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清宫日常(清穿)(12)

作者:十弋


对于这些弯弯绕绕的关系,云珠一无所知,裹着皮裘闭门不出,煮上一壶清茶,悠哉看着春杏夏荷做着针线活,更不知道已经有人盯上了她。

太阳东升西落,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宫中的树枝也抽出了新芽,嫩绿的新叶冒在树梢。

康熙便顺着这份春意回到了宫中。

接连胜利让康熙心情大好,回到宫中修整过后便直奔太皇太后慈宁宫中。

作为太皇太后居所,慈宁宫中向来严肃、沉闷,带着未亡人的孤寂,即使宫中人员众多,但也安静地让人心颤。

这一天却完全变了模样,康熙走进慈宁宫的时候,只听见一阵阵的脚步声响起,正当他大怒准备处置那些打扰太皇太后老人家清净的人之时,却见为首的正是他外出时心心念念的太子。

“胤礽跑得真快,以后一定是我大清的巴图鲁。”将太子抱入怀中举高,康熙得意不已。

“皇帝回来了。”太皇太后略显苍老的声音从慈宁宫中传来,康熙舍不得放下久未见到的胤礽,抱着儿子走进正殿。

“请太皇太后安。”在胤礽的捣乱下,康熙勉强行完了礼,坐在太皇太后的下首。

“前朝事情都解决了?”茶刚沾唇,听见太皇太后的问话,康熙忙肃手而立:“禀皇祖母,前朝一切顺利。”

太皇太后满是皱纹的眼皮抬起,不大的眼中射出睿智的光芒:“既然前朝的事情已经妥当,那后宫的事,你是如何打算?”

看着在自己怀里挣扎着要去地上跑的太子,想起离去的结发妻子,康熙心中一片酸涩,半晌没有说话。

作为抚养康熙长大的人,太皇太后实在太懂他的沉默蕴含的意味,温声劝道“我知道你又想起了赫舍里氏,她确实是个好的,这些年后宫在她的打理下妥妥当当没出过岔子。”

“但是,”随即太皇太后变得严厉:“国不可一日无后,赫舍里氏是个没福的,已经去了两年了,宫中必须要有一个皇后。”

康熙默然,太皇太后在说话之前已经挥退了殿中的宫女太监,除了祖孙两人便只有一个牙牙学语的幼童,连和缓的话语都无人能说,气氛一时陷入僵持。

好半晌,康熙才艰难地说道:“朕知道了。”

“不,你不知道。”太皇太后的声音更加严厉,直直盯着康熙眼睛:“把你心中的念头扔掉。”

“佟家家风严明,佟佳表妹温婉贤淑,有母仪天下之资,如何不能封后。”康熙一直平静的情绪也起了波澜。

此话一出,犹如石破惊天,这一份心照不宣就被康熙直言戳破。

是的,后宫中一直没有皇后,不仅是因为康熙对赫舍里皇后的怀念,更多的是继后的人选一直没有定下。

在仁孝皇后去了后,前朝大臣便联合起来要求立后,而继后的人选便是果毅公、领侍卫内大臣遏必隆的第二女,镶黄旗满洲钮钴禄氏。

但康熙的内心深处,更想册立母族的表妹为继后。

这倒不是说他对佟佳氏有多么的深情厚谊,他只是想着借着册立皇后给母族更高的荣光。

“皇帝慎言。”太皇太后勃然大怒。

第14章 祖孙

太皇太后骤然的发怒没有让康熙退让,反而惊到皇太子,康熙怀中的小儿瞬间哭了出来,缓和了祖孙俩对峙的凝重气氛。

“苏麻喇姑。”唤来心腹嬷嬷,将皇太子带去偏殿,孩童的哭嚎声逐渐降低终至消失,太皇太后神色凝重,叹口气缓缓说道:“玄烨,我知你心中不甘,但你必须明白,你是大清的皇帝,万不可任性。”

“皇祖母。”康熙将茶杯重重放下,杯中的茶水泛起阵阵波澜,正如同他内心的愤懑:“朕已亲政多年,为何还得受此掣肘。”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斩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起兵反清,十三年广西将军孙延龄响应吴三桂反叛,靖南王耿精忠起兵,总督范承谟被囚禁,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三藩,杀死经略大臣莫洛,起兵反叛,到现在这些叛乱还未平定,正是需要八旗亲贵支持的时候。”

