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587)

作者:林木儿


天下人才是天下的主宰!唯有如此,朝前的路才是健康的。

如果说,百姓心中的太|祖和祖娘娘如神祗造就了一个奇迹,那麽而今,谁也不能是神祗,不管是自己还是四爷,都只是大浪潮席卷下的一份子。

只能说站在船头上,掌舵而已。掌舵嘛,它永远得是左右不停的调整,如此,船才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而各种思想的碰撞,就像是风和潮水,它们推着船一时这样摆,一时那样摇,一会子这边力大,过会子那边力大。

罗君如她们的想法就属于其中的一股力量,而自己不管是跟她站在一起,还是站在她的对立面,加剧的都是船体的动蕩。

此行为,智者不取!

跟罗君如拍了半晚上的桌子之后,一下子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第二天早起再看各种报纸,她从心态上来说,就放平整了。

像是李青山这样的儒学生,他在报纸上的理论就是:为什麽出现这种争执呢?为什麽之前的两千年没有出现过这种无礼的事了呢?无外乎是礼乐的废弛。儒家‘三从四德’,需得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对天下的安定是有好处。

对此,他还对‘三从’进行了新的解释,就像是说,‘从’并非附属,它不是听从、依顺的意思。若是这个意思,那夫死从子岂不是与孝道相违背。所以,‘从’的意思应该是‘参与其事’。

换言之,女子在家,可以管理家中事务;女子嫁人,也应该从事夫家事务。

桐桐一边看一边笑,别管他怎麽解释的,但是对儒家的一些东西有了新的诠释。而今看着很牵强,但随后多翻翻典籍,一点点完善,未必不能有一个更新的理念出来。

四爷推了另一份报纸过来,“这个也有意思,你瞧瞧。”

桐桐接过来放在边上,这个作者名字最近常见:“曾远?”

嗯!不知道是何许人也,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名。之前在一些小报上写些风月文章,可现在瞧着,文章倒是越发的有见地了。

桐桐看了看,此人引的是《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不仁,不是不仁义,不仁爱。它的意思是说,天地是没有好恶的!

既然没有好恶,那麽就不会对任何人有偏爱,只能说天地对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残酷。

这天地之间,物种万千,为何独独只有人比其他物种更优秀呢?这并不是天地偏私人类,而是只有如此,才符合天地的规律。

桐桐拿着这个反複的看,怎麽说呢?此人的想法有了一点点别样的苗头,他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

比如,他说,天地没有偏好,既然如此,那麽,存在君权神授吗?君王还是天子吗?

再比如,他说,万物一样,万物平等。可既然如此,又怎麽会出现不平等的现象呢?往下引申,这是不是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呢?

而事实上,道家讲究的道法自然,不就是遵循世间万物的生存法则吗?

桐桐就笑了,“瞧着吧,过几天就有人写文章反驳他!”儒家的董仲舒说‘君权天授’,他则说,没有谁特殊,天地对谁都一样。

这一驳斥,可能很快就促成了他的思想和主张逐渐的成熟。

所以,辩,真的是好事。

报纸放下,她继续吃饭。这种事以后是常态了,得注意,但咱还有正事呢!

四爷问说:“今儿要干点什麽?”

“抓紧把大案审核完,趁着入冬以前,还是想各地看看去!看看各地的情况……从去年到今年,都整整一年了。若是再有什麽问题……朝廷也可以引入‘优胜劣汰’了!”

四爷就笑:这不就对了嘛!该吵叫他们吵,务实的干事,少打嘴仗永远不会吃亏!

278.万里扶摇(177)二更

万里扶摇(177)

江南的秋, 是没有那麽些凉意的。

桐桐走在街道上,身后跟着是当地的知府盛满。

此人是前任刑部尚书盛运的女儿,不足四十岁的年纪,她跟在边上, 说话很温和, “这是以前的铺面, 它们占据的位置最好,而今産业收归衙门。衙门将其出租, 收益用在学堂和慈幼局。”

“何人监管?”怎麽保证钱财能用到合适的地方?

盛满朝这位上官看了一眼,年轻是真年轻,犀利也是真犀利。她马上解释道, “由各个书院的先生以及学生领袖监管。”

可谁又能说这些先生和学生就一定不会作假呢?

桐桐笑了笑,显见对这个安排并不满意。一地是如此,地地只怕都是如此。一个监管不好, 这笔进账就从指缝了露走了。

林木儿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