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章(49)
“陛下,那些老大人们不让杨侍读入朝的原因,不过是因为现在杨侍读从身份上来说其实仍旧是个脱了籍的前军户。若想要让他们无话可说,只要将杨侍读的身份改一改就可以了!”
“改一改?你说恩科?”赵璞顿时眼前一亮,新君即位,大多会开恩科,要是杨鲲鹏中了进士,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加官了。
“这……陛下,容老奴放肆,杨侍读如若应试,文采是够的,可是那监考的官员,到时候是否能够笔下留德却又是一回事了。”
赵璞楞了一下,可是这确实是个问题,很明显那群人是反感杨鲲鹏的,可是开恩科,从主考到阅卷,却又都是掌握在那群人手中。想要让杨鲲鹏名落孙山,还不是摆摆手腕就好的事情?了解的点点头,赵璞抬头,示意程奎继续朝下说。
“老奴指的是国子监,只要杨侍读在里边读上半载,到时候虽然比不上进士,可也确实是个文人了。之后,若是将杨侍读外放,做一任知县,那又正好符合了我朝内外皆历的祖制,到时候也就堵住了老大人们的嘴了。”
不用说,赵璞大喜,当即采纳了程奎的建议。然后又跑去和一群老臣一阵讨价还价,这次总算是取得了胜利。
其实一干大臣也都是老姜,自然看出来了赵璞怀的是什么心思。可在他们想来做一个“未来可能”有发展的国子监监生,绝对比做一个翰林院修撰要安全的多。因为怎么说前者比后者距离皇帝要更远,而且……国子监可是住校的!
想来皇帝少年天性,八成是喜新厌旧的,这么一个儿时玩伴,用不了十天半个月就忘到脑后去了吧?
几方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杨鲲鹏那个六品的小官连官服还没看见呢,就直接被贬到国子监来了。而且他还是整个国子监最不受人待见的例监——
他老弟那个千户的五官衔是算不得的,而他又不是生员又不是举人,所以只能把他归在捐资入学……
而在国子监内部,因为杨鲲鹏本人的出身,外带吴镇老先生对杨鲲鹏“品性”广而告之的宣传,最后再加上“此等卑劣人物竟然能够亲近陛下”由此产生的嫉妒,可以说还没入学,他就老师同学树敌颇多了。
可是杨鲲鹏本人显然并不知道这一点,这是个没有牛津没有哈佛的世界,而国子监对于这个时代的亚洲诸国而言,就是最牛的牛津和最被哈的哈佛,说实话杨鲲鹏对于进入国子监还挺期待,挺自豪的。
此外,更加让他高兴的是,子震就要来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对赵璞又是感激又是惭愧,在他本人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的时候,赵璞登基之后动用锦衣卫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冯子震还有曾经在家乡的一干孩儿军征召入了锦衣卫,而这支锦衣卫小队如今正在快马加鞭的朝顺平而来!
想想自己搬离皇宫时,赵璞看着他的眼神,杨鲲鹏火热的心情陡然降了温。那个人虽然现在贵为一国之尊,可是看他被众多宫人侍卫簇拥着,杨鲲鹏却能感觉到从赵璞身上传来的深切的孤独……
孤家寡人,原本杨鲲鹏只是觉得电视里那些皇帝这么自称做作而又虚伪,但是当一个和他异常熟悉的少年也走向了这个位置,他忽然能理解一些了!
怀着有些瑕疵的美好心情,杨鲲鹏进入了国子监,他进入的是律学班(这里很多称呼用古代的称为很别扭==我写这别扭,大家看着更别扭,所以我略微改了一下,幸好是架空,我可以没有心理负担的更改),不过那位来接待他的斋长(同班长)杨云,不知道是不是杨鲲鹏的错觉,总觉得斋长看他的眼神有点幸灾乐祸?
分配了宿舍,对于挤过现代八人男生宿舍的杨鲲鹏来说,国子监的四人宿舍可是够整齐够宽敞的了。杨云递给了杨鲲鹏一本不算薄也不算厚的书,杨鲲鹏双手接过一看《国子监规》。
“你是新生,有两日的时间让你熟悉整个国子监,包括熟背这本规矩,从第三天正式上课起,你要与其他同学一样每日清晨回答教官(国子监里的老师)提出的问题。”
“多谢斋长提醒。”
杨云看了看杨鲲鹏,总算那眼神不再是幸灾乐祸了,只是带着点好奇:“你倒是和传闻的不太一样。”
“传闻?”
“具体的不用我说,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知道了。”杨云略微沉吟,抬头四下看看,确定四下无人这才拍拍杨鲲鹏的肩膀道,“不管教官还是同学,你都小心点。”
语毕,杨云快速离开了。
杨鲲鹏皱了皱眉,不知道这个杨云是别有用心,还是真心警告。略微犹豫最后秉承着“小心无大错”的想法,决定干脆不出去熟悉地形了,而是尽快将这个什么《国子监规》背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