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楼+番外(684)

作者:姚颖怡

冯景春:“你留在村里成亲吧,我去给你娘当闺女,让她忘了你。不用谢,应该的。”

董金宝.

第三个是冯墨秋,这也是大家全都好奇的,这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吃饭挑食,睡觉认床,也不知道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

冯墨秋:“我被分到老吕家,吕家和钟家一样,都是村里的独户,不过吕家人很好,吕家有七口人,吕奶奶、吕大伯、吕大娘和他们家的四个孩子。

另外,他们家供了两个读书人,还都是女娃,她们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去镇上的学堂上学,学堂不能住宿,吕大伯和吕大哥负责接送。

镇上的学堂对女娃免束脩,但是笔墨纸砚也是要花钱的,她们学习很用功,每天做完功课还要采山货帮家里赚钱。

吕家还有一个五岁的小弟弟,年纪小还没有开蒙,吕家一家人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存银子给吕小弟交束脩。

我教吕小弟写字,吕家人很高兴,不让我下地干活,我只管在家教导吕小弟就行,不过我可没有混日子,我才教了两天,吕小弟已经认识好几个字了。”

何小九:有点羡慕是怎么回事?这么好的人家她怎么没有遇到?

看来是白为他担心了,他过得简直不要太好。

接下来便是冯景春:“我和九姐的情况差不多,去的是全女户,不过人口简单,只有张大娘和女儿两口人。

张大娘的儿子在逃难的路上弄丢了,张大娘的女儿不是她亲生的,是她收养的,那时她丢了儿子,一直没有找到,后来到了招财村,张大娘还是经常出去打听儿子的下落,没有找到儿子,却带回来一个小女娃,就是张姐姐。

从此以后,张大娘就把张姐姐当成亲生女儿,母女俩相依为命。

张家在村里是大宗,左邻右舍都是亲戚,虽然没有人敢欺负她们,可是那些婶子伯娘们也挺讨厌的,我才住了三天,就听到那些婶子们说了好几回,让张大娘把张姐姐嫁给镇上一个富户当填房,张大娘和张姐姐全都不同意,可那些婶子们还是唠唠叨叨,可烦人了,那个富户都五十了,张姐姐才十八岁。”

最后一个是陆问,他言简意赅:“那家姓王,四世同堂,五个小孩,我不喜欢。”

十六个字,大家全都懂了,那五个小孩肯定是比陆问还要小的,陆问从小只喜欢和比他大的孩子一起玩,他讨厌一切比他小的孩子。

陆问到了王家,王家对他还是很不错的,他年纪小,又长得细皮嫩肉,一看就是没吃过苦的,王家和里正关系不错,知道这小孩可能是京城里大户人家的孩子,所以人家没敢让他下地干活,就让他和家里的五个小孩一起玩,就这,陆小公子很不高兴,他在王家住了三天,就甩了三天脸子。

其实陆问在自己家里也是这样,每天板着一张脸,他家下仆常挂在嘴上的话:“少爷已经好多天没有笑过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何小九抑郁了,为什么受伤的只有她?

“你们有什么感想吗?”何小九问道,这是从小到大,皇帝娘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无论干什么,皇帝娘都要问她有什么感想。

小时候,她被皇帝娘安排去看砍头,她吐得一塌糊涂,皇帝娘还要抓着她问感想。

现在何小九把这句话用到了四个好朋友身上,她何小九也有问别人感想的一天,她出息了。

冯景春抢着说:“感想就是这里太穷了,张大娘养了六只鸡,每只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一天能收六只蛋,可是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舍得吃鸡蛋,那些鸡蛋都被她拿到镇上换钱换东西了,还有,她们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舍得买一点点肉吃。”

冯墨秋点点头,难得的没有反驳妹妹:“吕家也很穷,吕大哥已经十九岁了,可却找不到媳妇,女方听说他家供了两个读书人,就不肯让女儿嫁过来了,说他家一下子供两个读书人,而且还是女孩,就是无底洞。对了,村里人对吕家也是指指点点,说吕大伯吕大娘脑壳坏了,才会供女娃子读书,有那个钱给吕大哥娶媳妇生几个孙子不是更好吗?

父亲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父亲说得对,从京城到这里只有三十里,我便已经长了见识。”

大家七嘴八舌,只有陆问板着小脸,一言不发,他在用冷若冰霜来掩饰内心的狂燥,天呐,我什么都没看出来,九姐若是让我谈感想,我说不出来可肿么办,太丢脸了有没有?

可是何小九的眼睛还是看向了他:“小问,你呢?你有什么感想?”

陆问:“无。”

在心里为自己叫好,只说了一个字,他好帅!

一旁的董金宝哈哈大笑:“小问子,你是不是傻?”

陆问冷冷地看着董金宝,如果目光可以杀人,此时的董金宝已经被万箭穿心。

“你再叫一声小问子试试?”

“叫了,小问子小问子小问子!”董金宝一边做鬼脸一边叫,很是欠揍。

陆问低头运气,双臂张开,双手紧握成拳,嘴里发出呜呜呜的声音,自带效果,就在他的真力即将冲破天际那一刻,陆问朝着董金宝扑了过去,一口咬住董金宝的耳朵!

何小九:难怪她爹常说少爷兵不好带,看看,她才带了四个,就有一个搅屎棍和一个危险分子。

好在还有冯景春冯女侠!

冯景春抄起烧火棍,朝着两人打过去,那棍子上还带着火星呢,原本紧紧咬在一起的两个人,看到那飞扬的火星子,立刻分开逃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