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太子调包那些年+番外(187)
徐皇后已经输无可输了,膝下一双儿女还要活命,不到十拿九稳绝不会挑战惠帝良心。
第98章
太宁公主并非惠帝亲生一事愈演愈烈, 戏班子扣在天牢不得出牢门一步,可京城里的戏班子多得是,一出戏唱火了其他戏班子也跟着唱趁机收拢主顾, 但唱到第二场台下观众正拍手叫好时忽然来了一队官兵把守各处还把台上几位角押走了, 百姓惶恐疑惑之余才明白过来这里头的事儿大了。
恍然大悟之余就是愤怒和好奇, 官兵堵不住悠悠之口,换子疑云彻底传扬开来,朝廷御史闻风而动,有人攻讦周贵妃阴谋换子混淆皇家血脉, 有人状告太宁公主行事霸道,无故软禁一家戏班老小令人生存艰难甚至谋害人命,再就是有人查出太宁公主出生那年正逢还是太子的惠帝随先帝南巡, 公主出生在梅州, 出生当日惠帝伴驾未归, 还是侍妾的周贵妃一人在后院挣扎生下孩子,而当时有下人窥见周贵妃身边的下人进出时均携带一个足以装下新生婴儿的红漆食盒, 那人偷偷跟上去听到过一两声猫叫般的哭声。
朝中老臣似信非信,他们倒是见过太宁公主但已不记得当年周贵妃是何相貌, 公主不像陛下也可以像亲娘嘛!
巧也不巧,就在老臣们闷着这件事随惠帝商议朝事时新晋得宠的伊嫔在兴庆宫宫门外求见,他们退下正巧和这位娘娘打了个照面, 看清的刹那心里不免突突,传闻伊嫔像极了当年的周贵妃,可太宁公主的容貌却与惠帝、伊嫔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所谓无风不起浪,难道太宁公主身世当真有异?
老臣们的猜测虽未宣之于口, 但京城皇宫的有心人太多,太宁公主谁也不像的事传的沸沸扬扬, 若是有谁敢动手抓人堵嘴,俨然是此地无银,惠帝没有回应日日上朝没个好脸色,还借机训斥了几位从前立场不明的朝臣。
瑞王齐王纷纷上奏请惠帝肃清谣言,为妹妹正名,齐王还亲自出手揍了两位背后议论的公子哥儿,护妹之心溢于言表。
众人都等着太宁公主的反应,她一没有上奏哭诉二没有请求惠帝查明真相,而是在恼怒至极的情况下朝大放厥词的御史出手,称他为徐家的狗。
当年伸手管公主驸马家事的御史早就随徐家覆灭而消失,太宁公主如此针对,御史大喊冤枉还鼓动同年一起上奏抨击公主府横行霸道,只他疑似徐家旧臣的身份实在敏感愿意掺和浑水的人寥寥无几。
再说两位王爷与太宁公主关系融洽,他们对着干不是惠帝新帝一起得罪了么?
下了朝齐王去探望楚淑妃,还未开口楚淑妃一记眼刀斜过来没好气道:“本宫知道你要说什么,放心,后宫这块儿我盯着不会兴风作浪。”
这事儿明摆着是冲周贵妃、贾良妃和伊嫔,太宁公主倒台对她没有任何好处,何况儿子和她自幼一起长大,楚淑妃就算当年对周贵妃有些怨言,但人死如灯灭,惠帝那几分不值钱的喜爱也移到了旁人身上,她再掺和又有什么好处呢?
何必对付一个孩子。
齐王装模作样地长舒一口气:“母妃不犯糊涂,儿子就放心了。”
楚淑妃心情复杂:“你别高兴太早,后宫掺和这事儿的可不在少数,你瞧着那位让宝爱小心点儿吧。”
她朝郑德妃居所方向扬扬下巴。
照她看郑德妃与瑞王可真不怎么样,儿子在前朝为太宁公主呼喊,亲娘在后头暗暗使劲,无论结果如何母子俩都立于不败之地,太不要脸皮了!
齐王哄着亲娘说了许多好话,之后又急匆匆出宫去了公主府,他是半点不信那劳什子换子传闻,父皇又不是傻子,如果柔瑾不是他心爱之人所生会疼着宠着宝爱这么多年吗?只不过是有心人瞅准了父皇与宝爱前段时间的别扭,趁机离间罢了。
公主府一切照旧,齐王驾临得到了十二分的礼遇,他熟门熟路直奔正堂不成想柔瑾正在招待客人,梅夫人与贺二夫人纷纷屈膝向王爷行礼,她们是长辈,齐王不必特意避讳遂一同落座。
小信儿睡醒吃饱喝足闹着找母亲,春樱将他抱到前堂,还未过门槛他便挣扎着下地吭哧吭哧自个儿爬过了门槛在齐王夸赞声中蹬蹬蹬跑向柔瑾,伏在她腿上打量众位客人。
柔瑾教他喊人,他这会儿嘴巴利索,舅舅、奶奶都能称呼响亮,梅夫人望着有些出神。
“这孩子很像他父亲小时候……”
小信儿听着是夸自己,歪着脑袋走到梅夫人面前伸出手来,这是要抱。
梅夫人迟疑片刻才弯腰抱他,小信儿自然而然搂住她脖子还很上道的朝脸上亲了一口,他寻常不爱亲人,每每想要母亲抱他的时候才会亲一口,平常伺候的奶娘丫环是甭想骗他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