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182)
这种事情,落在一般人眼中那自然是喜事,但杨毅在挑选接受这些人的同时也很有些忧心。探子也就罢了,有没有这次招工,这城中都会有一些其他势力的眼睛,关键的,还是粮食。
这两年她不缺粮食,从外面买的,自己种的,库存着实不少,但巨岗撑死也就这么一个小县城,能有多少地?加上一直受巨岗族的威胁,也无法大面积开荒,若不是她一直对外购买,恐怕很难保证充裕。
现在又多了这些人,短时间不显,时间长了,也是个隐患,但纱布不能不产,而且不能不扩产,在现在,他们巨岗最大的优势就是纱布,他们现在还没有汇集成一定的客流量,还没有积攒一定的底蕴,若没有那些东西吸引着,那么那些船只不见得就会在这里停留。
虽然她说,建这个港口是为了自己方便,但当然是越繁荣,对她越有利。
这是一个矛盾,她现在也无法解决,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出海的船只中了,这四艘出海的船,有三艘是驶向昊国的,虽说若没有大量的黄货,现在走昊国已有些得不偿失,但他们毕竟是初下海,这条被人走熟了的路线当然是最好的,而另外有一条,走的却是却越。
关于这个岛国,了解的人不多,也没有人去在意,按照孙锦的说法,这个地方,虽然有港口,但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东西,而且常年战乱,孙锦当年是运气好,飘到了一个势力比较强大的村落,又加上看他穿着华丽——对那里的人而言,想着能用他换取什么东西,这才让他活了下来,否则他不定什么下场呢。
后来那个村落用他换了东兴商行的五套餐具和一匹丝绸,那丝绸也就罢了,餐具却是很普通的木质品,不过上了漆,对于那里的人就是很宝贵的东西了,由此来看,就知道却越是一个多么贫穷的地方了。
当然,有的地方文化落后,可是物产丰富,人家也许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找不到,但偏偏出产黄金宝石什么的,但孙锦在那里呆了一年多,也没有发现有这种迹象,倒是有些珊瑚,却是要到海中去采的,而且那珊瑚的品质也不怎么样,也不怪没有商船从那里经过了。
不过杨毅也没有想找一个贸易点,她看中的,是那里还算富饶的土地,那里虽不至于丢下种子就能长出大米,但也比巨岗的条件要好,无论是不是适合居住,总是能开发出一个粮食基地的,虽然有了船,她们也能从昊国引进粮食,但那条路,毕竟有太多人走了。
她的这些打算,知道的人不多,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船只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做就心满意足了。
在八月的时候,建成的只是港口,配套设施并没有完善,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港口处一直还在施工,来来往往的人群,荡起的飞尘,在现代人来看是拥挤以及环境污染,在这里,却都是繁荣的象征。
当然,除了欢喜之外,巨岗人也有一点小小的麻烦,这个麻烦就来自巨岗族,江浩虽然带着一批人投靠了杨毅,却还有一批死硬派,在江浩投靠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彻底疯狂了,对巨岗发动了几次袭击,对此,杨毅早有准备,着实让他们吃了一番苦头。
几次之后,他们也学乖了,开始打起了游击,只是杨毅此时别的不多,士兵却是不少,对于一州一国,她这点人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县城来说,那是足以护着周全了。
凡是属于巨岗的地界,就有紫竹军的小分队存在,这些以十人为一组的小分队没什么高手,但战斗力强悍,若是同等人数的巨岗族,对上他们往往是要吃亏的,若是超过了,他们只会防守,然后在防守的同时求救。
紫竹军的战斗力,向来是人越多越要成倍增加的,如果说十人可以面对对方的十二三人的时候,二十人就可以面对三十人,当然,这是在不存在高手的情况下,巨岗族作为一个民族,十大部落中自然也都有高手坐镇,可是这部分人,有的跟着江浩来到了巨岗,有的虽还在山中,却采取了闭门不出,两不相帮的方式,真正豁出去了,要以一个换一个的对赵人进行报复的毕竟不多。
当然,若是碰上一个,那就是紫竹军的损失,可是杨毅的这些士兵虽然珍贵,却有着整个大赵的人员做补充,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巨岗族的损失更大。这种损失不仅是人手上,更是精神上。
巨岗县在以能看到的速度发展着,火红着,巨岗族却在以能看到的速度颓败着,在最初,他们每杀死一个赵人都会欢欣鼓舞,会把那赵人的铠甲、兵器在部落中展示,会将赵人的头颅割下放到族人的坟前,而到了最后,那些铠甲兵器已经不能令他们看到更多的希望了,虽然他们还会进行着这种仪式,可是再没有过去的欢呼和雀跃,一切,都如同惯例似的走动着,然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