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1002)

作者:郁雨竹

“是啊,如果能将袁照收用,十几二十年后,袁家军未必还存在。”范子衿笑道:“倒也省了流血死人。”

“袁照不是还有好几个弟弟?”

范子衿不在意的道:“他们都不足为惧,胆勇有余,智谋不足,而且,袁家军能克扣袁照的军功,自然也会克扣他们的,袁照是长子,已经长成,如果他不能接手袁家军,他底下几个弟弟就更不可能了。”

齐浩然笑道:“那我们几乎不用做什么就可以避免袁家军一家做大,”他拍着胸脯道:“我本来还担心迟早有一天要和袁家军对上,寒了将士们的心,如今看来却是不用了。”

范子衿冷哼一声,道:“袁将军对国的贡献自然无话可说,但也没你们夸的那么好,太过重名,反而失真了。”

袁将军一直是齐浩然的偶像,就算范子衿是自己的兄弟,说自己偶像的坏话也不能原谅,因此他瞪眼道:“谁说武将就不能爱名了,他能顶住景炎帝的压力守住边关二十年,这就值得我们钦佩。”

范子衿淡淡的道:“我也没说他不值得钦佩,我只是觉得他没你们宣扬的那么好,起码公正二字他就有失偏颇,不然此时袁照也不会滞留京中,想要另谋出路,却苦于父亲的名声,有苦说不出,换了是你,你愿意小熊如此?”

“爷的儿子爷自会为他铺好路……”

“你也这样说了,那又何必一心把袁将军推上神坛?袁照不求他偏心,他但凡公正一些,袁照还会舍袁家军吗?”

齐浩然沉默。

袁将军的确是个好将军,好忠臣,忠于职守,守卫边关二十年,就是底下的参将拿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造反,对百姓也宽厚仁爱,约束军纪,从不扰民害人,更不会贪属下军功,甚至还会把身上的功劳平分给属下。

但那都是对外人,袁将军对家人甚为严苛,特别是对几个儿子,袁家的儿子都是十三四岁参军,都是从小兵做起,但他们立下的军功,他们的上司不敢贪,袁将军却会主动分给别人。

其中以袁照最为憋屈。

袁照是袁将军的嫡长子,他参军最早,十二岁入伍,就是当小兵,上战场杀敌也勇猛非常,又继承了他父亲的军事才华,可以说是有勇有谋。

在齐浩然未出现前,他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军事才华的年轻人,齐修远都要退一射之地。

第761章 袁照(中)

袁照入伍时,袁将军才升参将不久,当时袁家军还未成立,名声不显,袁将军将他安排在麾下当一小兵,才入伍不到一年就上阵杀敌,以他斩敌首级的军功升为总旗绰绰有余,但袁将军以他年幼未到参军年龄为由,将他的军功都给了与他一起上阵杀敌的战友。

后来袁照年满十四,袁将军又以他多需历练为由将他继续留在底层,袁照是底层士兵中年纪最小的,却是资历最老的,他一直当了四年小兵,一直到十六岁,军中出了一个比他年纪更小的齐修远时才在众参将的求情中升为小旗。

以杀敌数计,齐修远未必比得上袁照,但他十八岁就升到了参将,袁照不过是个校尉,齐修远能独立领兵时,他还要听命于上面的命令。

齐修远是将,袁照是兵。

可以说,是袁将军限制了袁照的发展,齐修远眼光向来敏锐,他崇敬袁将军,对他的事自然也知道得清楚,他一直是优则学,缺则自省其身,所以齐浩然十二岁闹着要参军时,他虽然想着要多磨砺他,却不会限制他太过,甚至直接丢了一个五营给他自己管。

十四岁年纪一到就先提校尉,收复汉中府后更是不避讳的给他请功升为参将。

袁照在二十岁之前袁将军绝对不许军中人称他为小将军,但齐浩然还没参军,齐修远手底下的人就小将军小将军叫得欢了。

也正有俩人对比,世人多称赞袁将军教子甚严,而皇上太过宠爱其弟。

要不是袁将军对他另外几个儿子都是一视同仁,大家只怕要怀疑袁照是不是袁将军的儿子了。

齐修远不否认袁将军品德高尚,也不质疑他的教育方式,因为目前看来,在二代普遍跋扈的情况下,袁家子弟的自律的确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袁家子弟除了袁照,官职的确都不高,还名不见经传,但他们自律,公正,爱民的品德却是有目共睹的,别说齐浩然,就是齐修远有时候都自认做不到那些小孩正在做的程度。

他不质疑,不代表他就赞成,说他自私也好,说他狭隘也罢,反正他是不忍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去受这样的苦的,那种被压制不能出头的苦楚,他从小就承受,知道那种苦闷的心情。

郁雨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