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归(293)

作者:寂寞的清泉


来到西屋,床上东西都是江南出的钱绸宋锦。

柴嬷嬷又笑道,“这些东西是夫人让老奴带来的,说姐儿娇贵,哪怕住在外面也不能受委屈。”

第二天,张伯赶车,丁壮和丁香去街上逛了一天,在酒楼吃了饭,又给丁利来和家人买了一些东西。还专门去了两个书斋,给丁利来买了两本算学书。

晚上,丁香赶着画了三幅图。

陶翁说“几幅”,丁香觉得“三”是“几”中的最小值,就画了三幅。

次日又去街上玩了一天,回家之前丁香买了许多大枣、糯米粉、冰糖、芝麻。

宅子里有冰糖和芝麻,不多。

丁壮纳闷,“香香买这么多大枣作甚?这里的大枣没有咱胶东大枣好吃。”

丁香道,“我要做糯米枣,明天给明远大师送些去。”

丁壮笑道,“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明远是大师,怎么会要你的枣。”

丁香糯糯道,“他不要是他的损失,咱又没有损失。”

回到家,她把柴嬷嬷和张大娘叫进厨房,如此这般让她们做。

这种素点好吃好做,食材简单,关键是这个时代还没有。

先做糯米枣。去掉枣核,把枣子一边划开,塞进一段糯米条,锅中放入适量冰糖熬成糖色,加水,把枣子放进去煮一刻钟,收水后撒上熟芝麻即可。

再做雪球糯米枣,把塞了糯米条的枣子用油炸一遍,挂一层糖奖,更甜,更脆。

做完后,柴嬷嬷和张大娘都说好吃。

丁香笑道,“嬷嬷回去给我伯娘做,她肯定喜欢吃。”

柴嬷嬷笑道,“也不怪我家老爷夫人心疼姐儿,姐儿就是孝顺。”

四月十五卯时,丁壮和丁香带着绫儿、柴嬷嬷,两小盆糯米枣和雪球糯米枣,由张伯赶车去了郊外紫龙山。

不仅那两个护卫远远跟着,周围还有保护的人。

朱潜对丁香的保护可谓煞费苦心。

半个多时辰后到了紫龙山。

广灵寺坐落在紫龙山脚。此时刚刚辰时初,山门外就聚集了许多卖东西的摊贩,香客也特别多。

明远大师在此讲禅,不说本地人,许多得到消息的外地人都赶了过来。

这天是明遠大师讲禅的最后一天,已经没有昨天和前天人多了。

进了寺庙,香雾缭绕。

丁香和丁壮先去大殿烧香拜佛,不仅求佛爷菩萨保佑丁钊立功,丁立仁高中,更求佛爷菩萨保佑朱潜等人早日把苏家真面目揭露出来,为董家平反昭雪。

最后捐了二百两银子的香油钱。

照丁壮的本意,要烧头炷香,要捐五百两银子。但朱潜的意思是不要太引人注意,低调行事。

这几天,凡捐一百两银子以上的香客,名字不仅会写在功德薄上,还会被迎客僧请去法堂听明远大师听讲禅。

他们捐了二百两,就两个人都去。

拎着食盒的柴嬷嬷和绫儿去廊下坐着等候。

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和尚

进了法堂,看到正前方高台上盘腿坐着一个七八十岁,或许更老的老和尚。他满脸皱纹,肤色粉红,白胡子垂到胸口,穿着红色袈裟,一看就特别有智慧。

明远大师闭着眼睛讲经,在丁香进去时眼睛隙开一条缝往那边看了一眼。

前面坐了一百多个和尚,外围坐着三四百个居士和香客,他们低头闭眼,手心朝上放在盘着的腿上,听得非常认真。

丁壮和丁香在迎客僧的指引下坐去最外围左边的两个蒲团上,这一排只稀稀拉拉坐着几个人。

这一老一小都听不懂,一个听着听着就睡眼惺忪起来,一个转着小脑袋四处看热闹。

丁香个子矮,只能看到人的后脑勺。她抬起屁股挪了挪蒲团,越过前方人的肩膀,能看到老和尚的侧面了。

她才发现老和尚的后面还坐了一个小和尚。小和尚四五岁的样子,穿着灰色僧衣,脖子上挂了一串长长的念珠,垂头听的认真。

这么小就当和尚,够可怜的。

但能坐在明远大师的身后,说明地位高,至少是老和尚的亲传弟子。能当明远大师的亲传弟子,看身型很胖,也不会可怜到哪里。

小和尚的脑袋越垂越低,在快垂到地上整个身子要趴下之际,又猛地直起身子抬起头。眼睛依然闭着,小嘴半张,嘴角流下一丝银线。

这是睡着了。

这么早让个孩子来听禅,的确够折腾人的。

丁香的眼里有了丝怜惜。

只见小和尚的小脑袋猛地往后一仰,觉得他要倒下之际又直起来,再垂下继续上下点着。

这孩子像个不倒翁,太有喜感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