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山绿水(152)
太子看云帝头痛的模样,“也许是真恼了,我听说他长孙遇刺失踪他都没回来,连封信都没有。就连定安王府他都没来信,就像与王府没关系一样。”
“何止是定安王府,就是我去信说此事缘由,他都没回一封信。要不是他镇守的南蛮看西北接连打仗,也蠢蠢欲动,被定安王狠狠打回去,我都以为他不在边关呢!”云帝一脸憔悴,接连几年动乱,也是耗尽了心力。
看着父皇才四十多岁的年纪,却苍老的跟五十岁似的,都是这些年仗打的,国库空虚发不起军饷,将士们都饿着肚子打仗,给愁的啊!
遂安慰道:“父皇,你也别担心。定安王忠心耿耿,这些年西北打仗,朝廷吃紧发不出粮响,定安王一直没来要过。听说他派人出去剿匪,还经常去南蛮劫掠,边关的将士都能吃个大半饱,比西北强多了。”
云帝看着太子担心的眼神,不由微微一笑:“那些哪够那些将士吃用!定安王快把王府搬空了。他没回来却派人回来,给王府分了家。把他两个兄弟的家眷,还有那三个儿子的家眷都分了出去。就一家给了一处宅子,两个铺子,还有两千两银子。其余的都被那些将士连抢带夺给弄走了,有定安王二弟坐镇,定安王世子也没敢拦。听说拿的分毫不剩,就剩下一座空王府,连他那些兄弟都不如。连王府的,还有铺子、田庄的地契都拿走了,虽然还让他经营,但每年都要来收银子,不给就抢,连衣服被子都拿。”
太子云朝听到这也笑了:“听说定安王世子被定安王收拾的挺惨,现在家里吃用都不如普通官宦之家。对了,听说把左相闺女的嫁妆也抢走了。左相闺女拦着,说是她的嫁妆。定安王二弟说,整个王府都是定安王的,哪来的什么嫁妆!就是你们的命也是定安王的,说杀就杀了。父让子死子不得不死,左相没教过你什么是孝道吗?连点东西你还想霸下了,谁给你的胆。一点钱财都没给留,全都拿走了。”
云帝憋着笑,努力严肃:“不要道听途说,定安王能拿别人嫁妆吗?这是我可没听说,派人回来取些盈利这是正常。铺子、田庄都是你皇爷爷赐的,都属于定安王。而王府里的东西自然属于定安王,那是他的王府,一草一木都属于他,拿什么都没错。”
“是,是,父皇说的对。”太子嘴角含笑,一直点头。这定安王世子和左相子女过得够惨的,还不是正妃,一个侧妃,胆子不小啊!
“太子还有事吗?没事就回去休息吧,看你瘦多了。”云朝疼惜儿子。
“哦!”太子拍了下额头说:“儿臣有事回禀,请父皇示下。”
“什么事?”云帝看着太子问。
“儿臣曾经回禀父皇,在西北边关,有个屡次救儿臣性命的忠武将军楚恒。战胜之后他退役回乡,开了不少荒地,又总结了种田方法,粮食高产**百斤。派人把他的种田方法送给儿臣,还想把产的粮食捐几十万斤给西北边关。”
太子又抬手指着桌案上的西红柿说:“这西红柿和土豆亩产几千斤,父皇已经看到了。这也是他无意中得到发现高产,敬献上来的。楚恒忠勇无比,更是惦记军中袍泽,特请示往军中送粮,解朝廷燃眉之急。”
“嗯,确是个忠心又重情义的。”云帝一听粮食高兴起来,现在朝廷正缺。而且这个楚恒他听过多次,是个忠勇悍将。
又问太子:“这么好的忠臣良将,怎么还退役返乡了?应该重用提拔才是。那颗八百多年的人参,我记得也是这个楚恒献上来的。”
太子点头:“父皇有疾需要八百年以上人参他不知道,只是知道人参是好东西,能救人性命。当年他为救儿臣,命悬一线,是用百年人参救回来的。那孩子老实又良善,得到这人参就送过来,还给了老军医一颗。当年用了不少老军医的人参,疼的他没少骂楚恒。估计这孩子是想还给他,还说这是保命的东西,让送人参的人一定亲手交给儿臣。”
“儿臣也想带他进京,提拔重用他。可惜这孩子命苦,娘亲早逝,爹又娶了后娘。他才十二岁就被后娘在后面偷偷打晕,给送到军营上了战场。亏得这孩子天生神力,后又遇到儿臣,学了一身功夫,才有今日成就。他放心不下家里几个弟妹,退役回去照顾弟妹成人,儿臣不忍阻拦,遂放他返乡。”太子说完楚恒的事,一脸疼惜,特别疼爱楚恒这孩子。
云帝听完:“真真是恶妇,这样的妇人怎么能留?”
“儿臣也想帮他出口气,可楚恒说回乡就是想照顾弟妹长大,别的事不想麻烦。就当把命还给他爹,从此两不相欠。”太子叹口气:“那是个好孩子,忠孝也是两全了。退役了还想着儿臣,想着朝廷,想着西北边关袍泽。”
云帝听了点点头:“你就安排送粮事宜,该给的赏赐不能少。虽然现在朝廷吃紧,可这样忠心耿耿的也不能亏待。”
太子含笑道:“楚恒不贪图富贵,更不想什么高官厚禄,要不也不会回乡。他就是单纯想为朝廷和军中尽一份心,给他赏赐他也不会要。他退役时,儿臣给的赏赐他都没要,知道朝廷吃紧发不出粮响,让儿臣留着给军中买粮,是儿臣硬塞他两千两银子,他才收下。”
“那你看着安排,怎么也要嘉奖。”云帝看着太子嘱咐。
“嗯,儿臣知道。”太子应道。对云帝说:“还有一事,楚恒从开荒中悟出,我朝地域辽阔,荒地数不胜数。他说军中多是农家出身,精于种田,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开荒。再贫瘠之地也能多少种出些粮食,还可以用施肥之法把地养肥,可以养成好地,多产粮食。这样就可以解决朝廷吃紧,也可以解决长途跋涉运量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