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桃夭(317)
“知道了。”
要说太夫人都觉得次子简直就是种马了。
从四姑娘开始,到乐阳郡主所生的阿妤,这几个庶女扎堆儿地往外生,她这儿子没有精尽人亡也真是不得了。
连皇帝都没有这么拼。
“多谢母亲。”南阳侯就当没看见母亲的不满,垂头轻声说道。
只是他到底扫了太夫人的兴致,因此晚上这所谓的家宴就不怎么开心,又有三房的阿芝因母亲三太太被拖出国公府送去庄子,因此大病一场如今都没有大好,太夫人就越发地有些不乐。
她心情不怎么好,也直到到了顺昌侯府和庆阳伯府来上门定亲才生出几分喜悦。顺昌侯夫人自然是亲自上门下聘,拉着阿姣的手喜欢得不得了。她本是个厉害的人,可是却十分喜欢温柔知礼的儿媳妇儿。
且她和宁国公夫人的关系不错,又一向知道南阳侯夫人秉性干净的为人,因此就高看了阿姣几分。
胖团子在下聘的时候跟着太夫人忙前忙后,也骗得了顺昌侯夫人几句“懂事”“可爱”的称赞。
顺昌侯夫人虽然也知道这胖嘟嘟一团的小东西有点儿来路不正,只是这世上如魏阳侯府那种蠢货还是不多的,且听儿子元英的意思,阿妧虽然是南女所出,只是却不是她那个异母姐姐阿妤一般勾三搭四的性子,反倒小小年纪就纯善可爱。
顺昌侯夫人不大看重血脉,只看人品,又想到阿妧乃是经过宫中贵人法眼的,那宫里皇后和显荣长公主两面照妖镜都没有照出这团子的狐狸尾巴,可见此团子还是可以亲近的。
因此,顺昌侯夫人就摸着阿妧的小脑袋瓜儿笑得慈爱极了。
她只恨自己儿子太少,不然多生几个能娶了这胖团子,往后就是皇后的外甥女婿,那是何等风光。
她抱着阿妧不撒手,见太夫人和宁国公夫人越发满意,就心里知道,阿妧确实是得宠的。
既然得宠,那还迟疑什么?
“往后多来我们侯府玩儿,都是一家人,往后那就是你自个儿家,有什么为难的事儿,叫你姐夫给你做。”
顺昌侯夫人就笑得跟朵花儿似的。
她的态度如此,庆阳伯本就是喜欢阿妧的,因此风风光光地给儿子下了聘,阿姣阿馨的婚事也算是定了下来。
南阳侯又在京中停留了数日,进宫谢了两个嫡女下聘时皇帝凑趣儿的赏赐,这才带着人马浩浩荡荡出京走了。
一家人在京外挥泪别过,宁国公抽抽搭搭地送弟弟走了,第二日,就发现国公府里仿佛遭了贼。
“我的平安符,我的字儿,我的画儿呢?!”
第122章
宁国公挺伤心的。
只是在胖团子的眼里这算啥啊。
阿妧如今是富有的团子,见宁国公把平安符什么的找不着了,又见她爹蔫搭搭的就跟丢了魂儿似的,唯恐父亲因为这个再心里有什么过不去的,豪慡地就再次掀起了自己的小袄子,又露出了哗啦啦一串儿的平安符给了她爹,又画了画儿送过去。
只是宁国公却觉得这新的还是不如旧的,就对闺女很伤心地说道,“那都是你第一次给我的东西,怎么就丢了呢?就算有新的,可是意义却不同了。”
“没准儿父亲您不找,它自己就冒出来了。”阿妧就很有经验地说道。
越找就越找不着,不找的时候自己就冒出来,她有很多次都是这样了。
宁国公可怜巴巴地看了闺女一眼,见她没当一回事儿,这才算罢了。
吸了吸鼻子,国公爷将这新得的可不敢随意放了,秘密珍藏在和宁国公夫人卧房中大c黄上头的房梁上。
宁国公夫人简直哭笑不得。
阿妧也觉得自家国公爹蛮可爱的。
打从南阳侯离开了京中一时半会儿不回来了,阿妧就觉得这天儿都晴朗了,心情又快活又活泼,跟宁国公天天在京中玩儿了一圈,就叫自家大哥林珩微笑着提着后衣领去了书房开始读书习字。
她本就懂得一些诗书文章,不过是写字艰难,总是缺笔少划,且还不习惯用软软的毛笔。林珩也不急,天天就抓着她的小爪子陪着她写字,写得多了,阿妧倒是觉得自己的字确实有了长进。
她这也算是开蒙,宁国公就很遗憾地天天蹲在书房门口,等自家闺女下课才能一块玩儿。
这一天,胖团子的胖胳膊上拐着一个小篮子就蔫搭搭地走出了书房,她回头可怜巴巴地看了一眼,就见自家清俊温和的大哥坐在书桌之后正看着一封小厮才拿来的信,仿佛是察觉她的视线抬头对自己一笑。
那笑得叫阿妧小身子都发抖了,又蔫头耷拉脑踢踢踏踏地走出来,宁国公几步就窜过来要帮闺女挎着小篮子,阿妧拒绝了,看了看小篮子里的笔墨纸砚,就叹气说道,“大哥哥叫我一会儿练字儿去,不能陪父亲玩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