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97)

作者:王廿七

知情者称:“还不是皇极门书堂的课,实在是上不下去了,三位学士,不是称病就是乞骸骨,惹不起躲得起呀。”

又有人压低了声音问:“那小祖宗,又闹幺蛾子了?”

祁嵘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已经“威名远播”了。

“实在太多了。”知情者又称:“花样百出,热闹极了。”

林长济听着,啼笑皆非。忽而又想起自己的儿子来,也是块淘出天际的料。

无奈的摇摇头,侧头望向窗外,已是六月初了,晌午的太阳都有些毒辣,不知家里情况怎样,一家人好不好,长世的院试准备的如何。

他向来谨慎克己,即便闲的连吃饭都不用放盐,也不会露出丝毫厌倦之色,依旧每日按部就班的点卯上衙,做好手头的事。

昼食之后照例午休,林长济没有午睡的习惯,多是看书打发光阴。

太监这时进来传旨,命林长济去乾清宫见驾。

一时间,同僚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翰林院掌侍讲、经筵,伴随圣驾的机会很多,可那是侍讲学士的事,眼下才是初夏,经筵也尚未开始,皇帝为什么特意下旨宣召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呢?

林长济显然也有些惊讶。

传旨的公公早就见惯了风浪,出声提醒道:“林编修,快随咱家去吧。”

林长济这才回过神来,跟着公公穿过太和门,经过开阔的殿前广场,再穿乾清门,门两旁各有一道琉璃装饰的影壁,此时已进入内廷,他垂首不敢乱看。

圣躬在东暖阁午睡,要他先在西侧的配殿等候。

配殿很热,但林长济一身绿色银带,衣冠齐楚,正襟危坐,约等了盏茶功夫,有人来宣他去见驾。

进入乾清宫东暖阁,圣驾正坐在御榻上看奏本,林长济俯身行礼:“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皇帝搁下奏本,面容依旧慈和:“林卿,翰林院公事繁忙吗?”

一般来说,上级问忙不忙,无非两种情况:一是随口一问表达关怀;二是另有差事交代。皇帝百忙之中特意将他叫来,不可能只是随便问问,所以多半是后者。

林长济恭声道:“陛下圣明,勤政务本是臣的本份。”

皇帝看了他一眼,拿起奏本,又看了他一眼,突然忍俊不禁。

天子一笑,身边的太监刘佰也跟着笑。

“翰林院忙还是不忙,朕还不清楚吗?还勤政务本……”皇帝道:“不过朕倒是听说,这一届的三鼎甲中,属你最谦逊,不骄不躁,从无轻狂之态,这很难得。”

林长济心想,我都快而立之年的人了,狂的起来么。

果然,皇帝话锋一转,道:“朕眼下有件棘手的事儿,只有托付给你才放心。”

林长济心里咯噔一声,他想到了同僚嘴里的,皇极门书堂里作天作地的小祖宗……“宫里有两个宗室子弟,一个是赵王世子,一个是吴王子,都是朕的侄儿。两个孩子是极聪慧的,小传胪那日,你见过了。”皇帝道。

林长济听来,心凉了半截,诺诺称是。

“今年的暑热来得早,翰林院两位学士一起病了。但读书这种事重在日积月累,最忌讳一曝十寒,所以朕打算让你去皇极门书堂,给他们授课。”

“臣……”林长济期期艾艾的说:“臣惶恐莫名,唯恐才疏学浅,不能胜任。”

皇帝“呵呵”笑了两声,用一种拍花子拐骗小孩儿的语气对他说:“你是朕钦点的探花郎,怎可妄自菲薄,说自己才疏学浅呢?朕说你能胜任,就一定能胜任。”

这下,那半截心也彻底凉透了。

二十八岁就上书乞骸骨的话,行得通吗……

作者有话说:

第50章 、入值

林长济从内廷出来, 特意去探望了两位称病的学士。

果然,两人的精神状态都不是特别好:一位举头望天无语凝噎,另一位垂头看地叹息连连。

摊上祁嵘这样棘手的学生, 是整个翰林院的灾难。打不得骂不得, 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作妖。

上禀天子?帝后毕竟不是亲爹亲娘, 待他们亲近之中仍有一层客气,即便是申斥几句, 或许能管一时的效果, 可最多安分不到两三天,便又原形毕露了。

总不能日日跑去乾清宫告状吧?

李学士擦着满头虚汗对他说:“这么跟你说吧,我有八个儿子,加起来都不如这一个难教。”

周学士嘴里长了三个燎泡, 呜呜啦啦说了些什么, 林长济也不能完全听懂,只听到他说,不能跟小孩子计较,所以上书参了吴王一本。

林长济:“……”

吴王:人在封地坐, 弹劾天上来。

两位前辈只给他总结了一个经验——凭他上天入地, 千万不要生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