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掌天下权(65)
作者:萧半雪
“柱子,走,俺跟你一起,咱們現在就進縣城裡把隊給排瞭!”一位村民立刻說道。
馬裡正嘴唇蠕動,卻再沒有多說什麼,反而揮手道:“也行,你們快去,多帶兩件衣服,帶上兩把椅子,做好瞭在縣衙門口過夜的準備。還有你們,自傢多少地,多少娃,都記清楚瞭,動作快點,老子今晚熬夜不睡覺,也得給你們記下。明兒一早都跟我到縣衙去。”
這話一出,衆人精神振奮。
那兩人一走,其他人就自覺地排好位置。
“裡正,俺傢九個娃,西山腳下偷偷開瞭三畝地,南山腳下兩畝,共五畝地,沒多的瞭!”
“我傢三個娃,沒偷偷開地,嘿嘿。”
“五個娃,二畝地。”
……
類似這般的情形,在大越境內各處的裡正傢中不斷上演。
縣衙也陷入水生火熱般的忙碌狀態。
甚至,由於來落戶荒地的百姓太多,導致戶房人手嚴重不足。
本來每個縣衙戶房人就不多,小縣最多兩個,富縣四五個。畢竟是要求能寫會算的差事,又死死卡住戶籍田地這等民生第一要事,是個體面又至關重要的肥差。
是以能被調去戶房的人,名字都得是戶部登記在冊的,算得上是半個官身,所以必得傢世清白,且有當地聲名顯赫的人物擔保才行。
縣衙一時之間,也不知要去哪裡再找出這樣的人手來幫忙,又怕耽誤瞭百姓落戶的大事。
至此地步,大傢也都看出女帝的高瞻遠矚瞭。
就是放長線,釣大魚。
這麼大的利潤一讓,多出來的土地和黑戶,比往年傾盡全力、大張旗鼓地強制清查出來的還多。
所以不敢怠慢,連忙上報。
朝廷又很快便下令,讓他們抽調本地一些能識字記賬的書生搭一把手,不必上報戶部,不必給正經身份,隻要給人按天算錢就是瞭。
書生李剛於是憑著一手好字和快準狠的心算能力,光榮當選。
一天五十文,當天結算,童叟無欺。
喜得他一蹦三尺高,都不知如何是好瞭。
這樣一來,不但妻子的藥錢湊足瞭,還能出錢找個短工來,替他忙活地裡的事,做得比他還熟練,保管等秋收的時候,地裡收成也能更好。
一番盤算下來,真覺得日子奔頭十足,心中對這位女帝陛下,也再不敢有任何輕慢,隻有滿腔的感激之情。
馬傢村的人知道此事,不由得對其刮目相看,暗中絮叨:“原來識字,掙錢這麼容易的?戲文裡不是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嗎?”
他們在地裡忙得要死要活,一天掙的都不如人傢寫幾個字多?
“你當那些世族老爺們真是吃飽瞭閑的,才讀書的?”
被提醒瞭的人訕訕一笑:“那倒不是。不過,他們讀書,是能做官的。咱們老百姓讀書有什麼用啊。”說到這裡,她又想起來瞭:“李剛傢裡原先也是世族吧,隻是遭瞭難,落瞭災瞭,才來村子裡置地置房的吧。嘖,看來這人還真得投對胎才行。”
想到這茬以後,她忽然就不羨慕,也不嫉妒人傢瞭。
“哎,還是人傢命好,不像咱們,這輩子就是個在地裡刨食的命。”
與她在一起做著活,說著閑話的婦人也跟著嘆瞭口氣。“誰說不是呢,要是女帝陛下能讓老百姓也當官,那我就是砸鍋賣鐵,也得送孩子讀書識字去。這動動筆桿子,不得比揮鋤頭省事?”
原先說話的婦人噗嗤一笑:“還說我呢,你這想得比我的還美,老百姓做官?我是連夢都不敢這麼做的。”
兩個人一起笑瞭起來。
——
永康三十一年,冬。
這是以永康為年號的最後一年。
在湯法的支持下,鐘離婉下令,將各地府兵與衙役分別開來。
衙役始終隸屬衙門,為當地文官所管轄。
府兵卻由朝廷另外指派的武官所統帥。
且,府兵不得為當地之人。
各地府兵任選之後,將要無條件接受朝廷調令,前往他鄉任職五年以上。
作為補償,鐘離婉特地調高瞭他們的俸銀,增多瞭他們的休沐日,也加大瞭他們的權力。
以往大越重文輕武,同一品級下,武官還要對文官行禮,退讓再三。但從此以後,新令說,如遇府兵辦差,當地縣衙衙役,得先行避讓。
此令一出,朝中險些發生文武官之間的沖突。
得瞭便宜的武官們自然對鐘離婉無比擁戴,可長久以來一直壓在武官頭上的文官們,如何接受得瞭從此與一群大字不識,空有武力的莽夫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