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1236)
魏王一直没有制止这个“谣言”。
但他名字一赐,这个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魏王千般犹豫,万般踌躇,名字还是赐下来了。一个很平凡,很简单的名字,简直不像一国太子之名。
阿陀,单名“孝”。
这大概是魏王对他所有的要求,也是一个束缚了。
然后魏王就任曹非为太子师,却不给他招揽人手的机会,发了一封国书就让他去鲁国了。
以后,曹非就要在鲁国,教导太子了。
魏王赐名“孝”,如果以后太子有不孝之举,曹非这个先生首当其冲。
太子师是虚衔,没有上殿的必要,但属官都是跟他一起教导太子之人,总的来说,是个很合适聚揽人心的职位。
不过曹非这个太子师就尴尬了,光杆一个,乘着一驾车,连护卫都没有,大王除了赐下王书之外,盘缠都给得极少,还叫他马上出发。
他这么尴尬,魏人自然都看得出来这个太子和这个太子师的份量有多少。
所以竟然没有人来送行,也没人来自荐,曹非就这么凄惨的离开了魏国。不过到了鲁国边境,他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何人命你在此等我?”曹非沉吟片刻,问。
来人,姜勇笑道:“太子师以为是谁?自然是公主。”
说罢,姜勇公然要曹非交出魏国国书,要立刻快马加鞭送到乐城去。曹非受伤又没好好休息,为了他好,自然要慢慢走。
形势如此,曹非只得从命。
姜勇又道:“还有二人,太子命我要先带走。”
曹非失了国书不见如何,此时却被激怒了。
此时此刻,他怎么会不知道是何人灭了曹家满门?“欺人太甚!!”
姜勇没有理会他,转身就出去了。
但他在阿情与阿且面前却很和气,一见他们两人就说:“你们的弟弟叫包包对不对?他一直在等着你们呢。”阿情与阿且这段时间也受了些折磨,此时惊惧未定,听到包包的名字,才算振作起来,可这段时间曹非没少对他们说摘星公主的事,这叫他们两个也怀疑起来。
会不会……
万一……
那……大公子知情吗……?
姜姬在临走前才得知曹家的另外两个遗孤也到了,已经送去给阿陀了——现在该称他阿孝了。
她想了想,“看阿陀怎么办吧。”
是坦承,还是继续隐瞒?或者,把罪过推到鲁国身上?
她都暂时顾不上了。
她坐在车上,低头一看,就能看到车旁骑着马的姜武。
他会送她到边镇。
姜武突然感到有东西砸了下他的头,转头一看,姜姬正拿着一颗蜜饯对他笑呢。
他策马过去,她喂他吃下,对他笑着说:“你要小心啊。鲁国,就要乱起来了。”
纵使姜武满腹离绪,听了这句也不免汗毛直竖,盖因她口中的乱,那就一定很不好应付。
等他反应过来,才发现离愁已经被冲淡了。
她回头从车里对他笑。
那笑里藏着刀。
却叫他更加离不开她了。
第499章 束手无策
王姻从床上弹起来, 额前药布都掉了,“公主真的已经走了?”从乐城出来走了十天才见到王姻的王家人说:“已经走了有十一天了!”他担忧道,“公子受了什么伤?生的什么病?”
他一来就见王姻躺在榻上,屋里全是药味,几乎吓得魂不附体。
王姻顾不上理他:“没病。你再给我说说, 公主是怎么走的?怎么这么突然?”家人不解:“怎么突然了?去年不就是说公主被选这皇后吗?这都快一年了, 公主才起程。”
“你不懂!”王姻急躁道,“大王那里如何?大将军如何?龚相那边又是什么反应?快!一一道来!”
家人只得努力镇定下来,一一说给他听, 王姻边听边皱眉:“大王发怒?大将军亲自去送的?龚相……没反应?”
家人点头:“是啊。”
龚相算是最没反应的人了,听人说在家里见人时也不见明显的喜怒起伏, 好像不当一回事。
王姻赤足下榻,在屋里来回转圈。
家人没办法, 只得出来问王姻的从人:“公子是什么病?你送信回家怎么不说呢?”
从人看了眼屋里,小声说:“公子装病呢!”
王姻和赵序势成水火,但赵序是孤家寡人, 能不顾惜性命,王姻可不想死啊,他走过三城后发现事态越来越不受控制后, 就起意要装病了。于是一面跟赵序斗得更加如火如荼, 一面暗中准备着, 终于叫他找到一个机会,设了一局,顺理成章的病了。
他病势沉重, 一倒不起,赵序虽然心中狐疑,可眼前正是他这一派的大好时机,许多依附他的人只顾着对王姻一派赶尽杀绝,他也就抽不出手来查王姻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