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靠摆摊+番外(46)
张老头思来想去还是答应了,“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去镇上, 买磨, 再买一头毛驴。”
张二伯觉得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买头牛。可以用来耕地。
话刚出口就被张老头怼了, “一头毛驴也就五六贯,一头牛得翻个倍。你用你那猪脑子想想,咱家卖凉粉才几天,能置办得起牛?!”
张希瑶帮忙打圆场,“消消气。现在不着急买牛。种子已经种下去了。等秋天,家里攒了点钱,阿爷手头宽裕了,他肯定会买牛的。”
张老头也没有反对。这事就算定下了。
张婆子看了下四周,到灶房问陆氏,“孩子们呢?怎么还没回来?!”
“听说知了猴出来了,全跑去山上捉知了猴。”陆氏在灶房烧火,许氏负责熬猪油,这个一定要小火慢炸,开大火容易把油渣炸糊了。
张希瑶原本又累又饿听到有知了猴,眼睛亮得惊人。这可太好吃了。
她拉着张婆子的袖子,也要去捉知了猴。
张婆子笑骂,“我看你还是不累。还有精神上山找知了猴。”
张希瑶冲她讨好地笑。
张婆子拿她没办法,答应带她去,不过她要先把豌豆倒水里泡。
张希瑶告诉她用温水泡,可以早点泡好。到时候就可以去磨。
张婆子点点头。今天加了量,早起那点时间肯定不够,还是得晚上去磨。
她就把白天晒的热水,准备用来洗澡的水,先拿来泡豆子。至于洗澡水,等猪油弄好,再烧吧。
“我听说大户人家都是两口锅。什么时候咱家再买一口锅就好了。”
张希瑶听到阿奶的话,心里又是一酸。大户人家何止一口锅,人家还分大厨房小厨房呢。
将豆子倒到盆里,张婆子就提着木桶,里面放些水。捉好的知了猴要放水里,才不会发黑。
张婆子看着孙女蹦蹦跳跳的样子,一点没有平时的稳重,有点好笑,“知了猴有什么好吃的。柴得很。”
张希瑶微怔,柴吗?仔细一想,都是瘦肉,能不柴嘛。她想到家里人连炒菜都不舍得放油。油炸知了猴就更不可能了。
她好奇问,“知了猴怎么吃?”
张婆子笑道,“还能怎么吃。烤着吃呗。”
张希瑶心里吐槽,难怪不好吃呢,她笑嘻嘻挽住张婆子的胳膊,“阿奶,你最疼我了。我不喜欢烤着吃。我想炸着吃。书上写了,炸着吃最香。”
张婆子拍了下大腿,“这些读书人都长着一张金嘴。谁不知道炸着吃香。可油多贵啊。”
“阿奶,我刚买的猪油。”张希瑶好久没吃过肉了,她馋得不得了。
“做几张油饼,我还可以半夜偷摸给你做了。可你炸知了猴香味那么大。我哪藏得住?!你不知道你大伯娘那鼻子是属猫的,一闻就能闻到。”
张希瑶还真不知道这事,她一拍大腿,“那就一起吃呗。反正也用不了多少油。”
她转了转眼珠子,“阿奶,你想啊,他们对我有那么多钱心存不满,要是我买了猪油炸了知了猴给他们吃,他们是不是心里舒服一些了?一家人和和气气,将来才能万事兴。”
到底是要在这个家生活一辈子。张希瑶还是不希望跟大房二房关系闹得太僵。农村生活没人比她更懂。没有兄弟帮衬,很容易被村里其他家欺负。
张婆子白了她一眼,可惜天太黑,孙女看不到,她改为哼了哼,“你倒是好心。老大两口倒不用说,蠢成一窝,但是你那二伯娘心思多着呢。不是个善茬。”
张希瑶知道二伯娘有小心思,人有私心很正常。她是小事上看着大方,但大事上却是通吃。这家的男丁能继承家产,姑娘能得到嫁妆。而她呢,两者都想要。她最自私,大家都不是好人,正好混作一堆,谁也别嫌弃谁!“阿奶,有小心思不怕。怕的是没心眼。让人算计。那才糟呢。”
张婆子犹豫不决,张希瑶冲她撒娇耍赖好半天,她才应了,“行!给你们炸。希望他们能知道你的好意。”
捉知了猴不用特地去深山,就在山脚就行。
古代没有农药,所以知了猴很多。随便一摸就能抓到一两个。
村里的孩子们全都聚集在山脚下,沿着山脚的树干一个个摸。
他们手里没有灯笼,这时候的孩子由于营养跟不上,许多人到了夜里都成了夜盲症,就只能伸手在树干上摸索。
树上不一定全是知了,还有虫子。有孩子害怕,抓到虫子,就吓得哇哇叫。
张希瑶一边寻找一边呼喊大郎几个的名字。
直到秋花听出张希瑶的声音,冲哥哥姐姐们呼喊,“阿瑶来找我们了。”扭头答应一声。
张希瑶朝着声音的方向走去,认出几个黑布隆冬的孩子,有高有矮,看不清脸,估计是他们,“找到多少了?”
大郎抱着坛子,让她自己看。
张希瑶在坛子里面伸手摸了一把,好家伙,居然这么多!到底是古代,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就是好。
张希瑶上辈子也抓过知了猴,还是她小的时候。可是等她高中,知了猴就几乎灭绝了。倒是听说有许多农民开始养殖知了猴。算是提供另一家发家致富的路子。
大郎好奇问,“你们摸多少了?”
“我们来得晚,都是你们找过的树。找的不多,也就三四十个。”张希瑶之前还挺满意,可看到大郎捉这么多知了猴,她那点成就感就没了。
张婆子见他们都在这儿,就催促他们快点回家,“还没吃饭吧?不饿吗?”
大郎笑嘻嘻挠头,“我们刚刚吃了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