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69)

作者:一七令


等忙完后,陈善方回了城内才蓦然发现,晋王已经带着人将洪家的过往查得一清二楚。速度之快,连京城的刑部跟大理寺都望尘莫及;手段之淩厉,叫刑部大牢的小吏也胆战心惊。

陈善方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克制自己不去想晋王查案的手段有多粗暴无耻,专注看案情本身。

除了这个柳吉,洪三老爷手上还有五条人命,都是拖下去活活打死的,对方家里不敢闹便就这麽过去了,若是闹大了再给点钱私了,洪三老爷从没将穷人当做人,被害的人家也没有人敢站出来与洪家作对,毕竟洪三老爷几次三番在外提起过他家上面有人护着。

此外,裴元珩还将洪家翻了一个底朝天了,还翻到了他与京城粮商通信、高价运送粮食的证据。与洪三老爷做生意的确实是袁恩清,还有其他两个大粮商。几人合谋从南边收集粮食,运到京城之后再哄擡粮价,届时赚了钱另有分成。

哪怕陈善方打定主意万事不管,可看到这些证据还是气得咬牙。

当初大旱的时候官府也曾跟那些粮商们联系过,让他们捐粮没人捐,于是朝廷又準备找他们买,仍旧没有一个人松口,无一例外都在说自己的粮食都卖给了含嘉仓,现下没有多余的。如今再看哪里是没有多余的?分明是不想让朝廷耽误了自己赚大钱,这□□商!

裴元珩将证据丢给陈善方,道:“给洪三判死刑吧,还得再抄家,洪家应该还有不少粮食,正好修河道用得上。”

陈善方被他这残忍的回複给惊了一下,这就要砍头抄家了?虽然洪三等人确实可恶,但好像罪不至死,陈善方委婉地道:“王爷,死刑是需要刑部複审才能定的。”

“那你写个奏章说清情况送去京城,看看刑部如何判。”

陈善方立刻打起了退堂鼓:“这个……还是您写吧。”

他写像什麽话?他本来也没打算管这件事。为了收拾几个商贾如此大费周折,京中的同僚若是知道只怕会觉得他脑子坏掉了。

裴元珩皱眉,挑剔道:“还得本王亲自来写?那算了,直接斩首吧,父皇不是给了陈尚书一件信物麽,陈大人能用本王一样能用,凭此物应当可以先斩后奏。这洪三身上背负命案不说还坑害无数百姓,他不死天理难容,本王不如现在就替天行道。”

裴元珩说完就风风火火地吩咐官差,要将洪三老爷就地正法。

“等等——”陈善方吓得半死,连忙叫停。这虽是晋王下的令,但日后若要追究起来肯定是他跟晋王一起挨批。

陈善方最终还是退了一步,写了一道简略的奏章说明情况,该怎麽定夺圣上跟刑部自有道理,他反正不管了。

消息传到京城后,恰好秦朗的新报发售。

秦显给弟弟弄了一个关于运河的报刊,这次的文章跟从前不一样,也不怕旁人将两者联系在一块。至于有没有人猜到夸陈尚书的稿子是他弟弟写的,秦显也不担心,猜出来又有何妨,他弟弟夸人还夸错了?

这回的《南行游记》并未让小乞兜售,秦大公子动用了关系,把自家弟弟的文章放在了各大书坊最显眼的位置,只要进去了必能一眼看见。

随着游记销售一空,有关户部尚书陈善方南下期间办案的传闻也迅速在京中传开。

百姓对此议论纷纷:“没想到,先前京中粮价高昂都是那些粮商作祟,并非是南方没粮。粮食都运到了粮商手里,再由着他们把控粮价,咱们饿着肚子吃不着饭的时候他们却富得流油,当真就没有人管管这些奸商吗?”

“管啊,陈大人这不是正在管麽,我听说陈大人原本是想要判处对方死刑的,但是考虑到死刑需要刑部核查,这才没有将那人就地正法。”

“陈大人实在高义,如今像他这般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官员已经不多了。”

身旁有人对他使了个颜色,敢这麽说,不要命了这是?

自从那个《京城小报》横空出世之后,京城的百姓便喜欢有事没事议论官员。原本衆人看着那小报上各式各样的癖好都觉得京官没救了,早已对他们绝望,不想朝中还有一位沧海遗珠!跟这些奇怪的京官比起来,工部这位尚书大人不仅正常,而且还人品贵重!

百姓有多敬佩陈善方,京城的粮商便对他有多恨之入骨。

他们是赚了不少钱,但不也会孝敬京城的官员麽?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儿了,即便陈善方没得到孝敬也没必要盯着他们往死里揍。听闻陈善方还想给那洪三判死刑,言下之意,是不是也想迫使刑部砍他们的脑袋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