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702)
李世民也终于下定决心:“孙仙长与太医寺历经艰辛才将牛痘苗最终研制成功。咱们是最了解其中内情之人,可即便如此,大家今日之反应依然是对牛痘苗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可想而知,民间百姓又会如何想?”
有臣子苦笑道:“不用想也能知道,必然会有许许多多的百姓认为这是无用功,甚至在有心人的煽动下认为这是邪祟。”
在场许多人都是有民间经验的,纷纷颔首。
李世民道:“但如果朕第一个接种,那所有的难处便不再会是问题。没有人会质疑牛痘苗的安全,也没人会质疑接种牛痘的必要性。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有朕亲自上场来得更让我信服!”
群臣沉默一瞬。
理的确是这个理,但大家还是心有疑虑。最后讨论来讨论去便决定由中书省和尚书省对太医寺提交上来的所有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其的确安全无虞再定。
这样的结果已经比孙思邈和徐清麦之前想的要好很多了。他们原本预想会遇到许多的质询,没想到最后却只是落在“陛下要不要成为第一个接种者”的点上。
这让太医寺从上到下都为之一振。
而李世民回到后宫时,面对的是长孙皇后温柔的责备。
“陛下,诸公说得对。陛下身体贵重,怎么能将自己置于险地呢?”
李世民问:“观音婢也不同意此事?”
长孙皇后摇头:“我知陛下心意已定,旁人再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李世民握了握她的手:“观音婢并非旁人。”
长孙皇后嘴角露出笑意:“陛下的心意臣妾自然是明白的。不过我虽然反对却也知道有些事情即便是所有人都反对但亦然有一定要去做的理由。”
李世民大为慰怀:“知我者,观音婢也。”
如今刚被冠上天可汗的称号,便得了牛痘疫苗,这本是锦上添花的好事。而对痘疮闻之色变的不仅是汉民,还有突厥。
此事正好是一个为自己为大唐树立更高威信的契机。
况且,自己征战天下之时,比这风险更大的事情也不知遇到过多少次了?又何惧这小小的牛痘苗?
夫妻俩聊了一会儿,长孙皇后感慨道:“若是牛痘苗真如孙仙长和徐太医所说那般厉害,那真是神迹了!”
李世民同样是胸间无限激动:“自建安始,多少才子英雄丧命于瘟疫之手。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抑或是贩夫走卒,面对痘疮都只能悄然等死,民间十室九空并非恐吓之语。牛痘苗……牛痘苗若真能消灭痘疮,那真是如大贤一般的大功德!
“即便是朕,也要再三斟酌如何封赏能配得上这份功劳。而那些食古不化的老夫子们却只盯着所谓的礼义伦理,真是不知所谓!”
李世民十分不满。
随着大唐的疆域越来越广,天下越来越安定,他便愈加觉得可用之人实在太少!
偏偏那些垄断了知识的家族们还动不得!只要自己稍稍动一动,这群人便撂挑子,以罢官威胁。
李世民虽然很想霸气回一句,既然你不想做那就滚回家去,能做的人多得是!
但,不能!
因为能做的人真的没几个……
长孙皇后笑道:“如此功劳恐怕真的得再三斟酌才是。想来这段时间三省诸公们怕是要愁白头发了。”
不仅仅是牛痘苗,还有之前的征突厥之战,都有一堆人等着封赏呢。
别以为皇帝想封什么就封什么,封赏的讲究其实复杂得很。如徐清麦这样的年轻人,即使做出大功劳也不可能一步登天,否则后面又有成绩了那怎么封?而相反的是,一些老臣老将,即使功劳不是首重,但封赏却可能更多,颇有些“终身成就奖”的意味,大多集中在虚衔。
虚衔还好办,如果封了爵位,那可得考虑到切切实实的封邑,还得与户部去扯皮。
所以这段时间的三省的确是愁白了头。
李世民也明白其中的难处,他其实也有一件颇为发愁的事情。
“三姐来找我,说她愿意以这一次的军功换一个实职……”
本来依照他的想法,给平阳的封邑再加一加,虚衔再加一加,然后再提拔一下自己的两个外甥便可以了。
姐姐依然是长公主殿下,依然过着以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不是很好吗?
可偏偏姐姐却要实职,甚至提出来要用军功来换……
长孙皇后冰雪聪明,一下子就领会到了平阳的意思,不由得在心中一叹,情绪颇有些复杂,竟隐隐有些欣羨。
她问李世民:“陛下何故觉得为难?”
不待李世民回答,她继续问道:“若说女子不能为将,在太上皇还在位的时候姐姐便已经拥有和亲王一般的权利,开了幕府领了军。若说女子不能为官,徐太医如今在朝堂上,谁还会对此有何疑义?既然姐姐本就创下女子为将的先例,那为官却又有何问题呢?
“即便是宗室们,一个个身上也都是挂了职的。那姐姐又如何做不得?”
长孙皇后柔声道:“二郎,姐姐好不容易从病痛中挣脱出来,如今精气神极好,你又何必因为这等琐事要逆了她的愿呢?”
李世民被她说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