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239)

作者:九州月下

燕王居然答应了,将太子丹赐死,人头已在路上,王贲收到查验无误后,正快马加鞭送来。

严江一时心情复杂。

虽然立场相悖,可那那太子丹怎么说也是一心为国,结果却落得亡国灭主,为亲父所杀的下场……也不知他死前,是何等哀恸绝望,痛苦悲愤。

生不逢时,为之奈何。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才,一个时代,也不见得能出一个,至少,并非太子丹。

“燕国将灭。”严江叹息。

在这抗秦的紧要关头,燕王反而杀了力主抗秦的太子丹,说自损长城都是轻的,他这一招,让相信他的臣子如何自处,又要如何挽回军心?

陛下又表示,等燕国灭之,便沦到魏国。

说到这,陛下眼神就很轻蔑,这六国君主,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就连一路归来,能入他眼者,也就一位阿育王,只可惜早已老朽。

等灭尽六国,再北扩南开,大秦战军便可向月氏西域而去,沿途小国皆是土鸡瓦狗,不堪一提。

也不知那阿育王还能活几年,若能长些,且让他有一战之日才好,也让阿江见见,谁才是天下英主。

第117章 关系

就在严江和陛下斗智斗勇的同时, 远在燕地进行灭燕之战的秦军大营,也起了一点小风波。

因为韩地新郑贵族判乱, 王贲带五万秦军将去镇压,而前线的大局, 又回到了王翦老将军的手上。

这就让副将李信的日子过的越发艰难了。

王贲和王翦父子的用兵同出一辙,中国上下五千年最稳如狗的打法, 从不轻乱,更不冒进,稳扎稳打,就像一个挖土机,遇山搬山,遇河填河。

而远处的燕国国主带着他的子民, 将其中壮丁组成军队, 护送家小退向辽东。

身后是他们的家人, 王翦发现这是只退无可退的哀兵后, 并没有追击,而是不紧不慢地在后边跟着, 宛如恶狼, 等着他们最疲惫的时时候。

于是堪称历史奇迹一般的情况出现了, 秦军简直像是护送燕民退向辽东。

李信熬了一个月, 终于发现这日子没法过了,一日三烦王翦, 要求领军出战。

王翦也这被这官二代烦的心慌, 他虽然有灭赵大功在身, 也不想惹这靠完家里两老头还能靠上严卿的棒槌,于是爆发一场争执后,王翦只能故伎重施,给了李信三千兵马,让他自己玩去。

李信瞬间感谢拜礼,喜笑颜开地退走了,整个人都是飘着的。

得到兵马后,他先是做了一番士气动员,和他们讲起有一个立下天大功劳的机会,一但成功,人人皆可封爵,但危险至极,一半可能无法生还,不愿意来的,赶紧给老子滚。

没有人滚。

一是打仗没有哪里不危险,若能得个爵位,那真能赚到。

二是谁知道这是不是主将在钓鱼,万一被拖出来斩了怎么办?

于是李信让他们换上燕军的衣服,带上一月的粮食,进入阴山山脉,打算奇袭辽东燕王喜部——这群拖家带口的,到现在一半路都没有走到,这是燕军的所有主力,那辽东的燕王处,必然空虚。

正是他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

于是他绕了一个大远路,进入千里阴山,这时候在阿江那里学来的野外知识就超级有用了,找路找水,李信甚至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就是这里的大猫太不可爱了,长得比花花大就算了,还比花花凶得多,他的三千士兵一个不小心就被叼走了一两个,让李信不得不下令士卒方便都要组队,绝不能单人出行。

在小心翼翼地翻山越岭,不敢有丝毫风吹草动大部队的潜行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李信千里奔袭,成功带着近三千士卒走出阴山,一路来到辽河附近。

而这时他发现,燕地子民正在渡过辽河的一条支流,船只稀少,渡河极慢,但大部分主力都在河对岸防备,预防秦军突袭。

李信从容地从远方渡过了辽河,然后穿着品如的衣服,用自己这些日子学的几句燕地语,在晚上冒充被秦军袭击的残余燕军,带着一百多人,来到燕王喜所在的辽东襄平城下,说有是秦军部队已渡过辽河,他有重大军情汇报。

守城的士卒不敢大意,立即放下吊篮,将李信拉上城墙。

李信一上城,便如猛虎出笼,飞快杀死周围数个士卒,并且以迅雷之势,斩开了墙上吊索,让士卒飞快攀爬上这座只有五米高城墙的城池,占领城门。

辽东的燕军哪见过这种打法,城门失守,三千大军如入无人之地,直杀往燕王喜宫阙。

一个时辰的功夫,老朽凄凉的燕王被李信生擒。

燕国这个有八百年历史的国度,就此终结。

九州月下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