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出庶出(101)
“难为你了。”容仪笑道:“竟真像你太太,我往日竟没看出来。”
“……”
“四奶奶,你也理我一理。”
罗衣无语问苍天,她这是招谁惹谁了啊,陪一永远只关心青楼头牌什么舞好看的主聊天。她倒不忌讳,问题是真讨论这种问题要被人知道了可是她的把柄。
“罗衣……”
罗衣只得把针线收起来,分心太过容易错,索性不做了。
“也好,做什么鞋么,又不是没有针线上的人。何苦累着。”容仪笑的很灿烂:“不如我们下棋吧。”
罗衣笑道:“连下了几天,我又不是棋篓子,闷死了。不如我们一起读书?”
“啊?”容仪倒下:“可千万别,我看着就头痛。”
“你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呢?”
“之乎者也的,看着就眼晕。”
“还是没看懂咯?”
容仪脸一红:“是没看懂。”
“夫子没讲?”罗衣笑起来:“还是上学时没听?”
“你掐指会算不成?”
“不,我以前也不听,所以总也看不懂。”罗衣心道:老娘当年最恨文言文!
容仪一脸不相信的看着她。
“我母亲在世时,都不大通。总被哥哥姐姐笑,也是守孝几年,关在家里无事做学的。”罗衣尽量说得轻描淡写:“其实也不难,每日背几篇文章。背多了触类旁通,自然就看懂了。”
“你就哄我吧。”容仪还是不信。
罗衣摇头笑道:“我哄你做什么?你没见我看书,总放着本《字汇》在旁?总有看不懂的,要现查。你当我什么都知道不成?”
容仪再次幻灭:“我以为你们家都那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呢。”
“我又不是哥儿,又不用考功名,认识两个字,会算账,再有日后能教孩子简单读写就成了。”罗衣哭笑不得:“你不会以为我很厉害吧?”
“别的不说,文化你就别谦虚了。给大姐儿起个名字,也是什么诗经什么君子之德的。”容仪叹道:“我就不喜欢读书人,明明吧懂挺多,还偏要装的跟什么似的,好引的人夸他。你可不要学坏了。”
罗衣囧死:“这就是你不喜欢读书人的缘故?你真是太……”
“本来就是嘛。”
罗衣一脚踹过去:“是因为读了书才知道自己懂的少,要我碰到我姐夫,可不敢说自己读了多少书。”
“探花到底多厉害啊?说的跟神了似的。”
“你差我有多远,我就差他有多远。”罗衣想想古代读书人的恐怖就寒战:“我在读书人眼里就是一文盲!就说我哥吧,就一秀才,你要问他一个字,他能把出处,说文解字里的解释,在哪里引用过都说出来。”Y简直是百度百科!这种人居然还考不上举人!现代公务员考试真是太小CASE了。不过话说据说小日本的公务员考试要考《黄帝内经》,她表示相当膜拜,因为就她目前要是穿回去,语文考试可以傲视群雄了,但《黄帝内经》还有一大把看不懂的。比如一些引申义如“愚者佩之”的“佩”字,要不是听人八卦讲过,她打死想不到“佩”是将其(黄帝内经)的内容作为谈资但自己并不遵守的虚荣行为(本意为当成装饰品佩戴在身上)……不带这么坑人的!!!
“你想什么呢?”容仪打断罗衣的思路。
“唉,闲着也是闲着。”罗衣道:“不如我们一起读书吧,你不懂的可以问我。我也顺道‘温故而知新’。”
容仪挑眉:“你不笑话我?”
罗衣回道:“圣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容仪这句话还是听的懂的,瞬间心情值爆满。兴冲冲的就去抽出前阵子读了一小半的《大学》出来,得意的道:“我还记得一些呢。”
“甚好!”罗衣拍手笑道:“那就一起读读?”
“好!”
罗衣翻身下炕:“索性拿出笔墨纸砚来,我们读完一起临帖。且看我们谁磨墨磨的好。”
“别的不说,磨墨我还不如你不成?”
“比比看就知道了!”
“那要一个彩头才好。”容仪赶忙接道:“可别是纳鞋底的锥子。”
罗衣扑哧一声笑出来:“你若比过我,我还替你做套衣裳。”
“好,你赢了呢?”
罗衣愣了下,忽然想到即使没有文化,让他知道怎么省钱也好,便说:“我要一对翡翠镯子,可不许用次品糊弄我。”
容仪犹豫了一下,又想想大不了花了这几个月的月钱,横竖不能出门,有钱也没处花,便爽快的答应了。
于是两口子一起读书,读完还交流一下心得。当然以容仪目前的水平,基本是由他乱翻译,罗衣也不笑话他,就客观的指出来。有时候容仪也会问倒罗衣,罗衣也爽快的承认自己不会,并没有不懂装懂。时常一起查查字典,翻翻别人的解释什么的。两人还合伙声东击西引开看门婆子跑到大书房顺了一大堆资料书回来,回到屋里关上门一起哈哈大笑。一起干坏事果然有助于友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