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楼+番外(686)

作者:姚颖怡

三丫同意带他们上山,但是不敢把他们往更深处走,可是近处都被村里人翻遍了,能找到的好东西不多。

最后,何小九掏到几颗鸟蛋,她跑去傅奶奶家,把鸟蛋送给傅奶奶,傅奶奶说什么也不肯要,何小九把鸟蛋放下就跑了,傅奶奶望着她的背影,笑得合不拢嘴:“都说城里孩子娇气,可看这孩子又厚道又大方,还有礼貌,多好的孩子啊。”

接下来的日子,五霸还是照常下地干活、教人读书,只是董金宝也不再躲懒,他跟着于家姐妹下田劳作,上山砍柴,就连陆问也去菜地里拔草。

何小九虽然还住在老钟家,钟老婆子伤了老腰,不能下地,索性每天坐在炕上指桑骂槐,何小九全当没听到,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有一次钟老婆子坐在炕上用笤帚疙瘩砸何小九,不但没有砸到何小九,反而被何小九把脑袋砸了一个大包。

从那以后,钟老婆子暂时安生了,至少不敢对何小九动手了。

至于钟家其他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可是何小九才不怕她们,她们打她,她就打回去,她们骂她,她就骂回去,有仇当场报,决不过夜,若是看到她们欺负三丫,怎么欺负的,何小九就让三丫再欺负回去。

现在钟家人做梦都盼着何小九快点滚蛋,她们已经不妄想制服何小九了,只盼着何小九走后,她们狠狠揍三丫解解气。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京城里来人送下个月的口粮,还给他们带来了整整一个月的晨报和晚报。

领回口粮,五个人便开始看报纸,他们当中,何小九、冯墨秋和董金宝三人基本上能把报纸上的字认全,冯景春和陆问还不行,一篇文章都看不下来。

看着看着,何小九的眼睛亮了,她把一张晚报递到冯墨秋面前:“快看快看,第三届少年征文比赛!第一名有五十两银子呢,第二名和第三名也分别有三十两和十两。”

话音刚落,一旁的冯景春就说道:“九姐,你手头紧了?我有钱,等回到京城,我拿压岁钱给你。”

董金宝:“算了吧,九姐要是缺钱,那肯定是缺大钱,你那点压岁钱根本不够。”

何小九摆摆手:“我暂时还不缺钱,缺钱了会找你们帮忙的。”

几人说话间,冯墨秋已经把征文比赛的规则看完了。

晚报的少年征文比赛迄今已经办过两次,参赛者不限男女,但是年龄不能超过十四岁。

比赛分为海选和笔试,笔试暂时只在京城和金陵两地进行,因此,参赛少年要么是家住这两地的,要么也是距此不远的,比如第一届北赛区的第一名就是河间人,第二届南赛区的第一名出自余杭。

现在正在征集的是海选稿件,以思乡为题,可以是诗词,也可以是文章,初选是海选,晚他会在参赛的众多稿件中选出京城和金陵各一百位入围者,共计二百人。

冯墨秋把征文事宜和众人说了,冯景春问道:“哥,你要参加吗?”

冯墨秋摇头:“不是我,是吕家的两位姐姐,我看过她们的文章,很有灵气,我想让她们试试身手。”

等到吕大伯把两个女儿接回家,冯墨秋拿出晚报给她们看,两人的眼睛都亮了,可是很快又黯淡下去。

吕小麦说道:“夫子不会让我们参加的。”

吕小稻说道:“夫子让我们把精力全都用在官员考上。”

这十几年来,有众多女性通过官员考步入官场,对于招收女生的学堂,各地衙门均有补贴,女孩子读书不用束脩,可即便如此,各个学堂里的女生仍然不多,功课好的女生更是凤毛鳞角,吕小麦和吕小稻学习好,夫子希望她们将来能像徐秋离那样,通过官员考改变命运,跨跃阶级。

对于贫苦出身的孩子而言,这无疑是最美好的憧憬,可是至少也要是十年后的事了,吕家很穷,吕小麦姐妹很可能坚持不到官员考就嫁做人妇,婆家又会不会支持她们去参加官员考呢?

毕竟,因为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妹妹,吕大哥甚至连媳妇都找不到,更别说婆家了。

这世间也只出过一位徐秋离,而徐秋离颠沛半生,若是没有衙门插手,徐秋离还没有参加乡试就已经死了,更何谈状元?

对于吕家姐妹而言,官员考和女状元距离她们太遥远了,她们身处的是贫寒的家庭,是全家人省吃俭用供她们读书,是媒人不肯登门,是村里人的冷嘲热讽。

冯墨秋说道:“这件事不用告诉夫子,你们只管写,写好之后我来想办法投稿,以你们个人的名义。”

像这种征文,大多是以书院或学堂的名义参赛的,个人参赛的屈指可数。

姐妹俩交换了目光,都从彼此的眼睛中看到了希望:“好,我们写,现在就写。”

思乡,思念故乡。

吕家姐妹从记事起就已经远离家乡了,家乡存在于父亲的回忆母亲的叹息以及她们自己的想象中。

文章写好,冯墨秋带着她们去找了里正,里正原本不会管小丫头的事,可是冯墨秋出面,里正便答应下来。

次日,里正便让自家儿子去了离招财村最近的信驿,把吕家姐妹的征文寄去京城。

转眼又过了几天,晚报的海选还没有消息,一场灾祸却悄悄降临到张家。

那天,张姐姐和冯景春在地里干活,准备收工时天已经黑了,两人急急忙忙往回走,可是还没走出庄稼地,蜀黍地里便钻出两个人来。

冯景春没见过这两个人,张姐姐显然也不认识,这两人流里流气,一看就不是好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