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番外(1087)
徐正业之乱后,江都过半农田无人问津,去年秋收之后,江都收留的大量流民已安置妥当,每户都分到了田地的使用权。这些流民初来乍到,相对原本的江都百姓,对田地的掌握归属感尚没有那么强烈,又因尚未被真正允许落户,对江都的政令便多是无条件服从。
听闻要种植宿麦,他们也曾想过颗粒无收的可能,但江都府衙事先给了他们一记定心丸——他们入江都后,最先面临的便是温饱问题,因彼时正逢江都重建,他们大多数人得到了做工的机会,但起初依旧很难维持一家上下的口粮用度。那时,江都施行了一条政令,允许他们从江都官仓中按家中人头来赊借粮食,只需来年收成时按量返还,不增收任何利息。
这从根源上解决了他们最在意的饱腹问题。
去年种植宿麦之前,江都府衙也向他们保证,若来年收成不佳,不会催他们还粮,也必会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用粮。
如此之下,众人才得以安心。
种植宿麦,是常岁宁和江都官员,以及一众农学者们反复商榷后的决定,江都司田处为此更是筹备良多,而非盲目施行。
那些流民,有很多是从更南边逃难而来,基本没有种植宿麦的经验。但有一点好,他们愿意听从安排,并勤勤恳恳地对待自己分到的每一寸田地。
去岁年终时,江都接连下了几场雪,眼见大雪覆盖了麦苗,有不少农者扑到田间痛哭,认为麦苗必将就此冻死田中。
得了再三解释劝慰,他们勉强信服,一直等到积雪消融,麦苗趁着春日东风茁壮生长,农者们才真正心安。
天公作美,这是个风调雨顺的丰年。
夏日至,麦穗渐黄,农者们小心翼翼地摘下一头穗子,用粗糙的掌心搓了搓,再揉一揉,而后用力一吹,见得掌心中饱满的麦粒,不禁喜红了眼眶。
收成之后,他们还清了去年赊借的粮,交了税,家家户户依旧余粮颇丰,足以支撑家中大半年的吃用。
这场夏收,解决了许多百姓的燃眉之急,也让江都的粮仓充实许多,司仓处的官员无不狠松了一口气,只觉终于熬出头了。
别看他们出借百姓粮食时显得很阔绰,实则他们比谁都虚。
当初江都粮仓被徐正业挥霍了大半,加上一场洪涝,常岁宁接手时,存粮已所剩无几,出借给百姓的粮食,大多是东拼西凑来的,或是以蒋海为首的富商们捐献,或是常岁宁令人以市价购入,回首看,真是一路咬牙硬撑过来的。
如今,这一众官员们,再回想起去年刺史大人的诸多决策,只觉其中有莫大魄力。
现下各处只见江都繁茂,人才济济,上下一心,但又有几人知晓,江都当初为了支撑这些决策,究竟下了多大决心,走了多少曲折艰难的路。安置这些流民,不过只是其中一角而已。
好在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这场夏收后,紧接着便是秋收……如今他们且要选址扩建粮仓,忙着呢。
但这种忙碌,无疑是使人振奋的。
而这场收成喜人的大范围夏收,也让无数江都农户真正看到了种植宿麦的希望,他们开始纷纷询问小麦种植之法,打听购买麦种的渠道,准备在秋收之后便着手种麦——从前他们只知夏种旋麦而秋收,如今这宿麦既也种得了,不与他们原有的作物争时争地,或可保一年两收!
这些时日,元灏等人便忙着教授江都农户宿麦种植之法。
元灏与郑潮说罢自己近日所得之后,又提到了几处关于水利的问题,而水利之事,乃郑潮所擅。
二人长谈许久,直到天色将暮,有书童送来了两碗汤饼,所谓汤饼,便是汤面。
新麦收成后,有些南方百姓尚不知如何烹食,但他们很快知晓,麦子不单可作麦饭,更可磨成面粉,制成各类面食。
而江都早在数月前,便建下了三座水磨坊,可日碾面粉四百斛。
郑潮听到这个数目时,脑子里最先冒出的念头是——常节使又要赚钱了。
但他也知,常节使对江都的付出远甚于此,这些钱,便该由人家来赚。
一时间,因新麦的收成,倒是在江都城中掀起了一阵未曾有过的面食热潮,许多五花八门的面食,头一回以如此喧闹的姿态,挤入了这文化江南之地。
而美食的兴起,也是一种文化融合与繁盛的体现。
近日,王岳每日上值前,总要在街头买上两只馅饼。下值后,则务必钻入巷中,呼啦啦地吃上一碗撒了葱花的汤饼。
每每吃的畅快淋漓间,苦老母亲厨艺久矣的望山先生都不禁感慨一声:【这才叫吃食啊。】
近来同样迷恋上了市井间各色面食的,还有孙大夫。
孙大夫不喜言辞,但喜吃。
孙大夫如今吃住都在无二院中,常岁宁让郑潮为孙大夫单独辟出了一处小院。
孙大夫虽是以医学馆先生的身份留在馆内,但平日里并不必向学生授课。若遇难题时,医学馆的先生们可以向他提出问题,再由乔玉绵从中转达请教。
起初,一众医学馆的先生对此很是吹胡子瞪眼,觉得此人架子未免太大,哪里是学生们的先生,分明是他们这群先生们的先生!
于是,有几位先生便存了刁难之心加以试探,然而来回试探了那么几遭之后,意识到那位虽没长嘴,却是个有真本领的高人,便也渐渐收起了轻视和不满,甚至开始理解对方——高人嘛,性子怪些,也是正常的。
近来,乔玉绵每每下学之后,便会给师父拎一份外面的面食回来,短短半月工夫,便将师父肉眼可见地喂胖了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