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求生路:我用模拟器种田(334)

作者:曾甜


陈飞燕笑着说了:“蚊子再小也有肉。积少成多,总有一天,我们家会挣到大钱的。”

“十斤豆腐乳,总共五十文钱,这价格也算是公道了。”

陈毅行点了点头。“确实还挺公道的。”

一旁的孙大姑听起他们两口子说起生意经,她心里羡慕不已。

自家兄弟和爹娘要是也会这种做饭做菜的手艺,她娘家人早就发财了。

哪里会像现在这般,一直都在那种木板搭建的棚子里。

第237章 卖几把绣花伞

自从孙大姑住上陈飞燕家这种大房子后,她就感觉自己娘家人睡的地方,也就比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的狗窝,强那么一点点。

兴许,还比不上人家的狗窝。

县城里人多,地少,寸土寸金。

一家人天天勤勤恳恳的工作,也就勉强糊口勉强生存,想要买到县城里的一套宽敞一点的一进宅子,就得要二十多两银子。

他家天天挣的钱也就是糊个嘴,勉勉强强攒下来的钱,都是从嘴上省的。

她娘家人现在住的木板子搭建的房子,夏天特别的热,冬天特别的冷。外面下狂风暴雨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就躲在屋子里头打着哆嗦。

没田又没地的他们,每天吃的菜都要找别人买。

而且,在县城里生活,负担特别的重。

每年秋天,他们也要向县令老爷交税。

人头税、徭役费、炭敬费、火耗费、屎尿卫生费……,前前后后足有八种。

另外,他们县城里头的这些贫民窟的百姓,还得时不时忍受地痞流氓的骚扰。

……孙大姑感觉自家活着太难了。

能撑到现在,全靠她身板子巨大,一个人顶男人三个。

……

晚上都吃了一碗鲜辣好吃的高粱面条。又吃了一大碗不是很稠的溏心荷包蛋。

最后,又吃了一小碗陈飞燕自己制作的红枣高粱粑粑。

“感觉怎么样?这高粱面里搅和着碎碎的红枣,气味会不会更香更甜?”

陈毅轩点头:“确实是好吃一些。如果里面还放一些糖的话,味道就更好了。”

陈飞燕笑话他:“知不知道现在的红糖,已经一两多少钱呢?”

“你上次不是在县城里打听了么,说是一两红糖现在都要一百多文钱了呢!”

“不到半斤就五百多文……,死贵死贵的。我总感觉,你前几年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捉马蜂还有其他的蜂,拿到县城卖钱,好像都卖亏了。”

陈毅轩摇了摇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当年咱们家那么缺钱呢!”

“人家愿意出那个钱买,我们没有办法,就只能听他们的。毕竟,县城里的其他户人家也不一定会出那个价。”

“……”

吃饱了,闲聊了,将近半个时辰,一家人就躺在炕上睡着了。

如今,或者节约柴禾,他们一家人晚上都不洗脸洗脚了。直接睡的。

第二天起来,陈飞燕就忙着煮饭。

煮好了饭,她又在家里翻箱倒柜,开始清点自己要往娘家那里送去的物资。

孙大姑见她拿了差不多100斤重的东西放在驴车上,她心里特别的羡慕。

要是将来哪一天,自己也能送这种东西回娘家就好了。

到时候,那些街坊邻居看她的眼神,那肯定是羡慕嫉妒恨的。

他们肯定觉得她有出息了。

觉得她嫁的男人特别的好,觉得她嫁进来的陈家特别的有钱。

她如果在婆家生活得越来越好,自己的父母兄弟们反而会来巴结她的。

孙大姑就想让别人巴结她。

她就想让别人多说一些她的好话。

……

等到一家人吃完了早饭,陈飞燕就抱着自己的女儿上了驴车。

而陈毅轩都带着自己的大儿子,牵着驴车,一步一步往自己丈人佬家里走。

亲眼看见他们都离开家了,孙大姑就赶紧坐在织布机上,开始哐嚓哐嚓的织布。

织布是门大学问,刺绣更是了。

孙大姑早就想好了,自己一定要从婆婆这里多学一点。

学到了,就是自己的。

到时候,她回了娘家就一定要亲手教教自己的娘,怎么纺纱织布,这么刺绣。

县城里那些专业的绣娘,每年至少能挣两三两银子。比一个在码头上天天扛包卸货的成年汉子,挣的钱要多上不少。

如果自己的娘也学会了怎么用织布机,怎么刺绣,怎么做豆腐制品,她娘家以后在县城里说不定还能开一个小铺子。

就专门卖豆腐的豆腐铺,她觉得也挺好的。

孙大姑自从在这个家里吃过什么麻辣豆腐皮,油豆腐、豆腐乳、臭豆腐、豆腐千丈、豆腐香干……,她对自己的婆婆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羡慕和佩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