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她准备发癫(7)
作者:颠勺大师
御座后,两扇障扇轻摇,引得大殿左右两侧的御炉燃起的香烟缓慢浮动,此景与蟠龙柱高处的盘绕金龙相映,颇有神圣恢弘的气势。
又是一个早朝日,殿内左侧的文臣们依然在唇枪舌剑,为了鸡毛蒜皮大的事儿吵得不可开交,大殿右侧的武将们依然闷声不吭,埋头看脚,延续一贯的装死风格。
直到有人站出了武将的队伍,声音不高不低的附和了一句:“臣附议。”
附议?附议什么?什么附议?
成国公钱成良一个激灵,率先反应过来,赶紧也站出来,两手捧着玉笏板,恭敬道:“臣附议!”
其实他也不知道附议什么,但谁叫刚刚十一站出来了,做兄弟的肯定得跟上。不过,到底是什么好事,让十一也跟着搅合,不会是加军饷吧?
思即至此,他双眼一亮,一脚踹在一边昏昏欲睡的卫国公朱横腿上。
朱横摸不着头脑的站出来,糊里糊涂道:“臣也附议。”
很快,五大国公,八大开国郡公,十一大开国侯,所有武将突然就诈尸了,全都站出来挨个挨个附议了一遍。
礼部侍郎举着玉笏板,望着这群抽风的同僚,震惊的睁大了双眼,不知自己方才恳请陛下“选秀纳妃,开枝散叶”的谏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引得全体武将纷纷附议。
殿陛之上,宣武帝望着这场闹剧,眉眼带笑,眸底闪过一丝了然。
下朝之后,乔知予没走成,一直在宣武身前伺候的王福大公公找到她,说宣武要她留一留,有事相商。
乔知予当即眉头紧锁,大步流星紧随王福公公而去。然而当王福带她穿过大业宫,经过望仙台,越走越偏走入御花园时,她就知道,今日多半并没什么要紧的事,只是皇帝又想要消遣她了。
果然,绕过一处假山,就看到太液湖畔的柳树下,宣武帝身着便服坐在石桌一侧,在莺啼鸟啭中,他看着她,举起棋子叩了叩棋盘。
宣武帝四十有五,身形高大魁梧,五官轮廓深邃而分明,一双眼眸凌厉异常,目光流转间偶尔流露出一丝精光,令人心生畏惧。作为开国之君,他从未收敛过自己的锋芒,而是保持着一以贯之的强势。
有人说他身上有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是天生的帝王,此话乔知予认为有拍马屁的嫌疑,但宣武的气质着实刚猛狠烈,如鹰、如虎、如狼,是阳刚的、具有压迫感的大男人。
毫无疑问,这是一位极富个人魅力的君王。
“陛下?”乔知予瞥了眼棋盘。
“来,知予,手谈一局。”宣武帝微笑着招呼她坐下。
太液湖畔,芳草萋萋。御花园中日头正好,暖风和煦,柳枝摇曳,耳畔鸟啭莺啼。
宣武执黑,乔知予执白,君臣二人在一片莺歌燕舞里,从繁杂的家事国事中抽身,忙里偷闲的展开对弈。
所谓“日月枰中转,山河掌上移”。当天下大定,宣武从山河战场上退下后,便格外喜欢玩赏这种方寸之间不见血的厮杀,许是偶尔能从这黑白棋盘之上,回顾己身曾经睥睨天下,傲视群雄的沙场风姿。
宣武的棋艺也着实上佳,可比肩国手,棋风稳健中带着一丝狠辣,擅长做局、弃子、埋暗棋。
第一世做宠妃的时候,乔知予每逢与宣武对弈,总被这老男人杀得落花流水。
可惜她是一个极有上进心,又对自己下得去狠手的女人。为了能获得宣武的宠爱,引起他的兴趣,她利用系统录下宣武每一步棋路,汇成一本专为宣武定制的棋谱,再请古今中外十余名惊才绝艳的国手进行一对一分析教学。一两年下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棋风,大开大合又诡谲多变——专克宣武这阴损老东西。
第一世她对上的宣武已经年逾知命。由于几个皇子年岁渐长,当时的他不得不择一人立储,随后便将缓缓放出手中天下大权,即将失权的滋味如同刀在颈上,让这大权独揽的开国帝王感到极度的威胁,看谁都像谋逆,变得愈加疑心病重,心机深沉。
而如今的宣武离知命之年还有五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意气风发,豁达大度,还远达不到后期那种久握生杀权柄之后深沉的城府、令人胆寒的谋算、不怒自威的天家气度与威仪。
换句话说,在乔知予面前,这位帝王不论是他的棋还是人,目前,都还嫩了点。
毕竟她此生从十九岁参军开始,拿出来的那些谋略与手段,就已经全然是前世老宣武的打法——洞察人心、把控大局、推波助澜、老谋深算。
太液池畔,烟柳拂动,黑白棋局之上,厮杀正猛。
执白的俊美武将面不改色落下一子,顷刻扭转不利局势,将驰骋纵横的黑龙拦腰搅断。铺天盖地的白子围剿而来,令断尾黑龙左支右绌,首尾难顾。
这一招杀得狠,杀得让人真得好好想想。宣武帝凝眉沉思间,抬眸瞭了乔迟一眼,状似无意的问道:“王璟那文贼今日朝上纯属没话找话,你为何附议?”
