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诞生(美娱)(459)
电影在北美市场获得的评分整体偏上,而在一片成为主流的赞誉中,《娱乐周刊》影评人安德烈·艾奇逊对电影内容的概括“穷困作家半夜爬墙,富翁之女青涩献身”虽然略嫌低俗,但无疑也很吸引眼球——“安德烈·艾奇逊果然又在抓住威尔不放,难道威尔曾害他丢过饭碗吗,不然该怎么解释他字里行间处处都在和威尔过不去?”威廉的粉丝中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几乎从未说过威廉好话的影评人安德鲁·艾奇逊,并为他的动机而感到困惑不已。
而在电影还未上映的欧洲,已经有参加过前期试映的影评人或在网上,或在自己专栏里放出了影评,虽然《莎翁情史》这种充满浪漫氛围的伪传记电影同样很讨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喜欢,但是因为涉及莎士比亚,英国方面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
而英国最著名的电影杂志《帝国》,似乎是在有意加重影片在欧洲的流行程度:“莎士比亚是英国的一部分,人们熟知他,但又不知道从何而知,因为他几乎随处可见,他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传说,现在却从传说变成了真实,变成了一格鲜活的人,不能说威廉·布兰德利就是历史上真实的那位莎士比亚,毕竟这只是一部戏说历史的电影,但是,威廉却将莎士比亚思想的美感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不是传记的莎翁传记电影,每个不挑剔的英国人在看完之后,都会庆幸‘幸好是威廉·布兰德利演的莎士比亚而不是其他美国演员’的那种,”
美国好莱坞对莎士比亚的改编,竟然没招来一片恶评而是备受赞誉?无论如何,来自《帝国》杂志的好评给了《莎翁情史》最大的肯定,美国影迷的观影热潮正在持续升温,而在电影还未上映的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莎翁情史》也成为了1998年圣诞档最受影迷期待的影片之一。
第154章 不满
“芭芭拉买通了《帝国》的整个编辑室吗?”哪怕是自我修炼的越来越宠辱不惊的威廉, 在看到这一期《帝国》杂志的时候也是有点脸红, 这份英国人办的电影杂志可不经常这么夸美国演员:“他们的态度太过友好, 使我不禁怀疑我是不是在睡梦中无意间拯救了一次大英帝国。”也只有对着自己的经纪人, 或者是亲密朋友们的时候, 威廉说话才敢这么肆无忌惮。
“过誉了吗?我不觉得。”亚蒙·高夫曼一如既往的“我的演员自然是最好的”态度。
“或许他们喜欢的根本就不是我,而是英国人天性里就无法压制对莎士比亚的喜爱。”经纪人再度进入到了自我膨胀模式中,威廉只好自己寻找更为理性的缘由。不过,经纪人一如既往的不问原因也不做理性思考,就选择站自己这边, 这点还挺可爱的。
“说到媒体, 威尔, 那个, 安德烈·艾奇逊……”
“他又把我的演技批评到一无是处?还是抨击电影烂的无可救药?这些都无所谓, 不过可千万别是朝着其他方面大放厥词, 尤其是针对格温妮丝·帕特洛的,她可受不了这个。”
虽然威廉对格温妮丝·帕特洛并不感冒,但这并不妨碍他维护她, 特别是格温妮丝·帕特洛为影片付出了很多, 只说那几场床戏,尺度之大就不是一般的好莱坞当红年轻女星能做到的,剧本并未要求薇奥拉裸露上围, 但如果演员这样演了必定会让舆论界赞叹她的勇气和付出,可见格温妮丝·帕特洛真的算是为艺术献身了。
而且最近威廉有和本·阿弗莱克通过电话,也一起参加过派对, 据对方所说,格温妮丝·帕特洛非常重视这部电影的评论,任何一份有影响力的报纸评论都不肯放过,似乎因为多看了几分措辞不太文雅的小报,帕特洛最近天天追着阿弗莱克问对方是不是觉得她的胸部太小了……本·阿弗莱克还能说什么?只能叹息着女人啊女人,然后祈祷美国记者不要对她太刻薄了,因为对帕特洛刻薄,他自己的生活也别想好过。
“不,威尔,我想说的是,我大概知道安德里·艾奇逊为什么这么针对你了。”亚蒙·高夫曼有些懊恼地回忆:“我也是昨天在看了报纸后突然想起来的,那是一年前的事了,我去拉斯维加斯见客户,刚好在那里遇到了安德烈·艾奇逊,就去跟他聊天。你知道的,威尔,虽然艾奇逊在专业影评人的圈子里有点声名不佳,但他无疑非常会塑造公众形象,因为犀利的言辞和尖锐的评论很能讨一部分读者喜欢,所以我就想和他打好交情,我们一起喝了几杯,都有点醉了,然后他就告诉我他白天在赌场里输了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