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把刀(13)

作者:顾婉音


光是这份心意,这份想着她的细心,张司九就觉得徐氏真的是很好的人。

她笑着解释:“是我二叔二婶帮我弄的。说小孩子不能背太重,容易长不高。”

招银羡慕不已,她拽了拽自己那快断了的背篓绳,“真好看。”

张司九知道招银娘小气,也就没说让她回去要,只说:“咱们想想办法,回头看看能不能自己挣钱买一个。”

挣钱这个事情,是张司九这几天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家里被掏空了,太穷了,连粮食都卖了一部分,现在基本早上和晚上都是菜稀饭,吃得人稀汤寡水的,总是犯饿。

至于肉——每天给李家儿媳巧娘炖汤的时候,她已经尽量留一碗出来,但也仅仅是能加点菜煮一煮,尝个肉味儿而已。

生活太苦了。

必须想办法赚钱。

听见张司九这个话,招银先是眼前一亮,接着就又垂头丧气:“我们太小了,赚不到钱的。鱼咱们抓不到,野鸭子也抓不到,就连值钱点的草药什么的,都被人挖光了。”

张司九听得也牙疼。

但她还是肯定道:“办法肯定会有的。”

“行,那你想想,有的话,带我一个!”招银这孩子,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又高兴起来了:“挣不着钱也没关系,反正背篓坏了我娘也得买新的。”

捡笋壳的时候,招银就把之前张司九问她的事儿慢慢告诉张司九:“这边这片,是我家的,从桑树那儿分,就是柱子家的。你家的你知道吧?”

张司九点点头:“知道。”

她真正关心的是:“有没有没有主的?”

招银摇头:“基本没有。顺着田埂边上的那条大堰,两边都是竹子和树,但靠着谁家田埂,就是谁家的。只不过那边很少人管。离太远,咱们可以去。但不能掰笋子,也不能掰树。捡一点枯枝落叶没啥。”

她指了指另外一大片的竹林:“那片可千万别去,那左婶娘要是发现咱们去,得堵到家门口去骂!”

张司九还没见过这样的阵仗,虽然有点惊讶,但也点点头:“知道了。”

等一背篓的笋壳装满了,张司九和招银就各自回家,并且约好第二天一起去河边割草。

不过第二天两人却没去成。因为当天晚上就打雷下雨,第二天早上都没停。

徐氏让张司九在家带孩子,自己则是抱着小南瓜送去李家那边吃奶,根本不许他们出门。

小松小柏平时都和村里男娃娃一起玩,从来都不跟张司九,因此他们平时还真不怎么相处。

张司九还好,毕竟是大人,不存在坐得住坐不住的问题。

小松小柏就不一样,两个小娃娃,根本坐不住,干巴巴熬了一会,就开始隔一会儿就问:“雨什么时候停啊!”

张司九干脆问他们:“你们平时都玩什么?”

小松眼珠子转一圈,“没干啥。就是抓虫子玩。”

他故意张牙舞爪:“这么凶的天牛!还有螃蟹!还有肉嘟嘟的虫子!大姐怕不怕!”

张司九:……我见过的虫子绝对比你见过的虫子可怕多了。

她反问小松:“就这些?”

小柏咧开小米牙,用气声道:“还有玩水!大哥玩水抓鱼!”

小松一把捂住小柏,死不承认:“没有!就是在沟边上耍水!”

沟里的水,最多就小松大腿深,大人们对于这种地方是不拘束他们的。但从来都不许孩子们去更深的小河边,和堰塘里玩水。

可惜小松的演技不过关。

张司九笃定的点点头:“那就是下河了。你抓到鱼没?”

小松拒不承认:“我没有。”

“水里鱼多吗?大不大?有黄鳝吗?泥鳅呢?”张司九继续问。

小松:……“有,不多。”

张司九点点头:“下次去叫我一起。”

就算卖不掉,抓回来吃也可以的。

第16章 碰头

结果没想到,小松大吃一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张司九微笑:“不带我,我就告诉二婶。”

小松眼睛瞪圆了:我万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大姐!

可小松还是惊恐摇头:“大姐,都是男娃,女娃儿不能去的。”

张司九挑眉:哦?

小柏小小声:“他们都光屁股下河!”

张司九:……

她斜睨小松:“先不说你,小松还这么小,你让他也下河?”

河边长大的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水。他们对水,少了敬畏。

正所谓,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小松连忙摇头:“没有!我不敢!他在岸上守衣裳!他敢下水我揍他!”

小柏捂住屁股,坚决道:“不下水!”

张司九看着兄弟两:……小松你有没有想过,你也不该下水?

她考虑一下,决定还是看着点兄弟两,“以后别去玩水了。鱼也摸不着,晒得黢黑,不如跟着我想办法挣钱去。”

小松显然知道家里情况,登时来了兴趣:“大姐你有法挣钱?”

小柏也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张司九。

张司九看着雨幕,心里还真有个主意:“下雨过后竹林里有菌子,咱们等雨停了就去看看菌子发起来没,等发起来,摘了去县城里卖。”

县城里可没菌子。这种时令鲜货,总会有人买的。

小松有点失望:“菌子啊?估计没人买吧。家家都有呢。又不稀罕。”

张司九捏了捏他脸颊:“就算卖一个铜钱也是钱啊。积少成多懂不懂?”

再不然,给自己家里添一盘菜也行啊!蘑菇富含氨基酸,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比菜叶子那是强多了!

小柏最先被说服:“一个铜钱也是钱!”

除了蘑菇,还有木耳。

这边几乎家家户户养春蚕,虽然这个季节蚕已经都结茧收获完毕,但桑树作为养蚕伴生的存在,此时还郁郁葱葱呢。

张司九在田边割草时候,看见桑树上有干掉的木耳。

木耳也是好东西,晒干了可以一直存着冬天吃。也可以新鲜的焯水后炒着吃。

张司九目前就只能想到这两样。

现在知了也早就蜕壳完毕,蝉蜕也没地方捡去。

就连蚕砂,家家户户现在都晒干卖光了。

草药就更不用说。但凡珍贵点,值钱点,早就被挖掉了。

走中药这条路,就行不通。

那些穿越过来就能轻松发家致富的故事,果然只是故事而已。

事实上,原住民们为了养家糊口,任何能赚钱的地方都是没有放过的。

不过,也许等和杨元鼎交换了情报,情况就会好很多。他那边家境更好,估计能了解更多当代的信息。

明天就是和杨元鼎碰头的时间,也不知道那时候雨停没有。

这雨最后足足下了一整天。

到后半夜才算是停了。

第二天早上张司九起来时,屋檐还在往下滴答水。

不过,空气真的是清新无比。草木的味道也浓郁。深深吸一口气,只感觉肺腑都清透起来。

天还有点阴,但已经有要放晴的架势。

张司九背起背篓,去出割草。

家里存货要没了,再不出去割草,家里的鸡鸭和猪都没吃的了。

不过还没走到门口,招银就已经在门外喊了:“九娘!九娘!你起来没!割草去啦!”

张司九应一声,然后开门出去。

小松小柏还贪睡呢,她也没叫他们。

外头路上因为下雨,变得有些泥泞,甚至还积了小水坑,张司九和招银一路小心翼翼避开泥浆多的地方,往河边走去。

河边上的草又长高了不少。就是湿漉漉的,一摸一把水。

装在背篓里,背在背上,衣裳都会被打湿。

招银熟练的去掐了几片芋头叶,垫在背篓贴着背的那边和背篓底下兜着水,这样就能避免这个问题。

张司九在旁边看着,油然而然生出敬佩: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是很巧妙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