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把刀(173)
作者:顾婉音
张司九“嗯”了一声:“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卖蛋现在虽然不卖了,但是明天要帮忙分肉。到时候还得靠你。”
她知道,招银这么努力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其实就一个原因:招银怕他们不要她了。
但这个事情,张司九也没有办法一下子改变招银的担心,只能努力的帮她找到存在感,以及被需求感。
第二天,张司九起来之后,就发现水结冰了。
放在屋外的盆里,水面上有了一层薄薄的冰,小松小柏也不怕冷,把冰砸破了拿在手里玩,高兴又稀奇。
张司九呵了一口气,全是白的。
气温显然一天比一天低了。
张司九不舍得把手从袖子里拿出来,干脆用两个袖子对着,然后袖子就连在一起,热气也不会跑掉,手就也不觉得冷了。
此时此刻,张司九万分想念毛线手套。
徐氏出来倒水,看见张司九这个样子,就笑骂:“把背挺直了,缩脖子缩手多难看!怕冷就去给我烧火,我马上来做饭!今天早上吃肉汤饭!”
肉汤饭三个字,顿时就让所有人精神都是一振。
第217章 上学堂
肉汤饭什么的,属于一种简单,但能带给人满满快乐的剩下的肉汤+剩饭就可以料理出来的美食。
尤其是冬天一大早就能食用,那更是能让人快乐一整天。
肉汤就是昨天晚上炖的肉骨头萝卜汤,这会儿还是冷的,上面一层乳白色的油脂,而下面就是几乎变成半凝固的肉汤。雪白的萝卜块嵌在里头,还有点可爱。
而肉汤里还有几个大骨头,骨头几乎已经炖得筋肉分离,碎肉末散在汤里,骨头上只有一点点筋和肉连在上面,干净得不得了。
张司九负责烧火,徐氏就把汤先热上。
这个天,放了一晚上的骨头汤并不会变质,加热到冒泡之后,那股浓郁的肉味就飘了出来,在厨房里萦绕不去。
徐氏这个时候再把昨天晚上剩下的米饭也倒进去,让它们充分熬煮一会儿,直到有点干又有点儿冷硬的米粒吸饱了肉汤,重新变得滚烫柔软,这才起锅入盆,最后还洒了一把香香的小葱花。
至于菜,徐氏也准备好了。
一大早肯定不好吃太油腻,所以徐氏准备的菜是凉拌萝卜丝。还有酸萝卜。
这种酸萝卜是用小手指头大的,皮上带着点胭脂红的萝卜泡的,切的时候,只对半切开,然后头上的萝卜缨只去掉叶片,留下一截叶子杆。
这种萝卜泡出来特别脆,而且那点萝卜缨也特别好吃。
凉拌萝卜丝就是用的大萝卜切成丝,盐腌去一部分水,加点酱油香油陈醋和辣茱萸,蒜末,葱花拌均匀做成的,也是简单好吃又开胃。
随着徐氏一声“开饭啦”响起来,一大家子就聚集在堂屋吃早饭。
肉汤饭没有粥那么粘稠,汤是汤,饭粒儿还是饭粒儿。但是喝一口汤,扒拉一口米饭,那感觉是稀饭和粥都没办法带来的——香,太香了!
如果觉得稍微有点寡淡,再来一口酸酸脆脆的泡萝卜:那此时此刻,就是早饭的巅峰!
心满意足吃完了早饭,一家人各司其职,出门办事的办事去,出门请客的请客去,负责守家的就守家。
徐氏拉着张司九先去了学堂。
进去之前,徐氏将衣裳拉了又拉,紧张的问了张司九至少三遍:“九娘你看我衣裳齐整不齐整?”
张司九不厌其烦的给与肯定:“整齐,干净,再好不过了!”
