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235)

作者:衣青箬

“怎么没有?自从麦子黄了,官府日日都来人督促收麦,只是家家处处都要收,哪里来这许多人手?总有抢不过来的。”村长道。家里壮劳力多的,几天就抢收完毕,人口少的,就只能等别人都弄完了,组织起抢收队一家家收过去。

贺卿虽然从记忆中获得了不少知识,但这种底层百姓的生活,还真没有概念,因此只在一旁认真听着,闻言不由微微蹙眉。这是京郊,天子脚下,教化之地,尚且如此,其他离得更远的地方,情况只会更坏。

村长却没有她这种忧虑,很快又高兴起来,“不过年成好总是好事。这一两年来,官府不加杂税,咱们的日子已是好过许多了。”

这个贺卿知道,因为国库空虚,所以过去十几年里,但凡皇帝或者朝中有什么必须要用钱的地方,就只能强行往百姓身上摊派。严格来说,大楚的国税并不重,十税一,朝中遇到大事,也有免税、减税数年的时候。但加上了这些苛捐杂税,再有当地官府摊派的徭役,日子就过得紧巴巴了。

小皇帝登基之后,别的不说,那些奢侈靡费的事倒都停了,用度俭省许多。后来陆续查抄了不少富商官员,资产俱充入国库,就更宽裕了。就是西北打了小半年的仗,也没往百姓身上摊派一文钱,日子自然好过许多。

村民们已经收拾好了院子,站得远远地听他们说话,此时便有人附和道,“可不是,听说如今朝中是护国公主管事,都说她老人家是观音娘娘下凡呢!”

已经出家当了道姑的贺卿:“……”

村长瞪眼道,“噤声!这也是你能浑说的?”

“这怕什么?”说话的是个年轻人,不服气道,“朝廷又不禁民间议论朝事。京城那些茶楼酒楼里,谁不是天天议论国事,也不见有什么事。何况我们这荒山野岭,谁会来管?”

贺卿见村长不着痕迹地观察自己的脸色,便含笑道,“这位小哥说得不错,朝廷并不禁民间言论。”

“可不是?”那年轻人立刻高兴起来,“那边不远处,就是皇庄的地。听说今年用了什么新的肥,那麦子长得可比我们地里的好得多。我找人打听过,说是做什么试验,要是那肥料果真好,就要给咱们的地里也用上。那明年就更有盼头咯!听说这都是护国公主的吩咐,她不是观音谁是观音?”

“……”贺卿忍不住转头看了顾铮一眼,事情明明都是户部做的,怎么都成了她的功劳?

“话也不能这么说,”村长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皇家一向体恤咱们。二十几年前京中大旱,咱们还从皇庄领过救济粮呢!”

那都是惠帝时的事了,贺卿心下一动,开口问道,“后来不是也遭过灾,都有救济粮吗?”

“唉,也不能指望人家这么多。”村长脸上有些讪讪的,“领了一回,咱们就记情了!”

贺卿以前单是知道自己的兄长和侄儿在其位不谋其政,弄得朝堂乌烟瘴气,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具体如何却根本没有细想过。

民不聊生,轻飘飘的四个字,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艰难。但即使如此,他们也还是这样热情乐观地活着,只记恩,不记仇。

这一瞬间,贺卿陡然生出了十分强烈的使命感。

如果说她过去一切的努力,都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白活一回,因为触不到实在的东西而飘在空中,那么这一刻,她终于落了地,开始真切地明白自己是在为了什么人而努力,想要创造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小皇帝一开始安安静静靠着顾铮,但他们说的话他都听不懂,没一会儿注意力就转到了那几只在墙角觅食的大公鸡身上,脸上都是跃跃欲试。贺卿见状,想起最初的目的,便主动开口道,“我等来得匆忙,腹中饥饿,不知能否在老丈家中叨扰一顿?请放心,我们会付饭资的。”

“这……”村长为难道,“饭资就不必了,只是怕我们山野粗茶淡饭,贵人们吃不惯。”

“老丈不必顾虑,但请安排就是。”贺卿道,“家里的孩子从小娇养得很,叫他吃点苦,也晓得民生不易。”

村长闻言,便不再劝说了。这富贵人家的想法,他们可看不透。他转身去了厨房,贺卿见状,伸手抱过小皇帝,跟了过去。见村长面露疑惑,她便道,“我也未曾见过这些,有些好奇,想看看,不知是否合适?”

“合适,没什么不合适的。”村长站在厨房门口吩咐道,“阿花,拾掇点好东西出来待客。手脚麻利些,客人们都饿了。”

等村长走了,贺卿才抱着小皇帝走了进去。厨房里堆积的杂物太多,光线又昏暗,适应了片刻,贺卿才见到蹲坐在灶门前的人,那是个相当年轻的女子,做妇人打扮,浑身上下素净得看不到一点首饰,似乎是察觉到了贺卿的视线,又惊慌地缩了缩身子。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