太皇太后怜悯地看着康熙,将他一直逃避的事情指出:“赫舍里氏作为穆瑚禄都督后代,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之孙,立她为后尚起不少纷争,鳌拜和苏克萨哈曾经公然宣称,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为皇后之理。”

康熙遽然抬头,这段纷争几乎已经被他抛之脑后,康熙八年计擒鳌拜后终于亲政,这么些年下来也成了说一不二的天子,当年立后的波折,对他无异于是羞辱。

而现在,在他自认为掌握权柄之后,再一次需要立后,而这一次,他依然受着同样的掣肘。

康熙沉默地听着太皇太后的话语,只有不断转动的玉扳指展现了他内心的绝没有表面那般平静。

“上一次立后,最终是满洲亲贵们妥协,现在虽说鳌拜不在了,但大清的根基还是老八旗领主,这一次立后他们万不可能再次妥协,继后必然出自满族佐领世家。”

话未尽,意已至,连出身旗人顶级世家,父亲官居一品的赫舍里氏都会在身份上被人挑剔,由汉军旗抬旗的佟佳氏,更是没有可能。

只不过康熙的生母也出身于佟佳氏,为了他的脸面,没有人会将这些话说出口,但对于皇帝迟迟不决定继后人选,满洲领主们心中的不满已经快要弹压不住了。

“皇帝,你必须尽早做决断。”

太皇太后苍老的声音从在慈宁宫高大的殿中飘荡,康熙觉得彻骨寒凉,被冒犯的感觉翻涌,胸中几要燃出噬人的怒火,最终还是被理智压住,正如太皇太后所说,虽说自己是大清的皇帝,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或者说正是因为自己是大清的皇帝,所以更加需要权衡利弊。

手指张开又握紧,反复几次后,康熙长叹了口气:“先将钮钴禄氏接入宫中观察一番。”

观察什么?观察钮钴禄氏能不能胜任皇后吗?这等八旗贵女从小就受着顶级的教育,若是她都不能胜任皇后一职,那大清更没其他人合适。

太皇太后知道这只是康熙无谓的挣扎,立钮钴禄氏为继后这件事在康熙同意她进宫这一刻起便已然定下,不容更改,这事她懂,康熙自然也懂。

朝堂大事说完,太皇太后心中对于孙子的怜惜又占了上风,看着康熙沉郁地模样,说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事:“前几天佟国维的夫人赫舍里氏递了牌子进来。”

“舅母可是有何要事?”康熙惊诧不已,在他亲政后便将舅舅佟国维封为领侍卫内大臣,对佟家优待不已,佟家出了事情怎么不直接求自己呢?

“别急。”太皇太后知道孙子对佟家的感情,先给他吃了定心丸,随后才将赫舍里氏的来意道来:“赫舍里氏进宫是为了佟佳氏进宫一事。”

“怎么会?”康熙更加诧异,虽说他心中是想着封表妹为后,提高佟家门第,但是这等念头从未对外吐露过,连太皇太后也只是因为熟悉这一手养大的孙子,才隐约猜出他心中存有这个念头。

看出康熙的诧异,太皇太后无奈地笑了出来:“佟佳氏虽然不能为后,但可堪为妃,佟家也有这个心气,便让赫舍里氏来宫里探听一番,我已经允了。”

这一刻的太皇太后,只是一个想要尽可能满足孙子愿望的普通祖母。

康熙情绪依然低沉,自身尊严被侵犯的不满,权利被牵制的愤怒,以及隐隐对母族的亏欠交织在一起,让他对即将进宫的佟佳氏怜惜达到顶点,心里琢磨着要给佟佳氏什么赏赐。

“只是赫舍里氏还求了一件事。”趁着康熙心绪起伏,太皇太后接着说道:“佟佳氏年纪小,听闻宫中乌雅氏灵巧聪慧,求着让乌雅氏搬去和佟佳氏同住,好让她照应几分。”

说是照应,他们都心知肚明,这只是佟佳氏在宫中求一个固宠工具,若是允了,那乌雅氏便和佟佳氏绑着分不开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