉玺,结果摔出来了一个缺口,正在找人秘密修补。
至于赵璨跟朝臣争论的问题?正是平安之前说过的免税。
其实这几年来,赵璨已经多次减税了。从一开始的十税二,十税一,到二十税一,三十税一,及至去年才更改的五十税一,政策一年比一年好,税收一年比一年低。
所以实际上,这几年来,朝廷收上来的农税已经很少了。不过因为赵璨替他们开源,弄出了海关这个生蛋的金母鸡,所以朝臣们也不好反对。毕竟太平的年月减税本来就是皇帝的恩典,也是对天下万民都有好处的事,谁敢阻拦?
但是现在,完全不收税,就彻底超过他们的底线了。
何以显得他们是在统治这些百姓们?最明显的一点自然就是他们保护百姓,而百姓上交赋税。所以就算朝廷真的不缺钱,这赋税却是绝对不能够省的。
在持这种想法的官员口中,百姓俨然都是不懂得知恩图报、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人,一旦没有了约束,自然就会生出旁的念头来。
不过对赵璨来说,这只是无稽之谈。如果这些百姓真的不安分,自然有刑律去对付他们。
当然,这种人只占据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反对的朝臣,都认为农业是国之本,商业和其他的东西毕竟是靠不住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农业。他们甚至劝说赵璨,即便是减赋到百税一也好,就是不能彻底取消。要知道税收这种东西,取消容易,再想设立起来,可就未必了。万一将来有个什么变故,商税收不上来,朝廷岂不是一分钱都没有了?
何况如今人人都知道江南的船队在海上遭遇风暴,全部都毁掉了。这件事情给那些因为海贸暴利而头脑发热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也让保守的朝臣们觉得估计接下来海贸一定会衰败。
万一海关收不上税,朝廷还是只能依靠农税。这个时候取消,他们是无论如何不能答应的。
这样一来,吵得激烈一点,也就不算什么了。
不过虽然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因为在玉玺被摔坏了之后,所有人便都三缄其口,不肯再提这件事了。在他们看来,玉玺摔坏这件事预示着极大的不祥,而直接引发此事的减税,更是成了绝对不能够提起的东西。
这下子赵璨想要施行,恐怕更难了。
不过,也是他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平安一点都不同情他。反正他相信在,赵璨一定能够想出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不过实际上,赵璨对这件事情的确是不急的。他虽然打算免税,但也不需要立刻就推行下去,大可以跟大臣们打打太极,互相来往一番。而之所以要将事情闹大,则主要是为了把消息传出去。
虽然事情还没有定下来,但是消息这种东西,原本就不是要等到具体的结果出来才能够传的。这件事比较离奇,所以传得更快,虽然大家不敢大大方方的议论,但是私底下议论却更刺激。所以不几日,整个江南都快要传遍了,陛下要免除农税,政事堂的相公们却不肯答应,陛下气得将玉玺给摔了!
……嗯,流言这种东西传出去之后,总难免走样。
不过总算赵璨的目的达到了,那些乡绅地主们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便都开始惶惶起来。
这件事传得有板有眼,多半是真的。虽说现在政事堂不同意,一时半会儿恐怕难以推行,但是也不一定,毕竟这回是皇帝要免税。政事堂的相公们再厉害,那还能拧得过陛下吗?
何况大家都知道,现在龙椅上的这位,可不是好糊弄的。这几年来他要做的事情,哪一件没有办成?
而这个时候,官府之前从富商们手中购买来的土地,百姓们可以支付银两直接从官府购买的皇榜早就已经张贴出去了。当初贴榜的时候,大臣们不知道赵璨的盘算,对此是非常支持的。
官府拿着那么多的土地和宅子,根本没有用处,卖了之后换成钱放在国库里,自然更好。所以大家都鼎力支持,这件事没有遭遇任何阻碍。
只不过因为土地的价钱毕竟不低,所以虽然官府并没有在这件事里面赚钱,售价也不算太高,但买得起的人还是少数,所以皇榜贴出来之后,却乏人问津。
但是现在情况就不同了。
原本百姓们不愿意自己买地,固然是因为价钱贵,但也是因为自己的土地要上税。虽说现在政策好,五十税一简直是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的低廉。但是百姓们也有自己淳朴的价值观——这土地是要流传给后世子孙的,税收改来改去,谁知道到时候的皇帝收多少?万一恢复十税三或者十税五,还不如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