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掌天下权(260)
作者:萧半雪
隻這一句,孔傢千百年來的清名便被毀於一旦,從此淪為笑柄。
他們在金陵再無地自容,隻能舉傢遷回故裡。
曾經顯赫一時的少年天驕,從此杳無音訊,沒於世俗。
隻聽一些閑話玩笑說,長大後的孔揚更加放浪形骸,流連煙花之地,紙醉金迷。
若不是念在他父親一生清白,隻有他這一個兒子,孔傢早已開祠堂,將其除名瞭。
卻沒想到這個被所有人當成笑話的小子,多年來竟是在蟄伏,還有這一飛沖天之時。
衆人面色各異,若有所思。
董晉卻摸著美須,感慨萬千。
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才明明就生在大越。
孔揚也好,周文也好,先帝爺在位時,他們就已長成,卻個個不顯。
一直到今天才慢慢展露頭角。
莫非天命,真在當今女帝?
孔傢阿芙
史上第一屆科舉圓滿落幕。
孔揚一戰成名, 是毋庸置疑的最大贏傢。
有他珠玉在前,後來回話的九人再如何出色,都顯得平庸無常。
又等瞭幾日之後, 遠在千裡之外的周文終於回瞭信,他看過孔揚與其他考生的試卷,認為確有可取之處。尤其是孔揚那招,還世代為奴者良籍,以換取他們自願遷往梁地紮根過活的法子,周文直呼天才。
取消奴隸制, 本就是鐘離婉萬字國策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世傢為何勢大,敢與皇權爭鋒?
除瞭他們遍佈朝堂, 占據諸多職位, 形成瞭一張將她皇權皇位緊緊籠罩的大網之外。
還因為他們能豢養世仆。
這些人的生死大權都被主傢握在手中, 隻能稱作世傢私産, 而非她皇朝的子民。
不上戶,不交稅,遑論效忠。
世傢在世仆中挑選能者, 按自己的意思培養, 養出來的, 是何勢力,她這個皇帝更不能過問。
這可不利於她要收攏皇權,壓制,甚至清除世傢的大業。
不過這一子份量過重,她若無足夠實力, 貿貿然動作的話, 必會引得世傢極力反撲。
謀逆,暗殺, 集體罷朝,這等最極端的情況,都有可能會出現。
故而按照她與周文的規劃,至少要等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科舉制度逐漸成熟、朝中至少有大半數人都以她為尊,她身邊暗衛多出數倍時。她才會落下這一子。
孔揚的出現,無疑給瞭他們一個極大的驚喜。他的這一提議,更與鐘離婉最大的計劃不謀而合。
趁著眼下,世傢們的註意力都在北梁國土這塊大肥肉上,朝中百官,個個都以吞並北梁為先的這種齊心協力的大好局面下,落下半子,開個先河。
就從那數代為奴的小撮人開始,以脫籍為餌,讓他們心甘情願遷往北梁長居。
那天寒地凍的苦,艱辛過活的難,尋常大越百姓吃不得,但這些人卻必定甘之如飴。
如孔揚所說,這也是她這個君主於眼下千載難逢之時,所給的千載難逢之恩典。
借吞並北梁的名頭,神不知鬼不覺地打好基礎,循序漸進。
悄悄磨好刀刃,等到北梁事瞭,她氣候大成,真正落下這子時,亦不算平地驚雷瞭。
周文與鐘離婉想法非常一致:
孔揚此人,要重用!
他所獻國策,也統統接納。
周文在書信中向鐘離婉保證瞭謝南嶽獻國的決心。
他懇請鐘離婉讓孔揚等人直接走馬上任,到北梁與他彙合,並將自己這幾個月來琢磨出的計策在信中統統告訴瞭鐘離婉。
看完整篇奏報,鐘離婉很快作出決定:
授所有科舉前十,從三品府令,給予他們掌管十座府城的權力。
十一到三十名為從四品少令,陪同輔佐。
北梁府城之下皆為遊牧族群,不設村莊,故而三十一名往後所有被錄用者,先隨大部隊抵達北梁。
由那裡的周文見機授官。
“倘若愛卿覺得朕授的官職太小,嫌棄北梁為苦寒之地,不願前往,你們當下辭官便是。”
待旨意被宣讀完畢,鐘離婉居高臨下地看見個別人臉上出現的不滿之色,便懶懶開口:“朕不會怪罪,反會賜你等返鄉銀錢。畢竟此去,你們身上肩負著的,便是我大越與北梁世代修好的重任。如今還未啓程,已心生不滿。到瞭地方後,又豈會用心做事?”
“朕是求賢。”她的語調漸漸冰冷,聲音不大,卻有一股滿滿的威嚴撲面而來,令所有人心中一凜:“來為國分憂,可不是請祖宗,來給朕臉色看,拖朕後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