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53)
作者:东边小耳朵
齐国公在最上首不动声色地把所有人的反应都收入眼中,他夸完赵平娘,重新问起了崔舒若,“既然算此事对你无碍,接下来的时日,船只停靠何处码头,可否卜算?
现今胡人猖獗,我们行水路消息闭塞,若是一个不慎,恰恰往胡人的地盘去了,只怕先头那只船便是我们的下场。”
关于这一点,崔舒若是很愿意效劳的,她也在船上,她和众人的安危一致。虽然知道赵家人将来会坐拥天下,可不代表他们不会历经凶险,万一真落入胡人手里,指不定她死了,他们活下来。
崔舒若还是得多为自己打算,何况现在利益相关。
她当即应下来,一副乐意效劳,不辞辛苦的做派,“自然可以,能为阿耶分忧,女儿不胜欣喜。”
“哈哈哈,生女当如二娘,”齐国公对崔舒若大加赞赏。
识眼色的人已经跟着笑起来,还有夸崔舒若的,唯独是冯许脸上连笑都挤不出来。
崔舒若今日算是大出风头,并且在齐国公府的势力里,她拥有了等同于几位郎君的权利。这一遭,崔舒若满意,齐国公满意,大部分谋士和家将面上满意。
若是说有谁受伤的话,恐怕只有冯许了。
等到商议结束,众人离开后。
冯许跟上了赵巍衡,突然和他打招呼,“三郎君,等等某。”
赵巍衡看见冯许也先是一愣,他对冯许说不上好恶,就是府里的谋士。虽说和崔舒若有争执,但每人看法不同,君子面不合心合,能说出来就是好的。
故而赵巍衡对冯许还是挺客气,嘴边扯了点笑,“三通先生寻我可有何事?”
冯许停下来,先对赵巍衡一拱手,然后才道:“国公爷诸子,随行去建康中,能主事的唯有三郎君一人。今日国公爷竟让府上的二娘子公然参与商议,实在是于理不合。
您既是国公爷之子,又是二娘子之兄,阖该管一管。请您向国公爷进言,规劝一二。还有二娘子,您为兄长,可劝诫于她,女子该长于内宅,岂可抛头露面,倘若传出去,怎能不叫人议论?”
冯许说的认真,他没注意到赵巍衡的眉头越皱越深,脸上的笑也渐渐淡去。
等他说完,看向赵巍衡的时候,就见赵巍衡面色不善,“冯许,这些话方才在堂上,你已向阿耶说过,阿耶不允,现在又私底下来寻我。
既然自诩君子,怎能行此小人行径。你若是不服,当时便该反驳阿耶,可你没有,足见你胆怯了。”
冯许觉得赵巍衡曲解了他的意思,当即解释道:“三郎君误会了,若是国公爷愿听我冯许的进言,我便是被斥责遭庭丈又如何。我不再言,是因为国公爷心意已决,不论再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赵巍衡先声夺人,厉声道:“你的意思是我阿耶偏听偏信?”
冯许:“……”
他不知道赵巍衡怎么越听越歪,明明自己不是这个意思。
而赵巍衡已是气急,“还有什么叫女子该长于内宅,不可抛头露面?我告诉你,赵家没有这个规矩,你要是看不下去,大可自请离开,我愿奉上百金,助你另寻明主!”
赵巍衡本想拂袖而去,但实在气不过,走了两步又回头,“被你闲话的是我亲阿姐和亲妹妹,为人兄长,若叫我再听见你这般编排她们,我定不会如这次般轻易放过。
哼,你家中便没有阿娘姊妹不成,怎不知将心比心!”
说完话,赵巍衡才气冲冲的离去。
留下冯许一人,他只觉得莫名其妙,生生被赵巍衡曲解至此,心里有股劲不上不下的,噎得难受。他不过是来劝一劝,自认为没有任何不对,更没有背后编排,怎么就小人行径了?
冯许也气的不行。
两人算是不欢而散。
而等到冯许回去以后,先是摔了一跤把脑门磕青了,后来喝凉水也能呛到,平日用惯的毛笔也莫名其妙断了……
冯许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了。
事情传出去,人人都说是因为崔舒若福泽深厚,他当众为难崔舒若,可不就不被鬼神喜爱了嘛。
但传到冯许耳里的时候,他半点不信,还把劝他和崔舒若致歉的另一个谋士赶走了。等到晚间,他默默把论语塞进自己的枕头底下,还念念有词,“哼,管你用什么旁门左道,就算真有鬼神也越不过先贤孔子!”
然后第二日,他起身时把瓷枕头带下床,碎了。
那本论语也莫名其妙字迹晕染,不能看了。
头疼的不行,脚也歪了的冯许看着满屋狼藉,心情复杂。
崔舒若躺在窗前的美人榻上一边被雀音捶背,一边问鹦哥,“既然连先贤孔子都护不住他,他信世上有鬼神了吗?”