可徐氏还是极不自信,也很紧张,仿佛要见的不是自家儿子未来的老师,而是什么要吃人的怪物。
张司九有些无奈,又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怅然:这就是家长送孩子去读书时候才会有的感觉吧?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然后老师不喜欢自己家的孩子。好像想想,当年爸爸妈妈也是这么送自己去读小学的。
不过,徐氏显然没料到,进去之后,先生不等她开口,就先看住了张司九,笑呵呵的跟张司九打起了招呼:“你是九娘吧?你卖的肉夹馍的确不错。最近几天怎么不卖了?”
听那意思,是有点儿意犹未尽?
张司九略尴尬,没想到自己这么出名了:“这不是学堂放假了吗?先生如果想吃得等到明年开学了。”
徐氏瞪了张司九一眼,赶紧补救:“先生要是想吃,明日我就送来!”
张司九:……二婶,醒醒,你的精明和脑子呢?被先生吃掉了吗?
好在先生并没有接受,反而笑道:“不用不用,我就是随口一问。这位娘子,你家里是要开蒙的孩子?”
徐氏顿时觉得先生简直是聪明到了极点:“对对对,先生您真是聪明,一下就猜到了!我大儿子六岁了,想明年春天就送来启蒙,您看——”
先生有些惊讶:“一般都是要七岁,六岁的话,有些早了。如果坐不住,恐怕也学不出什么来。反倒是浪费钱。”
这话可以说是十分中肯了。
读书并不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启蒙的时候,更多是枯燥和重复,如果孩子太小了,坐不住,集中不了注意力,那肯定是学不进去的。反而容易滋生抵触心理。
这话说得徐氏也有点迟疑了:没别的,就是怕浪费钱。
但张司九很有信心:“我弟弟很乖,也很好学。我们在家也教他学认字,他很认真。先生,我们想先送来看看。如果到时候真学不了,我们就先把人接回去,等满七岁再送来。”
徐氏听见张司九这么说,顿时也下定决心:“对对对。如果能学得进去,早读书总是好事。”
先生沉吟片刻,跟她们讲起了学费:“这束脩一年是三两银,加上笔墨纸砚这些的话,一年少说就要五六两的开销。学堂不管早饭,也不管晚饭,中午有一顿饭,是我家娘子和母亲操持,每日两个菜一个汤,隔日有荤,管饱。如果不愿意在这里吃饭,就只交二两银就行。”
一年除开放假,还是要在食堂吃差不多八九个月,如果隔日有荤菜的话,也不算贵。
七八岁的孩子开始长身体,每顿饭也是吃不少的,这个价格,学堂有得赚,但不算黑心。
徐氏如今算账也不错,先生一说,她大概也就算好了,也跟张司九一样,觉得不贵。
就在徐氏要开口答应的时候,忽然张司九问了句:“那先生,学堂都有几门功课?会学骑射这些吗?我听说君子六艺——”
贫穷人家的孩子,如果还要请别的老师学特长的话,那压力就太大了。
先生微微一笑,惊讶看张司九:“你倒知道得挺多。不过,骑射肯定是没有,我这里没有马场。射箭投壶有,下棋,算数,还有画画,这几样有。乐器的话,我娘子会竹笛,也会有课程。琴太贵了,我纵想教,你们也买不起琴。”
这是大实话。
张司九点点头,表示已经很满意了:“先生,这已经很好了。二婶,你快交钱吧。先交个一年的。笔墨纸砚的话,先生,您能给我们推荐一二吗?或者写个清单什么的,我们好照着买?”
徐氏连连点头:“对对对,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买什么。”
第218章 大逆不道
从学堂出来,徐氏还在一个劲儿感慨:“这先生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多可亲!”
