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努力让丈夫破产[穿书](206)

作者:三花夕拾

条纹的纸张上头,被林濛圈起来重重地在旁边做了记号的, 是“基建”两个字。

于西看着这有些迷茫, 一时之间反应不太过来基建有什么。

此前他所想到的题材,大多集中于军事方面, 海陆空三军,再不则是航天、□□, 只是这些都有类似题材的成片,他也不能保证自己写出来的剧本一定能胜过它们,此前才不断地否决又否决。

可林濛给他的这个选项, 他非但从来没听过,甚至还只是一知半解的。

“林总,这指的是?”

林濛知道自己抛出了一个大难题:“修路、通电、建桥、电信基站……这些都是基建,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遥遥领先的,这是一时看不到投资的百年之计,也是不少人几乎从未关注过的点,不过这几年,注意到我们国家基建的网友已经越来越多,我想这不算一个特别冷的题材。”

她拿出手机,翻出了几张昨晚保存下来的图片,在只隔着图片,就显得有些惊人的地貌里,如同盘龙般弯曲的道路平整又崭新,上头还有车辆正在向前行驶。

奔腾的江面上,江水滔滔如同一片凝结的雾气,横亘于上面的桥梁看得出离两岸的地面很远,平整又坚实地待在那。

哪怕在一片绿意里,也依旧能看出高度的峡谷,中间隔着难以跨越的距离,在一般人的设想中,完全无法预想到的桥梁横亘于上,只看就有些胆战心惊。

……

照片一张又一张,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地貌各不相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可人力,却一次又一次在其中找到了突破口,留下了能够为后人所用的建设。

“我看过之前的几部献礼片,类似这样的题材,是不是还没讲过?”林濛向于西确认,担心自己漏了。

于西比林濛查的资料要多些,他想了想点了点头:“是没见过。”

林濛又说:“我最大的担心,就是怕这剧本不好写,毕竟这样的故事应该很难以叙事的结构呈现在银幕上吧?万一故事立不住,成了纪录片就不大好了。”

于西明白林濛的意思。

这就和视角有关,以个人为视角出发,一般都要相对比群像要好讲故事一些,所想讲的故事越宏大,没能掌握好的可能也越大。

基础建设,又要从什么角度切入呢?就连于西这样有点经验的编剧,都觉得有些棘手了。

“昨天晚上我看到这些就想了挺久……现在的不少片子,都是以其中的一个小视角切入,然后升格到大主题,但我们本就是更盛行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力量的国家,都是英雄,应该拍出来也会不错。”

集体是英雄和个人是英雄这两种不同的题材在国内这几年都挺多见,真要说孰优孰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而且,我也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角度,军人们的付出在很多电影上已经有过了,科学家的付出大家也有见过,普通工人的付出,地方人员的努力,他们一言不发地和大自然做着斗争,一次又一次的解决问题,实现突破。”

“只是……”于西确实感觉得到,这题材、主题写好了应该会很不错,可这确实挺有挑战性,但是不试试他也不会轻易说不行,更让他忧心的反而是拍摄过程的问题:“但这样拍摄难度恐怕挺大吧?”

他当初是跟过组的,对拍摄也有所了解,无论怎么想,这部电影要真实景拍摄的可能性好像没那么大,可要用特效吗?

于西想到几乎整部片子有最少一半的场景得用特效制作,就有些屏息。

这真的可以做到吗?会不会露馅?

“没事,国内现在最好的特效公司,不就是我们公司的造梦特效和签了合作合同的猛犸象特效吗?”

林濛这段时间给造梦特效投了不少钱,本来主要是为了《深海孤岛》的后期制作,现在想来,也能在献礼片上用上、

“可这样得花上不少钱。”于西忧心忡忡,比起真大特效场面,还是演员实拍要便宜多了,更何况献礼片国内的演员还都是低价出演,相当于“廉价”劳动力。

“这没事。”林濛笑了,她可不怕花钱,她之前一直怕的难道不是又大赚了吗?

不过献礼片和自家的片子又略有不同,不但必赚,林濛也希望这能讲一个好故事,然后让更多的人看见。

至于赔钱的事情,那不还有《信鸽》和《深海孤岛》一直在努力发展吗?目前这两部的投资都越来越大,只见损益线不断往上升,回本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想到马上要实现第一次真正意义的亏损,林濛就觉得简直不能更完美。

“但是老板,我对基建的了解实在不太深。”于西抓了抓头,提出了他面对着的大麻烦,这东西他根本不熟悉,总不能凭空想象,“网上的资料,没准会不太靠谱。”

三花夕拾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