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399)

作者:姽婳娘


他们手下的人齐齐称是。待财物都分好后,他们才带着大包小包折回鄂尔多斯。接着,这伙人就在鄂尔多斯领地里,撞上了才宽。才宽听说左右翼开战后,便快马加鞭赶来。消息从战地传回去,他再点齐兵马而来,可不就碰个正着。

才宽等人刚刚击溃此地的土默特守卫,又累又疲,还没歇口气,就遇上了整整一个万户。他眼见烟尘滚滚,就觉一阵窒息,忙叫来斥候道:“速速回去求援,快!”

斥候们也吓蒙了,他们来时就打着坐收渔利的主意,到了后也只对上了一小波人马,本以为到此就是大获全胜、回去领赏,谁知会有这种飞来横祸。他们忙不迭地爬上马,死命往明地冲。刚走了不到半炷香,他们就听到了身后的厮杀声和枪声,不由打了个寒颤。

因着十万火急,斥候们在路上连水都不敢多喝,拼命策马奔回宁夏镇。然而,宁夏镇总兵闻讯后,居然不愿意救援,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讨厌才宽。才宽为人刚毅,军法严峻。他新官上任,当然想做出些成绩,以报天恩。他要求手下的将领,奋勇争先,敢于拼杀。将领稍有退缩,他就会给他们穿上女装,涂上脂粉,挽上发髻,拖曳到各军营中示众。部将因此不敢言退,军队风气为之一肃,但很多人也因此对他心存怨怼。

二是担心追责。为了避免地方做大,朝廷对于边军的监督,可谓是里三层、外三层,内有巡按御史与镇守太监盯着,外受科、道的掣肘。将官稍有出格之举,就要被治罪。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敢自作主张,无论大小事宜,都要请示。

朱厚照派才宽来,就是给他们一个请示的对象,可如今是才宽自己奔了出去、打输了,还要请求救援。总兵曹雄道:“朝廷三令五申,勿贪功妄动,以开边衅。才总制自己不遵圣意,我们又岂能去救,扩大伤亡呢?”

一众斥候目瞪口呆,他们急道:“可总兵,那、那是三边总制,朝廷大员,这样……是不是,不大好。”

曹雄扬手就是一记耳光,他骂道:“不大好?好不好是你说了算吗?你懂个屁,老子这么做,才是遵了圣意!”

斥候被他打得一趔趄,再不敢作声。曹雄哼道:“闭好你们的鸟嘴,要是走漏了一点儿风声,老爷第一个宰了你!”

斥候们吃了这一顿吓,连哼哼也不敢,只得唯唯退下。可当他们刚退到门槛时,忽听院中传来喧哗声。少年人清朗的声音响彻一方:“曹总兵,好大的官威呐。”

曹雄见一身穿甲胄,灰头土脸的年轻人率众入内来。他先是一惊,随后斥道:“你是何方小将,怎敢不经通传,擅入我总兵府?”

朱厚照冷笑一声,他踱步上前道:“区区总兵府而已,进来又怎么样。”

曹雄在这儿称霸一方,哪里碰到过这么横的刺头。他骂道:“好大的狗胆,你擅闯总兵府在先,出言不逊在后,你知不知道,就凭这个,本帅就能治你一个违反军法之罪!”

朱厚照嗤笑一声:“你倒是试试。”

曹雄气了个倒仰,他叫嚷道:“来人,快来人,给本帅拿下!”

然而,庭外寂寂无声,连一只苍蝇都没往里飞。曹雄吃了一惊,他又叫道:“人呢,人都死到哪里去了!”

朱厚照一行皆眼带嘲讽。曹雄忍不住奔出去,见人都跪了一地,个个低头屏息,不敢言语。他汗毛直立,又惊又疑,不由转头问道:“你究竟是何人?”

朱厚照此时已然坐到了主位上,他道:“忤逆不孝的畜生,连你爹都不认识了吗?”

曹雄勃然大怒,他骂道:“你这瘪三……”

一语未尽,江彬就一个箭步上前,左右开弓,打了他好几个巴掌。朱厚照道:“给他三十军棍!”