鹦哥摇头,她也满脸不可思议,怎么能有这么倔强的人。
“他非但不信,还说字迹晕染一定是因为江面潮湿,连夜搬了一堆书到床塌上,非要试个究竟。”
崔舒若听了不禁失笑,她和系统感叹,“真有意思,这人怕不是生错了时代,他应该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才对。”
说着,崔舒若又摇了摇头,“不成,真正的唯物主义战士可没有歧视女性的陋习,他还是不够格。”
崔舒若后来也没再为难他,因为船越来越靠近建康了。
越是如此,她越能感受到并州和建康的差别,更确切些说,是建康和沿途各地的差别。
建康依着天险,又是水乡,北地的胡人大多是旱鸭子,压根不必怕他们打过来,还不用怕没有粮食。所以在靠近建康时,会发觉这里歌舞升平,岸边常常能瞧见花船莺歌燕舞,还有男子寻欢作乐。
而遥遥望去,岸上也很热闹,人头攒动。
崔舒若是真正上了岸到了建康才知晓什么叫江南好风光,码头能容纳下许多条像她们这艘似的大船也就罢了,客船亦是往来不绝,数不清的脚夫在驼东西,还有船夫喊拉纤的号子,人声鼎沸,热闹熙攘。
崔舒若远远望去,建康多是两三层的小楼,檐角下挂着灯笼,风徐徐一吹,灯笼轻摇,就如同柳枝婀娜。建康的每一处都是精巧的,述说江南风光,连燕子似乎都和北地不同。
明明是深秋了,可建康仍旧绿柳如新,怪道诗人们总爱聊赠友人江南一枝春,它连秋日都恍然若春呢。
崔舒若从船上下来坐上了等候已久的下人们备好的软轿。
她发现建康和并州的风貌相差极大,并州的权贵多是乘坐马车,而且除了马匹的健硕,还注重发色,最好都是同一色泽鬃毛的马,好似这般才能彰显主人家的富庶。
可建康,竟然是牛车。
还不是因为钱财不够,因为她身边的鹦哥眼尖,时不时就能说出正乘牛车,姿势随意的主人们身上佩戴的不起眼的玉佩都是古物,价值千金。
突然,雁容惊呼一声,崔舒若顺着她的目光往那处瞧,见到一家食肆将客人用剩下的食物倒入泔水桶中,里头都是白花花的米饭,甚至有一口未曾动过的烧鸡。
雁容惊呼一声后,大家都望向她,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失礼,羞愧的低头,“我之前在曲南,那儿也不穷,但临近边关,粮食都紧张,权贵之家也就算了,但很少瞧见当街有人会这般浪费的。”
崔舒若却生出感慨,建康看似物产丰饶,胡人也过不来,可正是这样才危险。居安岂能思危,他们偏安一隅,恐怕渐渐就忘记洛阳沦陷,胡人占据北地的耻辱了。
现今胡人猖獗,我们行水路消息闭塞,若是一个不慎,恰恰往胡人的地盘去了,只怕先头那只船便是我们的下场。”
关于这一点,崔舒若是很愿意效劳的,她也在船上,她和众人的安危一致。虽然知道赵家人将来会坐拥天下,可不代表他们不会历经凶险,万一真落入胡人手里,指不定她死了,他们活下来。
崔舒若还是得多为自己打算,何况现在利益相关。
她当即应下来,一副乐意效劳,不辞辛苦的做派,“自然可以,能为阿耶分忧,女儿不胜欣喜。”
“哈哈哈,生女当如二娘,”齐国公对崔舒若大加赞赏。
识眼色的人已经跟着笑起来,还有夸崔舒若的,唯独是冯许脸上连笑都挤不出来。
崔舒若今日算是大出风头,并且在齐国公府的势力里,她拥有了等同于几位郎君的权利。这一遭,崔舒若满意,齐国公满意,大部分谋士和家将面上满意。
若是说有谁受伤的话,恐怕只有冯许了。
等到商议结束,众人离开后。
冯许跟上了赵巍衡,突然和他打招呼,“三郎君,等等某。”
赵巍衡看见冯许也先是一愣,他对冯许说不上好恶,就是府里的谋士。虽说和崔舒若有争执,但每人看法不同,君子面不合心合,能说出来就是好的。
故而赵巍衡对冯许还是挺客气,嘴边扯了点笑,“三通先生寻我可有何事?”
冯许停下来,先对赵巍衡一拱手,然后才道:“国公爷诸子,随行去建康中,能主事的唯有三郎君一人。今日国公爷竟让府上的二娘子公然参与商议,实在是于理不合。
您既是国公爷之子,又是二娘子之兄,阖该管一管。请您向国公爷进言,规劝一二。还有二娘子,您为兄长,可劝诫于她,女子该长于内宅,岂可抛头露面,倘若传出去,怎能不叫人议论?”
冯许说的认真,他没注意到赵巍衡的眉头越皱越深,脸上的笑也渐渐淡去。
等他说完,看向赵巍衡的时候,就见赵巍衡面色不善,“冯许,这些话方才在堂上,你已向阿耶说过,阿耶不允,现在又私底下来寻我。
既然自诩君子,怎能行此小人行径。你若是不服,当时便该反驳阿耶,可你没有,足见你胆怯了。”
冯许觉得赵巍衡曲解了他的意思,当即解释道:“三郎君误会了,若是国公爷愿听我冯许的进言,我便是被斥责遭庭丈又如何。我不再言,是因为国公爷心意已决,不论再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赵巍衡先声夺人,厉声道:“你的意思是我阿耶偏听偏信?”