秋日暖阳下,乔知予神色平和,“王侍郎说的没错,如今天下大定,陛下应广纳妃嫔,开枝散叶,如此方有利国祚绵长。”
开枝散叶?
宣武帝失笑摇头,就他如今膝下四子都已经够得他受了。
当年一匡天下之时,诸子年幼,只会躲在他的羽翼之下,而如今本固邦宁,一个个都变成了磨牙吮血的狼崽子,盯着他屁股底下的御座跃跃欲试,争相恐后想做储君。
十六年来,与他非亲非故的兄弟们抛头颅洒热血把他往这至高之位上推,而他的亲儿子好儿子们心里估计巴不得他早点死,好让他们自己来坐这个位置。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以往他并不相信,可如今他身在至高之处,确实是冰寒刺骨。
许是见他太久没动,乔迟便伸出手,面色如常的在棋盘上捡走了一颗白子,口中解释道:“臣适才多走一步,这颗不算。”
宣武回过神来,看得好笑,此人怎么连让棋都如此的光风霁月。
他还记得,第一次遇见乔迟是在十六年前……
那时燕炀帝已死,tຊ大燕分崩离析,天下已乱,流民无数。他那会儿只是龙首原的一个郡守,东拼西凑拉起来一群散兵游勇,艰难的维持着治地的安全。
忽有一日,一群流民慌张跑来,说是在龙首山上看到了食人的恶鬼,他闻讯带兵赶去,却只在一地山贼的尸体中间看到了唯一站着的乔迟。
那是他看过的乔迟此生最狼狈的时刻,十九岁的少年,身形瘦削,满身满脸是血,失魂落魄的紧紧抱着个小婴儿,到处给婴儿找奶吃。
他得知龙首山上那些作恶多端的山贼全是死于这个十九岁的少年手中,便给乔迟牵了一头奶水充足的母羊以做答谢。乔迟睁着那双黑沉沉的双眸静静打量了他两眼,毫不犹豫的入了伍,从此成了他的谋士、他的军师、他的左膀右臂、他最倚重的兄弟。
这十六年,乃大争之世,群雄四起,八方逐鹿。
滚滚硝烟之间,乔迟带领大奉铁骑征战南北,舍生忘死,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奠定大奉基业!
十六年,宣武从二十余岁的青年走到四十五岁的壮年,从郡守走到帝王,身边的兄弟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反目成仇,有的葬身沙场,有的离心离德。
只有乔迟从始至终目光坚定,永远像巍峨高山般屹立在他身后,用狠辣手段铲除他的一切仇雠,让他得以操杀生柄,掌天下权!
日月不移,永照山河,待战火与硝烟散尽,这山河不再属于大燕,而归属大奉。
奉天之命,既寿永昌,四海升平,国祚绵长。
而他也终于可以兑现当年沙场之上的诺言,让所有的兄弟高官显贵,荣华一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兄弟都明白君臣有别的道理,有时也会有人逾越礼法,让他心生芥蒂。乔迟与他们不一样,他出身世家大族,知节守礼,极懂进退,可宣武却反而希望他能不顾礼仪,离他近一些,再近一些。
上一篇:这万人嫌我不当了
下一篇:那个病秧子又在算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