曹雄还没回过神,就被拖到庭中开始挨打。朱厚照将斥候召上前去,询问情况。问毕之后,他道:“不必惊慌,我已遣人去调兵,很快就便能出发。”

曹雄挨了一顿暴打后,眼见自己手下的将领入内禀报:“启禀威武大将军,宁夏镇的军队已在集结,一炷香后就可出发。”

曹雄听得一头雾水,什么鬼,这是哪个疙瘩冒出来的威武大将军。他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号。他正在苦思冥想之际,就又被人拖了进去。朱厚照呵呵一笑:“怎么样,想起你爹我是谁了吗?”

曹雄又疼又气,他道:“你没有圣旨,不经总兵,就敢擅自调拨,还殴打朝廷命官,这是死罪,这是死罪你知道吗?我要去圣上面前参你一本!”

朱厚照忍不住放声大笑,他道:“可你连我是谁都不知道,能怎么参?”

曹雄一愣,他道:“有种就报上你的名号来!”

朱厚照一哂:“我姓朱,名寿,京城人士,暂居万岁山南,金水河北。这陕西三边浊臭逼人,某以天下为家,岂可视而不见,故带家将来,荡去滓秽,扬清激浊。”

万岁山南,金水河北,那不就是……曹雄的眼睛发红,青筋鼓起,他张口结舌,却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最后只能叩首而已。

朱厚照骂道:“怎么,你如今又认得君父了?”

第282章 白马金鞍从武皇

是万岁亲至,是万岁来救我们的将士了,杀啊!

曹雄哭道:“臣罪该万死, 罪该万死!”

朱厚照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三镇军队至此集结,直奔鄂尔多斯而去。

朝中有见识的大臣都明白, 九边的虏祸, 看起来是外患,实际是内忧。战争的胜负由两个关键因素决定, 一方面是内部的准备与支持,另一方面是外部交战时的预测与调度。

而中央乃至九边的蠹政,注定军队在与蒙作战中占不了上风。就内政而言,腐败成风的官场上,军饷被吞, 屯田被占,私役繁多, 兵卒无以为生。居重驭轻的国策下,边军火器不足,甲胄不全,马政败坏,兵卒无以为战。就外部交战而言,互相制衡的结构内,三堂互制、武臣互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都使得军队如处笼中,九边将领为了保住乌纱帽, 彻底放弃了积极对抗,转为消极防御。

这样的局势,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阁老们深知, 即便是冠军侯在世, 王守仁亲去, 也无法戴着镣铐打赢这场仗。而月池在宣府时,纵使有朱厚照的默许和内阁的支持,纵使她豁出性命,也是只能做到清查屯田,整肃军备,除掉贪将,为接下来的改革扫清道路。但朱厚照不一样,在君主集权到达顶峰的明代,他的到来等于是降维碾压。

在后勤准备上,人家一道圣旨就让十余万军民忍饥挨饿,长途跋涉,以备军用。在战场调度上,原来的金字塔式的行政链条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可如今金字塔尖直接落了下来。官员、士卒因天子降临,皆是大受鼓舞,人人都奋勇争先,希望能攀上通天之路。陕西三镇的办事效率还从来没这么快过,文官、武将、宦官再也不扯皮推诿,而是绞尽脑汁,商榷战术,希望能做到尽善尽美。就连勋贵乡豪、宗室贪官都夹起尾巴做人,谁敢在这时候往枪口上碰。

不过有一点,朱厚照为了两京的防卫,没有大幅调度京军,而是只带了神机营,选择到此来调度边军。而陕西三边,经杨一清和才宽两任总制的整顿,士卒和马政虽有改善,可也没到脱胎换骨的地步。这是人员上的致命漏洞,但人的不足能被技术上的超前弥补。他此番携带了大量的火器。他自登基之时就令御马监制造火器,在宣府时刘瑾也督促军匠改良火统。之前的这些准备,为这次大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于明一方,皇帝的到来,暂时弥补了制度的缺陷,但这对皇帝本人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皇帝本人要是多谋善断,力挽狂澜,重振军威也并非难事,不过要是皇帝在战场上出了岔子,内阁就只能做好丢疆弃土、死伤惨重的准备,抓紧去物色下一个明代宗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