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番外(510)

作者:豆角开花

卫青负责守卫朔方城,三不五时的出去巡视一番,找找看有没有漏下的匈奴人,和一众将士论及接下来他们到底如何对付匈奴来袭,有人对刘挽管朔方城的事表示怀疑,卫青一律不提。

开玩笑,刘挽到现在为止把人安排得井井有条,没有人再闹事,城也建得飞快,这要都还觉得刘挽事情干得不成,谁要是敢说自己能干得比刘挽好,来呗。

卫青见证刘挽用盐来拉拢人心,人手一斤的盐发下去,提醒他们好好干活,守规矩,盐不会缺。并且设立售盐处,将盐堆在门口让人看清楚大汉是不是真的不缺钱。

至于盐价,只要不是懒得不动的人,都不会说买不起盐。

匈奴人们看到那些盐,倒不是没有人想去偷,无奈盐的周围守卫森严,偷是不可能偷得了的。

当然,也有人动歪心思的觉得他们可以买些盐转手弄出去,不好意思,谁买了多少盐登记造册,用刘挽的话来说,她要保证的是大汉的子民都有盐吃,大汉境内各地都一样,但如果不是大汉的子民,有人想通过她这里转售盐,是通敌吧。

把盐给到匈奴人,刘挽能答应?

想买多一点囤的人,不成。一家几口的人,用盐几何,刘挽登记造册后既是为了方便知道各家的情况,何尝不是为了方便管理。盐,按他们人口当饭吃的供应够,多的他们别想,绝无可能。想闹腾的人,不如先说说看他要这些盐干什么?

自然不是为了吃。

不是为了吃,刘挽规定人不许卖有问题?

没有当下把闹事的人捉起来都是对他们相对客气。

匈奴人即明白了,刘挽防着他们呢。

谁能不防?

不防让他们放开的把盐弄出去,大赚一笔,同时又把匈奴养得白白胖胖,转头来对付大汉?

说起来私通匈奴的人,供出来的名单刘挽收集得差不多,证据也都查到不少,是时候送到刘彻手里了。按刘挽的意思,他们其实未必不可以将计就计,但危险是同样存在的。毕竟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话不可不听。

刘挽不管了,参与的诸侯名单刘挽都一并交上去,羸弱男子和哭包将为他们做的一切付出代价,后续交给刘彻,刘挽不必参与。

然后,张骞来了。

张骞进入朔方城,发现刘挽正在朔方城的城下正教人读书。

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孩子,穿着各种衣服,有匈奴的,也有他们汉人的。

刘挽正在给他们讲故事,讲起女娲补天的故事,正说到女娲斩神龟的四只脚当天柱,一群孩子惊奇无比问,有那么大的乌龟吗?竟然可以撑得起天,好了不起。

刘挽笑得跟他们比划道:“有啊,传说天是在女娲的操作下补好的。”

一群孩子又在那儿夸起女娲来,刘挽注意到张骞,抬眼看来,张骞连忙同刘挽作一揖见礼。

刘挽让他们把今天学的女娲补天四个字记下,明天她会来考,既让孩子们都散了。

“陛下在宫中甚是挂念长公主,不承想长公主如此的惬意。”刘挽打发完孩子即走过来,张骞感慨一句。刘挽挥挥手道:“也算不上惬意,想着诸事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教育也得捉起来,将来谁也不知道有人传道授业,他们之中不会出现栋梁之才?”

张骞恭敬的同刘挽再作一揖道:“长公主高瞻远瞩,臣自愧不如。长安的藏书楼不知吸引多少人,那书楼之下的讲课,也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如今都快坐不下了。臣有幸去听过几节课,长公主能为百姓谋划,百姓甚幸。”

刘挽不以为然的道:“都是先生们教得好,我不过起个头罢了,不敢居功。你既然来了,第一场想往哪儿去?”

肩负重担的张骞将要再次出使西域,这一回和之前不一样,先前单纯的探路,如今变成促成各国商贸往来。说来他们大汉的好东西在刘挽的推动之下是相当的多。

“陛下的意思是让臣来跟长公主商量商量。”张骞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得跟刘挽一个孩子讨论去往西域行进的路线,偏刘彻说了,商道的事必须得刘挽提意见。

好吧,张骞有幸得知刘挽的生财有道,不可否认刘挽在做生意的这点上远非他人可比,听刘挽的话就听刘挽的。

“我父皇是个任性的人,难为太中大夫了。不过商道上的事,我确实可以给太中大夫指一条明路。”刘挽完全可以体谅此时此刻张骞的心情,但是也并不觉得刘彻把事情扣到她的头上有问题。

“父皇这一趟到底给你准备了多少东西?就这一些。如果只是这一些,远远不够的,我一直觉得像盐也是可以给他们带上一些的,咱们大汉现在别的东西不多,盐是管够的。至于丝绸陶瓷之类的东西。想必他们会很想要。”刘挽一眼扫过张骞身后跟着的人,觉得他带的人相对的少,东西更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