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纪事(243)
明明她死在燕朝,死在了距离他的国度一江之隔的地方,是他的情人亲手杀死了她,他与她再没有见过面——但凡他对她还有一丝怜惜,当初就不会丢下她,只带了她和苏卿染南渡。
但是这一世,一切都重新来过了,他为什么会向嘉语提亲呢?那就像是一根针扎在她的心上,明明知道没有他向嘉语提亲,她就不可能得到他的婚约,但是那根针,那样尖那样利那样……疼。
她必须拔掉它!
她必须从他心里拔掉它!
贺兰袖定定神,说道:“冒昧约见陛……殿下,是有事相询。”
“哦?”
“通天塔顶的阿难尊者,殿下怎么看?”
如果不是十六郎碰巧留意到两个举止失常的羽林郎,他又循着这条线索逮住了半夏,萧阮想,他这时候该在千方百计接近郑忱,贺兰袖抛出这个诱饵,就算他明知道有蹊跷,怕也会先吞下去再说。
这个贺兰氏!她不但能够临摹他的笔迹,还非常了解他,非同寻常地了解他——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留意他的?什么时候临摹了他的笔迹?她小小年纪,又怎么会有这样可怕的洞察力?
难道真如三娘子所说,她心仪于他,只是他没有察觉?
萧阮心里惊涛骇浪,表面上却还能够维持微笑:“天色已晚,贺兰娘子是单身一人出来吗?”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世宗在的时候,周皇后说得上三千宠爱在一身……
据说她长得非常美。
当时迁都嘛(高祖从平城迁到洛阳),到世宗,洛阳的宫殿还在装修,所以比较早的时候,皇帝一家子住在金镛城,后来宫殿修好了,世宗就很欢乐地带着皇后搬家了。
其他妃嫔被丢在金镛城……很多一直到死都没有进洛阳。其中不乏高门贵女。
但是皇后就是没有生儿子(命吧)
原型其实是晋升了太后的,同年十月,星象有异,就被拖出去祭天了。那之前她也确实住尼寺里。
PS:后面两章之前发过公众章节,看过的就不要再点啦,特别134,就是千余字的小散文,是我存稿时候手抖,不得不放出来凑数的。倒是135是个甜番外,没看过的不要错过了。
小周:就是作者君施恩放我出来证明一下存在感……
表姐去见前夫君了,哎~~
第134章 洛阳伽蓝
写这个故事,源起于林志炫唱的《烟花易冷》,我忘了我当时在做什么,是忽然听到的声音,“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惊艳如破空而来的箭,那声音里仿佛有着金属的光泽,是银白的颜色,熠熠。
习惯听一首好歌,写一个故事,只是很久,都没有听到好歌了。
那歌里唱“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那歌里唱“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那歌里唱“千年以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
一朵牡丹,在洛阳的朝雨里绽放。
千年以后,那些斑驳的沧桑,在月影里疏疏浮起,泛着青铜的晕。
循着时光的河流回溯,到洛阳最辉煌的时代去。持续整整四百年的乱世,有木兰当户织的叹息,也有孔雀东南飞的徘徊,鲜血,白骨,红颜,一层一层累筑,最美丽的佛寺,最慈悲的神佛,最悲悯的眼睛,漠然这个尘世的苦难。胡尘,汉月,最后孕育出隋唐繁华。
一个花团锦簇的时代。当盛世的牡丹盛开,谁还会记得,牡丹花下的孤魂。
其实仔细说来,南北朝并不是一个太陌生的年代,因为我们都读过《木兰诗》,读过《孔雀东南飞》,读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那都是南北朝的作品。
南北朝时期,南北以淮河为界对峙。占据广大中原地区的政权叫魏,因为要区别三国时候曹操建立的魏国,所以一般称之为北魏。
北魏是一个鲜卑人的国度。
鲜卑这个民族,千年以后已经完全融入了汉族,但是就算是不很熟悉历史的人,大约也听过这样一些姓氏,比如慕容,还记得那个绝色的慕容冲吗?比如长孙,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和长孙大舅子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这些都是鲜卑的姓氏。
再比如拓跋。
北魏皇帝复姓拓跋。在孝文帝之后,改姓元。有一句很美丽的诗,说“曾经沧海难为水”,它的作者元稹,就是拓跋后裔。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他汉化了他的国度,改汉姓,说汉语,习汉字,他把京城从偏安的平城迁到洛阳。洛阳,是天下之中,那时候通行于我华夏大地的语言,被称之为“洛下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