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608)
所以他们在周家村一共也没有待够一个时辰,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平安想起自己之前在报告书上看到关于周家村的描述,奇怪的是里面虽然提过这个村子闭塞而且不欢迎与外人往来,却没有写他们对人的戒备心如此强烈。最重要的是报告书上有详细的村子概况介绍,包括人口构成,土地和周围的地貌等等。
如果这些内容不是瞎掰的,那么也就是说,那个负责调查这个地方的军官,应该是找到了一种跟这些人相处的办法。
这让平安有些意外,也为发现了一个人才而惊喜。如果能够因地制宜,想出办法让这些人不防备自己,那么将来带兵时,自然也不会拘泥于形式,而是可以灵活发挥出自身的实力。
可惜的是学员们在上交报告之后,便各自回到自己的部队之中去了,平安现在就算想见见本人,也不太方便。
不过这件事也让平安发现了,很多事情不能想当然,他之前只以为让挑将官们来查这些事情就会很容易,却没有考虑过具体所要面临的状况,可以说,学员们出发时的准备十分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交上来的报告居然也没有让平安失望,这倒是意外之喜了。
也不知道冯玉堂培训的时候究竟给他们讲了什么内容。
不过倒是让平安对武学的期待又提高了许多。
离开了周家村的范围之后,众人沉默了一会儿,宰相吴旭之开口道,“我从前只知道朝廷的政令,到了乡里总是难以执行,却不知原来还分种种情况。”
金世文也十分不解的道,“朝廷政令分明对百姓是有好处的,为何他们反倒不肯接受呢?”
像周家村这样的做法,是他们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的。
平安道,“大抵是因为从前吃过的亏太多了吧?”
他们不会是第一个去周家村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或许从前他们也曾经相信过外人,只不过最后的结果并不如人意。所以现在,他们索性警惕一切外来者,坚决不受到任何诱惑。
一切的现状都有其成因。
听到平安这么说,几位大臣倒是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也该是这么个道理。
他们其实都已经是一国宰辅的级别,参预军国重事,一言一行都能够影响到这个国家。这样的官员,都是曾经外放,并且做出一定成绩的。不过他们最多也就是做过知县、知州这样的职位,虽然是亲民官,但实际上许多事情不需要自己去做,下乡这种事更是从来没有。
所以明明已经可以决定大楚将来的发展方向了,却偏偏连百姓的需求是什么都不知道。
“像周家村这样的村子,一定还有许多吧?”赵璨道,通过这一次的走访,他也发现了规律,“距离县城或者乡镇越远的地方,也就越是闭塞,政令就越是难以执行。”
说到这里,赵璨想起平安之前跟他说过,皇权不下县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现在想来,真是至理。
不管朝廷制定出了多少有利的政策,只要不能贯彻执行,那就都是虚的。百姓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善,反倒是不少投机之人在其中捞了个盆满钵满。到最后朝廷空折腾一场, 耗费了精力和钱粮,实际上根本没有用处。
这种现状如果不能改变的话,他跟平安之前所设想的那个美好的世界,也就只能够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之中了。
其他人闻言都跟着点头,赵璨又道,“这件事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诸公回去之后,都可以思量一番,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带着这些大臣过来,可不是为了做陪衬的,就是为了将他们拉下水,让他们站到自己这一边来。
接下来没有别的地方要去,他们很快回到了行宫里。
几位上了年纪的大人一回来就病倒了,这一趟奔波,对于他们的身体来说还是有些勉强。在外面需要强撑着,回来之后一放松,自然就悲剧了。
莫说他们了,就是赵璨和平安,仗着身体年轻,当时并不觉得如何,现在回来也觉得浑身精力好像被彻底透支干净,需要好生休息一段时间,才能重新恢复过来。
好在这件事情解决之后,他们倒是有了一段消闲的时间。
不过在这之前,赵璨还是安排了人,带着那一百多个随驾而来的同进士,又走了一遍他们走过的老路,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题目,如何解决目前这个难题。
这些人已经对自己的前途不报任何期望了。——在皇帝那里挂了名的人,谁还敢用他们呢?万一陛下哪天想起来,还得跟着吃挂落。
不过后来得了教育部那边的提醒,让他们随驾前来,这些人心中又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