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掌天下权(186)
作者:萧半雪
“正是。”周文肯定地說。
所謂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才有所得。
他腦海中所存的東西雖多,但也不是全知全能。
而江山代有才人出,科研怪才在哪個時代都不會缺少,他完全可以隻提出理論,引導方向,再由真正沉浸那門學問多年的熟手去實踐摸索。
雙方各盡所能,必能事半功倍。
畢竟他所知道的理論在他曾經的世界裡,早已是成果,所以他所能提供的大致方向,必然是正確的。
需要反複鉆研的隻是過程而已。
巧奪天工閣專門網羅能工巧匠,不僅二三十年的種田老手他要,木工手工更不可少,打鐵繡花的他也不嫌棄。
隻要是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有研究創新之精神的,他都請來瞭此處。
給出瞭優渥的待遇,讓這些人絞盡腦汁地推陳出新,隻要他們能得出一樣比從前更好的研究,便有更加豐厚的賞賜。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巧奪天工閣才建立不到半年,已有不少成效。
湯法所說的曲轅犁也僅僅隻是其中一種。
高産糧種、使糧食産量更上一層樓的新肥、減少蟲患的新藥等,才是真正能讓大越百姓的生活更上一層樓的寶物!
也是天工閣存在的意義!
解釋完最外面一圈的百農閣,周文帶著才見到冰山一角,雙眼已經開始發光的衆人到瞭更裡面的一圈。
“第二圈為百術閣,造紙術、官報的活字印刷、水泥的進一步開發、新鐵的煉制,精進,都在此處。”
技術的革新是永無止境的,而人類,也永不該停止這一方面的精進。
隻是眼下他能拿出來的技術還很少,又或者說,還不適合此時的大越使用。
比起外頭百農閣,此處多少有些冷清。
但這裡的用處,絕不會比外頭的百農閣小。
畢竟此處所鉆研的每一種技法,都能給大越國庫帶來至少千萬貫的進項。
那水泥修成的堤壩,固若金湯,今夏官府用其修建河渠引水肥田,將至少百頃旱地,灌溉成瞭水田。
功德無量。
更別提此物修建而成的官道,硬實又幹凈,馬車駛過,跟駛在鋪磚路上一樣,穩當又飛快。
今年大越商道是更興盛瞭,光是商稅,就比去年多出兩倍有餘。
衆人一邊驚嘆,一邊跟著周文來到最裡層。
隻見此處守衛比前面兩層更加森嚴,甚至連周文都要事先出示一塊令牌,才得而入。
“此處便是真正的天工閣瞭。”
周文嘴角噙著高深莫測的微笑,意味深長地說。
進得門來,忽聞叮叮當當不絕於耳的打鐵聲。
越是往裡,空氣越是熾熱,即便已是深秋,衆人卻覺得後背開始出汗。
也就在此時,視線突然開闊,眼前出現一片院落,占地極廣,錯落擺放著不少極為巨大的器材。
“連射弩,初代叫諸葛連弩,隻一人操作便可瞬間連射三支羽箭,用在敵多我少的戰役中,數千人便能打出數萬弓箭手的氣勢。我們正在改進,目前已能做到五·/連·/發。”
“以連射弩為基礎,我們又研發瞭體型更大,威力更大的床弩,百丈之內,罕無敵手。隻可惜移動速度過慢,組裝過程太繁瑣,我們在研究能否化繁為簡,廣泛推行。不過當今的版本已能送至各邊關,搭建在城頭上,增加城防。有這東西在,不論誰傢的投石機,敢來就得廢。”
……
周文一邊給衆人展示這些東西的用處,一邊講解。
衆文臣們還算門外漢,不懂這些更新換代的兵器與大型攻城器,護城器的用途。常年習讀兵書,身為內行人的蕭易蕭老爺子眼睛卻越來越亮,如獲至寶地撫摸著這些東西,大笑著對鐘離婉道:
“有瞭這些,我大越軍隊的戰力將更上一層樓,莫說西北軍,便是遇上有謝南嶽親自帶領的北梁軍,我等也有一戰之力,隻怕到時還要占盡上風!”
鐘離婉聞言自然高興。
這兩年蕭老爺子已經證明瞭他的能力。
他並非紙上談兵的趙括,而是飽讀兵書的同時,又能靈活將戰術用到實際處的將才。
他所帶出的府兵已脫胎換骨,比起邊境的百戰老兵,隻差飲血。
前陣子蜀道三府大旱,收成不足往年一半,她雖下令減稅,但仍有不少跳蚤不甘寂寞,總想著上躥下跳,給她找些麻煩。便出現瞭山匪作亂,攪擾百姓,造就瞭不少殺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