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4423)

作者:席祯

起火原因是夜市街5号的牛肉汤馆打烊后没有熄炉子,火星溅了出来,燃着了灶台上没收拾干净的纸质订单,又被台面、地面的油腻污渍扩大了火势,加上入秋后天干物燥,火龙所到之处如同摧枯拉朽,火势很快就蔓延开了。

辖区的消防站一接到火警电话就立即安排人员出警,无奈周边都是老小区,路面停车位紧张,每到晚上有点空位的地方都被私家车占了,夜市街巷口自然也被堵得水泄不通,消防车开不进来,耽误了救火。

等消防员抱着水管一路拖进巷弄,火势已经蔓延了小半条街了。

昨天晚上刮的是西南风,火势顺着风向席卷。

再晚个几分钟,徐茵位于夜市街17号的店恐怕都要跟着遭殃。

唯一庆幸的是,夜市街的沿街铺子都是用来做生意的,所以火情虽然严重,但好在无人伤亡,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着火的视频在各个群里被无数次转发,牛肉汤馆的老板,还有那些违章乱停、堵住夜市街、耽误消防救火的私家车车主,如果在这些群里,估计已经被骂得抬不起头了。

同时被大量转发的还有消防员扑灭火、来不及脱下沉甸甸的消防服、靠着墙往头上浇水降温的照片。

[消防哥哥们辛苦了!]

[我滴天!最近降温,早晚冷得很,我早上都要穿薄羽绒外套了,直接用矿泉水浇头,不怕感冒吗?]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虽然消防头盔能阻隔热辐射和高温炙烤,但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人体必然会升温。说到底,目前的防火材料持久性还是不太够。]

[听说国外有个企业研发了一款有火场最强辅助之称的黑科技头盔,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市。能买到这样的头盔,是不是就不怕在火海里穿行了?]

无意中在校友群看到这样的对话,徐茵心里有了个想法。

她在某个小世界投资过一个热传感技术项目,该技术应用范围很广,应用到消防服上,能对周遭空气进行分析,随时上传分析数据,一旦超出安全阈值即能拉响警报,以提醒消防员安全作业。

而现在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和那个小世界极为相似……

徐茵翻了翻墨玉吊坠,把热传感技术的应用资料找了出来,导到U盘里,待封燚醒了以后,把U盘递给他:“你不是说回国以后想从金融转实业吗?对这个有没有兴趣?”

封燚:“……”

他什么时候说过想转实业?

实业那么累,看看刘医生,替他跑了几次腿,累得白头发都冒出来了,哪有炒股、风投轻松?现在这样多好,坐在她旁边,敲敲键盘就搞定了。

咦,他好像确实说过。

但那只是帮她收购饲料厂、肥料厂的借口……

封燚沉默了。

这时候改口说还是金融好、不想转行了来不来得及?

显然来不及!

师妹连开发方向以及详尽资料都帮他准备好了。

“……”

徐茵见他接过去就开始联系刘医生注册新公司,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倒也不必这么着急。

就算有她给的数据、资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生产出来。

所以,徐茵还打算捐一波校友讨论的黑科技头盔。

正好,上一季度的盈利还躺在她账户里,这次就给消防站捐一批物资吧!

最新款的黑科技AR头盔继新闻发布会以后其实已经在德国本地问市了,但因为成本高昂,产量不高,暂时没有出口意向。

徐茵本打算抽个时间飞一趟德国,去当地购买,就是不知道私人采购的话会不会限售。

“德国?”封燚说道,“那不用去了,我有个朋友是当地一家老牌风投公司的控股人,托他买就行了。”

徐茵惊讶地看向他:“你连德国投行都有认识的人?”

这家伙人脉到底有多广?

封燚不甚在意:“唔,三年前有过一次交集。”

那一年美国股市陷入低谷,虽不能跟历史上最有名的股灾相提并论,但也是近二十年股市行情最差的一年。

他趁机搅了一波浑水后提前撤出,顺便提醒了几个风评不错的同行。

单他一个人太明显了,那么大一笔钱撤出,难保不被人盯上,多找几个人一起撤,只会以为他们这些人对股市行情的敏感度比较高。

那几位对他感激不已。要知道,如果没有他的提醒,他们和美国那帮金融资本家一样一夜间破产。

一方面是感激,另一方面也是想拉拢这么一个年纪轻轻就有着如此高敏感、对金融风向把控如此精准的业内精英,毫不吝啬地把他拉入了他们那个圈子——真正的金融大佬圈,人脉就是这么开拓出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