张司九忍不住笑:“二婶难道觉得当先生就该板着脸一脸凶相?不过,这位先生的确是年轻又和蔼可亲,看得出来,修养很好。”
徐氏又有些发愁:“可是他脾气这么好,也不知道能不能管得住学生。”
“也许上课时候就不一样了。”张司九宽慰徐氏:“反正我在这边摆摊这么久,也没听说过先生有什么不好的,二婶放宽心吧。咱们快去买文房四宝,然后去一趟县衙。最后咱们还得去买点点心和零嘴。”
徐氏连连点头,于是两人又去了县城里的纸铺。
她知道,招银这么努力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其实就一个原因:招银怕他们不要她了。
但这个事情,张司九也没有办法一下子改变招银的担心,只能努力的帮她找到存在感,以及被需求感。
第二天,张司九起来之后,就发现水结冰了。
放在屋外的盆里,水面上有了一层薄薄的冰,小松小柏也不怕冷,把冰砸破了拿在手里玩,高兴又稀奇。
张司九呵了一口气,全是白的。
气温显然一天比一天低了。
张司九不舍得把手从袖子里拿出来,干脆用两个袖子对着,然后袖子就连在一起,热气也不会跑掉,手就也不觉得冷了。
此时此刻,张司九万分想念毛线手套。
徐氏出来倒水,看见张司九这个样子,就笑骂:“把背挺直了,缩脖子缩手多难看!怕冷就去给我烧火,我马上来做饭!今天早上吃肉汤饭!”
肉汤饭三个字,顿时就让所有人精神都是一振。
第217章 上学堂
肉汤饭什么的,属于一种简单,但能带给人满满快乐的剩下的肉汤+剩饭就可以料理出来的美食。
尤其是冬天一大早就能食用,那更是能让人快乐一整天。
肉汤就是昨天晚上炖的肉骨头萝卜汤,这会儿还是冷的,上面一层乳白色的油脂,而下面就是几乎变成半凝固的肉汤。雪白的萝卜块嵌在里头,还有点可爱。
而肉汤里还有几个大骨头,骨头几乎已经炖得筋肉分离,碎肉末散在汤里,骨头上只有一点点筋和肉连在上面,干净得不得了。
张司九负责烧火,徐氏就把汤先热上。
这个天,放了一晚上的骨头汤并不会变质,加热到冒泡之后,那股浓郁的肉味就飘了出来,在厨房里萦绕不去。
徐氏这个时候再把昨天晚上剩下的米饭也倒进去,让它们充分熬煮一会儿,直到有点干又有点儿冷硬的米粒吸饱了肉汤,重新变得滚烫柔软,这才起锅入盆,最后还洒了一把香香的小葱花。
至于菜,徐氏也准备好了。
一大早肯定不好吃太油腻,所以徐氏准备的菜是凉拌萝卜丝。还有酸萝卜。
这种酸萝卜是用小手指头大的,皮上带着点胭脂红的萝卜泡的,切的时候,只对半切开,然后头上的萝卜缨只去掉叶片,留下一截叶子杆。
这种萝卜泡出来特别脆,而且那点萝卜缨也特别好吃。
凉拌萝卜丝就是用的大萝卜切成丝,盐腌去一部分水,加点酱油香油陈醋和辣茱萸,蒜末,葱花拌均匀做成的,也是简单好吃又开胃。
随着徐氏一声“开饭啦”响起来,一大家子就聚集在堂屋吃早饭。
肉汤饭没有粥那么粘稠,汤是汤,饭粒儿还是饭粒儿。但是喝一口汤,扒拉一口米饭,那感觉是稀饭和粥都没办法带来的——香,太香了!
如果觉得稍微有点寡淡,再来一口酸酸脆脆的泡萝卜:那此时此刻,就是早饭的巅峰!
心满意足吃完了早饭,一家人各司其职,出门办事的办事去,出门请客的请客去,负责守家的就守家。
徐氏拉着张司九先去了学堂。
进去之前,徐氏将衣裳拉了又拉,紧张的问了张司九至少三遍:“九娘你看我衣裳齐整不齐整?”
张司九不厌其烦的给与肯定:“整齐,干净,再好不过了!”
可徐氏还是极不自信,也很紧张,仿佛要见的不是自家儿子未来的老师,而是什么要吃人的怪物。
张司九有些无奈,又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怅然:这就是家长送孩子去读书时候才会有的感觉吧?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然后老师不喜欢自己家的孩子。好像想想,当年爸爸妈妈也是这么送自己去读小学的。
不过,徐氏显然没料到,进去之后,先生不等她开口,就先看住了张司九,笑呵呵的跟张司九打起了招呼:“你是九娘吧?你卖的肉夹馍的确不错。最近几天怎么不卖了?”