冯许:“……”
他不知道赵巍衡怎么越听越歪,明明自己不是这个意思。
而赵巍衡已是气急,“还有什么叫女子该长于内宅,不可抛头露面?我告诉你,赵家没有这个规矩,你要是看不下去,大可自请离开,我愿奉上百金,助你另寻明主!”
赵巍衡本想拂袖而去,但实在气不过,走了两步又回头,“被你闲话的是我亲阿姐和亲妹妹,为人兄长,若叫我再听见你这般编排她们,我定不会如这次般轻易放过。
哼,你家中便没有阿娘姊妹不成,怎不知将心比心!”
说完话,赵巍衡才气冲冲的离去。
留下冯许一人,他只觉得莫名其妙,生生被赵巍衡曲解至此,心里有股劲不上不下的,噎得难受。他不过是来劝一劝,自认为没有任何不对,更没有背后编排,怎么就小人行径了?
冯许也气的不行。
两人算是不欢而散。
而等到冯许回去以后,先是摔了一跤把脑门磕青了,后来喝凉水也能呛到,平日用惯的毛笔也莫名其妙断了……
冯许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了。
事情传出去,人人都说是因为崔舒若福泽深厚,他当众为难崔舒若,可不就不被鬼神喜爱了嘛。
但传到冯许耳里的时候,他半点不信,还把劝他和崔舒若致歉的另一个谋士赶走了。等到晚间,他默默把论语塞进自己的枕头底下,还念念有词,“哼,管你用什么旁门左道,就算真有鬼神也越不过先贤孔子!”
然后第二日,他起身时把瓷枕头带下床,碎了。
那本论语也莫名其妙字迹晕染,不能看了。
头疼的不行,脚也歪了的冯许看着满屋狼藉,心情复杂。
崔舒若躺在窗前的美人榻上一边被雀音捶背,一边问鹦哥,“既然连先贤孔子都护不住他,他信世上有鬼神了吗?”
鹦哥摇头,她也满脸不可思议,怎么能有这么倔强的人。
“他非但不信,还说字迹晕染一定是因为江面潮湿,连夜搬了一堆书到床塌上,非要试个究竟。”
崔舒若听了不禁失笑,她和系统感叹,“真有意思,这人怕不是生错了时代,他应该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才对。”
说着,崔舒若又摇了摇头,“不成,真正的唯物主义战士可没有歧视女性的陋习,他还是不够格。”
崔舒若后来也没再为难他,因为船越来越靠近建康了。
越是如此,她越能感受到并州和建康的差别,更确切些说,是建康和沿途各地的差别。
建康依着天险,又是水乡,北地的胡人大多是旱鸭子,压根不必怕他们打过来,还不用怕没有粮食。所以在靠近建康时,会发觉这里歌舞升平,岸边常常能瞧见花船莺歌燕舞,还有男子寻欢作乐。
而遥遥望去,岸上也很热闹,人头攒动。
崔舒若是真正上了岸到了建康才知晓什么叫江南好风光,码头能容纳下许多条像她们这艘似的大船也就罢了,客船亦是往来不绝,数不清的脚夫在驼东西,还有船夫喊拉纤的号子,人声鼎沸,热闹熙攘。
崔舒若远远望去,建康多是两三层的小楼,檐角下挂着灯笼,风徐徐一吹,灯笼轻摇,就如同柳枝婀娜。建康的每一处都是精巧的,述说江南风光,连燕子似乎都和北地不同。
明明是深秋了,可建康仍旧绿柳如新,怪道诗人们总爱聊赠友人江南一枝春,它连秋日都恍然若春呢。
崔舒若从船上下来坐上了等候已久的下人们备好的软轿。
她发现建康和并州的风貌相差极大,并州的权贵多是乘坐马车,而且除了马匹的健硕,还注重发色,最好都是同一色泽鬃毛的马,好似这般才能彰显主人家的富庶。
可建康,竟然是牛车。
还不是因为钱财不够,因为她身边的鹦哥眼尖,时不时就能说出正乘牛车,姿势随意的主人们身上佩戴的不起眼的玉佩都是古物,价值千金。
突然,雁容惊呼一声,崔舒若顺着她的目光往那处瞧,见到一家食肆将客人用剩下的食物倒入泔水桶中,里头都是白花花的米饭,甚至有一口未曾动过的烧鸡。
雁容惊呼一声后,大家都望向她,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失礼,羞愧的低头,“我之前在曲南,那儿也不穷,但临近边关,粮食都紧张,权贵之家也就算了,但很少瞧见当街有人会这般浪费的。”
崔舒若却生出感慨,建康看似物产丰饶,胡人也过不来,可正是这样才危险。居安岂能思危,他们偏安一隅,恐怕渐渐就忘记洛阳沦陷,胡人占据北地的耻辱了。
上一篇:结婚多年后双重生了
下一篇:耳朵一对尾一条[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