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694)
他指的大姐当然是从突厥回来的萧皇后。
见到萧皇后那天,两人抱头痛哭。分别时还都是好年纪,但再重逢时却已经都是满头银发,让人不免唏嘘。
萧瑀也因此十分感激徐清麦,送来无数珍贵礼物。
徐清麦笑道:“成,等我有空一定去。皇……老夫人会一直留在长安吗?”
“应该不会。”萧瑀温言道,“大姐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回到江南。大概等到符离王子的病好了之后,我便会送她回江南。”
徐清麦想起在云中的草原上见到的那一方小小江南园林,叹了一声:“如此甚好。”
她顿了一下,狡黠的对着萧瑀眨眨眼:“符离的手术复杂,即便成功后要完全康复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您与老夫人正好可以好好的团聚一下。”
几人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各自分开。
徐清麦问周天涯:“你是随我去悲田院呢还是随阿耶去皇庄上?”
既然已经出了门那索性就处理一点正事好了,两人十分有当牛马的精神。
周天涯想也不想的:“当然是去皇庄。”
悲田院有什么好玩的?
徐清麦不服气地朝她做了个鬼脸,逗得她咯咯笑起来。
周天涯安慰她:“阿娘别难过,今日我先陪阿耶,等明日我就陪你了。”
周自衡笑着在她毛茸茸的脑袋上敲了一记:“你倒是谁也不亏,挺公平。”
两人带着随喜等随从骑马去了城外秘密种植着红薯的皇庄。
李承乾却早在这儿等着了。
第235章
“老师!”李承乾看到周自衡之后开心地迎了上去。
周自衡有些惊讶:“太子竟来得如此早?”
李承乾嘿嘿一笑。他可不能说自己在宫里面憋得慌,有这种出来的机会自然要好好的利用起来。好在东宫的夫子们听说是与周自衡前来皇庄视察农事,都没有说什么。
毕竟,周自衡的农事可是正经事,而且因着这个,他的名声在士林中也是极好的。即便这次他私自出京,也有许多读书人为他说话甚至写诗写赋,认为这才是情义之举。
周自衡听着李承乾的叨叨,敏锐地发现:“夫子们对太子可是十分严格?”
李承乾的脸和肩膀立刻就垮了下来,他在周自衡面前倒是不遮掩的:“的确是严格。就连我偶尔想去禁苑行猎,或是去昆明池散个心,也要被他们苦苦相劝。”
就好像他不过是去打个猎,这个储君的身份和资质就不合格了一样。
他又吐槽了几句,基本上可以听出来从早到晚都被安排满了课,几乎没得歇息的时候。而且除此之外,包括衣食住行都有人在旁盯着他的礼仪。
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皇家的规范与风仪。
周自衡和周天涯都用同情的眼神注视着李承乾。
周自衡想的是,真是可怜的孩子,不过才十一岁而已,放在后世也才刚刚读小学四五年级的年纪,正是还闹腾的时候呢,出门都得戴个儿童手表才行。
周天涯拉了一下父亲的袖子,小声说道:“阿耶,我以后上学可不要这样。”
周自衡连忙安慰她:“乖宝,咱们肯定不这样。”
李承乾:“……”
老师,您可以小点声的!
到了红薯地里,原本在后面充当隐形人的庄头立刻殷切的上前:“周寺丞,这就是我们这几个月以来种植出来的红薯。”
他还是更喜欢称呼周自衡在司农寺的职位。
周自衡当时将十几个珍贵的红薯交给他,然后在皇庄里设置了一个小的保密项目组,主要任务就是种红薯。这边的皇庄靠近骊山,附近有地热温泉。司农寺在这里设立了一个温汤监,就负责给宫廷里培养一些冬季可以吃得上的瓜果和蔬菜,对反季节种植可以说也有一定的经验。
周自衡带领着庄头在这边建了一个大型的温室棚子,将红薯种了下去。
红薯喜光,于是平板玻璃又派上了用场。可以说,那段时间出产的玻璃全都紧着这里了,就连皇宫都排在它后头。
在周自衡离开长安的时候,红薯才种下,他叫了跟着自己种过一次红薯的随喜留在这儿守着,又写了厚厚一卷注意事项这才走的。
现在,掀开帘子,却已经可以看到一片青翠的绿叶藤蔓趴伏在地上,郁郁葱葱,茎肥叶大,十分健壮,丝毫看不出这是在冬季里长出来的红薯。
周自衡忍不住赞叹了一声:“不错!”
看上去长势极好。
庄头搓了搓手,满是沟壑的脸上总算是浮上了几分笑意:“小的们可是把这东西当成金子来看待的,浇水和施肥就按照您书上写的严格来做的,不敢错一点点。随喜郎君还特意让我们学认字哩!”
随喜在一旁嘿嘿笑:“这不是郎君说的嘛,认字了会看书了,自然脑子就清明了。”
他在江南的时候没少跟着周自衡在园子里搞夜校,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学习。如今的随喜,在文化上和种植上可以说已经有了不俗的水平了。周自衡还想着给他在司农寺里谋一个职位。
李承乾在一旁听着,疑惑地问:“就连种地也要读书吗?”
“自然。”周自衡温和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假使一个农夫读了书,开了灵智,那他自然能更好的懂得如何安排农事计划,如何种才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如何快速地总结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