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244)
想想当初软萌抱腿的三头身,对比已经开始褪去青涩、树苗一样拔高的小少年,赵嘉莫名有种“我家孩儿初长成”的感慨。
见到赵嘉的表情,卫青和阿稚对视一眼,一起笑着抓了抓后颈。
“郎君,我们不只长个,还长力气。”卫青举起手臂,用力挥舞两下,“熊伯说,不用多久,我和阿稚就能拉开强弓!”
“好。”赵嘉笑着拍拍两人的肩膀,承诺道,“等到那日,我送你们牛角弓。”
“谢郎君!”
三人正说话时,巡视的青壮来报,魏悦带人抵达。
知晓对方的来意,赵嘉没有耽搁,让卫青两人去和同伴汇合,打了声呼哨,唤来枣红马,一跃坐上马背,向青壮所指的方向驰去。
长安
景帝的病情得到控制,身体逐渐康复。在罢朝会将近半月之后,终于出现在群臣面前。
这段时间内,窦太后一直代景帝摄政。太子每日前往长乐宫,跟在窦太后身边学习,获益匪浅,不比在宣室中学到的少。
窦太后的雷霆手段让刘彻记忆尤深。
纵然是崇尚黄老无为,杀起人来,窦太后半点也不手软。在刘彻看来,在某些时候,窦太后甚至比景帝更加雷利果决。
在景帝逐渐康复、能够重新处置朝政时,窦太后果断抽身,不需朝臣上疏,就将权力移交未央宫。
朝会之后,刘彻坐在宣室内,看着面色苍白,依旧会不时咳嗽,瘦到脸颊凹陷的景帝,想到发鬓斑白的窦太后,再想到手握重权的丞相和大将军,心一阵发紧,没来由地生出一阵恐慌。
看出刘彻的心思,景帝放下笔,咳嗽两声,饮下半盏温水,道:“阿彻,用心学。学得多,见得多了,就不会再如今日。”
“遵父皇教诲。”
“再有半月,阳信就会嫁入平阳侯府。”景帝凝视刘彻,道,“平阳侯上请从军,皇后请留阳信在长安,太后认为平阳侯当就国。你以为如何?”
刘彻眉心微皱,沉声道:“朝廷早有定例,儿以为当遵律条。”
馆陶能留在长安城,是窦太后和景帝额外恩宠。
阳信为太子长姊,平阳侯又十分年少,成婚后暂留长安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在知晓皇后和田蚡的谋划之后,刘彻心生厌烦,甚至不愿再看到自己的长姊。
看了刘彻半晌,景帝叹息一声,道:“阿彻,为君者,行事不可单凭喜好。”
“父皇?”
“多读史书,回去后细想。”
“敬诺。”
见景帝面露疲惫,刘彻行礼,起身退出宣室。
走出未央宫后,回望宫墙,深思景帝之言,刘彻站在石阶之上,任由衣袖被风鼓起,许久伫立不动。
第九十章
时光匆匆,转眼即至四月。
孟夏时节, 田地中谷麦青绿, 远远望去, 阡陌相连,铺成一片绿毯。
云中郡的农人扛着农具, 行走在田陇之间,偶尔停在地头,望一眼湛蓝的晴空, 脸上没有半分喜色, 反而叹息声不断, 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进入四月以来,天热得不寻常, 郡内未落一滴雨水, 溪流陆续干涸。
沙陵县内流淌过两条小河, 不至于无水浇田。
奈何用水的人太多, 河流水位不断下降,水流越来越细, 河道袒露。乡老和力田到河边看过, 都是面现忧色。如果再不下雨, 到五月间, 河水恐会断绝。届时粟麦都会死在地里, 今岁必将绝收。
春耕夏种秋收,只有保证粮食出产,边民才能有食果腹, 边军才能保证充足的战斗力。可惜天公不作美,入夏即是大旱。
赵氏畜场内,五六名青壮围在水井边,轮换压下铁制的摇把,看着井水从管口流出,注满半个木桶,不由得发出一阵惊叹。
赵嘉咬着一根草茎,朝匠人们竖起大拇指。
几名匠人只是憨厚的笑笑,包括赵嘉从城内请来铁匠,全都不愿居功,皆道没有赵郎君的提点,他们未必能做出这样的稀罕物件。
“有了这个物件,无需担心井深,童子亦能汲水。”
继青壮之后,妇人们轮番上前试过,紧接着就是少年和孩童。几个调皮的村童甚至趴到摇把上,一边压一边笑,看样子,分明是把汲水当成了游戏。
“郎君,鹿老能看水眼,说是溪水上游还能打出一口深井。”
天气太热,熊伯干脆脱掉上衣。
古铜色的皮肤,倒三角的身形,一身强健的肌肉,壮硕却不笨重。赵嘉看了两眼,再瞅瞅自己,非同一般的羡慕。
“事情交给鹿老安排。”赵嘉嚼了两下草茎,涩味中隐有一丝甘甜。除了野果,这种有甜味的草茎是孩童们最喜欢的零嘴。
“有了汲水的器具,阿青几个就能送水。让季豹带人灌田,季熊和鹿老去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