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旧事(双重生)(198)

作者:清清晚


让他坐视不管!让他压榨自己!

这次也让他尝尝被奏折和老家伙们一起夹击的滋味吧!

离开京城之后,允炳感觉外面的空气新鲜太多了,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香甜气息。

他在城外住了两天,开始考虑去哪里。

之前,他姑母偶尔回京城小住的时候,都会住在成山馆里,后来干脆把钥匙给了允炳,让他提前派人去打扫。

允炳本来想去成山,但在城外路边吃汤面的时候,看见老板家的小男孩手里拿着的银丝糖,忽然想起他姑母和先生。

允炳算了算,上次他姑母和先生回京还是三个月前过年的时候,几人在宫里吃完年夜饭,好不容易小聚了几日。

还没到正月十五,孟煜就独自赶回常州府,準备年后书院的讲学,他姑母又陪了他几日,之后也啓程回去。

允炳挑起碗里热腾腾的面条,一口气吞进肚里,侍卫看他吃得着急,忍不住问道:

“主子,接下来要去哪儿啊?”

允炳捧起碗喝完汤,瓷碗一放,碎银一扔,径自站起身:“去常州。”

侍卫险些没被呛死,他以为圣上在宫里待腻了,出来玩两日也就回去了,以往每次都是这般,没想到这次竟然要跑到常州去,算起来十天半个月也回不去了。

侍卫抓紧吃了两口面,立即去牵马过来,心想得赶紧给苏次辅写信告知。

余光里,侍卫看见老板家的小男孩过来收银两,他牵着马也没工夫注意,直到瞥见小男孩瞬间瞪大的双眼,这才发现允炳扔桌上的碎银,竟然是黄金。

侍卫在远处眼睁睁看着,十分心疼这些白花花……哦不对,是金灿灿的黄金啊!

他本来想提醒允炳,结果看见允炳翻身上马,策马走回到面摊,指着小男孩手里的银丝糖问:“哪儿买的?”

见小男孩胆怯地指着远处的小摊,允炳立即策马走去,侍卫赶紧跟在后面,上前按住又去怀里取黄金的允炳,主动给卖糖的小摊贩递上几枚碎银。

然而,允炳拿过银丝糖吃了两口,忽然随手扔在地上。

侍卫好奇地凑过去:“不好吃吗,主子?”

允炳摇头:“不是那个味。”

“什麽味啊?”

允炳没回答他,攥着缰绳策马扬鞭,在风沙里扔下一句:“抓紧时间吧。”

按照平常的马车速度,从京城到常州府,怎麽也要走上半个月。

好在,允炳和侍卫骑的都是快马,每到一处又会换马,半个月的路程硬生生被缩短一半。

几日后,二人进入常州府、看到无锡城门的时候,侍卫终于松了口气,下一个问题却接踵而至——

去哪儿才能找到他姑母啊?

允炳有些发愁,他只知道他姑母和先生定居在此,但是具体在哪儿,他根本不清楚。

此时天色已晚,城内摊贩已经收摊回家,只剩下几家客栈还开着门。

允炳没有着急住下,先是带着侍卫绕城一圈,打听到书院的位置之后,赶过去发现书院已经关门了。

天色昏暗,书院门外燃着两盏灯笼,隐约映出大门匾额上的四个大字——白马书院。

匾额上的题字端正工整,颇具文风。

允炳站在门口欣赏半天,侍卫看了看一脸满意的圣上,又看向匾额上的字,忽然觉得字有些眼熟,一时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主子,这是太傅的题字吗?”

侍卫早有所耳闻,太傅孟煜辞官离开朝堂,和清阳大长公主成婚之后,二人很快搬居无锡。

这些年来,孟煜一直在此地讲学,才名逐渐远扬四海,期间往来求学之人络绎不绝,人都道孟煜不仅在经史上造诣极高,书法和丹青更是一绝。

坊间曾有传闻,北方有一位员外花了数百两黄金,只为求得孟煜多年前在朝中的时候,随手写下的一篇七言律诗。

看着匾额上面的题字,侍卫觉得这麽好的字,肯定是出自太傅之手。

然而他刚问完,脑袋就被人狠狠戳了下。

“你是不是傻啊?”允炳嫌弃地看着他,“这是朕写的。”

侍卫捂着脑袋哀嚎,听完顿时不再说话,嘴巴却逐渐张大。

这副匾额看上去有些年头了,竟然是圣上的墨宝?

允炳懒得理这个傻子,上前敲响书院的门。

很快,大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

守夜的老大爷提着灯笼,从里面探出头来:“书院停讲,公子有事后日请早吧。”

见他说完就要关门,允炳连忙拦住:“大爷,书院怎麽停讲了?”

老大爷哈了个哈欠:“山长和先生们携家眷出门踏青去了,后日才回来。”
上一篇:退婚后世子火葬场了 下一篇:燕谭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