听那意思,是有点儿意犹未尽?
张司九略尴尬,没想到自己这么出名了:“这不是学堂放假了吗?先生如果想吃得等到明年开学了。”
徐氏瞪了张司九一眼,赶紧补救:“先生要是想吃,明日我就送来!”
张司九:……二婶,醒醒,你的精明和脑子呢?被先生吃掉了吗?
好在先生并没有接受,反而笑道:“不用不用,我就是随口一问。这位娘子,你家里是要开蒙的孩子?”
徐氏顿时觉得先生简直是聪明到了极点:“对对对,先生您真是聪明,一下就猜到了!我大儿子六岁了,想明年春天就送来启蒙,您看——”
先生有些惊讶:“一般都是要七岁,六岁的话,有些早了。如果坐不住,恐怕也学不出什么来。反倒是浪费钱。”
这话可以说是十分中肯了。
读书并不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启蒙的时候,更多是枯燥和重复,如果孩子太小了,坐不住,集中不了注意力,那肯定是学不进去的。反而容易滋生抵触心理。
这话说得徐氏也有点迟疑了:没别的,就是怕浪费钱。
但张司九很有信心:“我弟弟很乖,也很好学。我们在家也教他学认字,他很认真。先生,我们想先送来看看。如果到时候真学不了,我们就先把人接回去,等满七岁再送来。”
徐氏听见张司九这么说,顿时也下定决心:“对对对。如果能学得进去,早读书总是好事。”
先生沉吟片刻,跟她们讲起了学费:“这束脩一年是三两银,加上笔墨纸砚这些的话,一年少说就要五六两的开销。学堂不管早饭,也不管晚饭,中午有一顿饭,是我家娘子和母亲操持,每日两个菜一个汤,隔日有荤,管饱。如果不愿意在这里吃饭,就只交二两银就行。”
一年除开放假,还是要在食堂吃差不多八九个月,如果隔日有荤菜的话,也不算贵。
七八岁的孩子开始长身体,每顿饭也是吃不少的,这个价格,学堂有得赚,但不算黑心。
徐氏如今算账也不错,先生一说,她大概也就算好了,也跟张司九一样,觉得不贵。
就在徐氏要开口答应的时候,忽然张司九问了句:“那先生,学堂都有几门功课?会学骑射这些吗?我听说君子六艺——”
贫穷人家的孩子,如果还要请别的老师学特长的话,那压力就太大了。
先生微微一笑,惊讶看张司九:“你倒知道得挺多。不过,骑射肯定是没有,我这里没有马场。射箭投壶有,下棋,算数,还有画画,这几样有。乐器的话,我娘子会竹笛,也会有课程。琴太贵了,我纵想教,你们也买不起琴。”
这是大实话。
张司九点点头,表示已经很满意了:“先生,这已经很好了。二婶,你快交钱吧。先交个一年的。笔墨纸砚的话,先生,您能给我们推荐一二吗?或者写个清单什么的,我们好照着买?”
徐氏连连点头:“对对对,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买什么。”
第218章 大逆不道
从学堂出来,徐氏还在一个劲儿感慨:“这先生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多可亲!”
张司九忍不住笑:“二婶难道觉得当先生就该板着脸一脸凶相?不过,这位先生的确是年轻又和蔼可亲,看得出来,修养很好。”
徐氏又有些发愁:“可是他脾气这么好,也不知道能不能管得住学生。”
“也许上课时候就不一样了。”张司九宽慰徐氏:“反正我在这边摆摊这么久,也没听说过先生有什么不好的,二婶放宽心吧。咱们快去买文房四宝,然后去一趟县衙。最后咱们还得去买点点心和零嘴。”
徐氏连连点头,于是两人又去了县城里的纸铺。
上一篇:治愈反派进行时
下一篇:漂亮大嫂在香江鲨疯了[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