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世首辅宠妻录/偏执首辅的戏精夫人/重生之首辅掌珠+番外(115)
*
桓颢他们去江宁书院读书,寄宿在书院,每月上、中、下旬的旬日,可放一天的假。
每次旬日放假前一天下午,谢夫人早早地便打发了两辆马车前去书院等着,接小郎君回府。
但桓颢从不回家,马车便从两辆减至一辆。
一晃过了两年,桓颢也迎来了十周岁生辰礼,他生日的第二天便是中秋节,书院也正好放假。
桓大爷亲自去书院把儿子接了回去,一路上,桓大爷再三打量两年没见的儿子,心里漫起的思绪异常复杂。
两年没见,小兔崽子又抽条了不少,脸上的稚气也褪去不少,仍旧是沉默寡言,他问十句话,他答半句。
听杜夫子私下里和他讲,这孩子天资聪颖,且又勤学苦读,别人玩闹,他总是安安静静地读书,是以,他的学问是同龄学生里面最出挑的。明年二月便可下场参加县试,试试水。
“二郎,”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讲,可话到嘴边,桓大爷却发现很艰涩。他捋了捋胡须,笑道:“今日是你十岁生辰,你可有什么愿望没有?说出来,为父尽量满足你。”
谁知小郎君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没有。”
十年了,才想起来要给他过生辰,太迟了。
他早已习惯不过生辰了。
一番好意遭到拒绝,桓大爷的笑僵在嘴角,眨了眨眼睛,心头泛起一股苦涩的滋味,终是什么都没有再说。
话不投机半句多,桓大爷无奈地想道。
儿子的生辰,是先夫人秦氏的祭日,桓大爷心里总觉得别扭,心里有道看不见的坎儿,过不去。
儿子性子孤僻,沉默寡言,和他不亲,桓大爷心里也有气,天底下没有老子去求着儿子的道理嘛。
桓大爷忍了儿子两年,终于还是决定宽宏大度一点儿,亲自去接儿子回府过中秋,可儿子呢,却对他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着实寒了桓大爷的心。
于是,桓大爷提前下了马车,去找一位好友喝酒去了。
*
回到公府里头,桓颢才发现,桓颂已经从大房的院子里挪出去住,有自己单独的院子了。
桓颢也十岁了,他也要挪出去单住。
甄夫人早上临时接到这个任务,便给桓颢挑了一处僻静的院子,安排丫鬟婆子过去收拾干净。
桓颢没有意见,回去给老太太请过安,便在自己的院子里看书。
“这里离主院也太偏了些。”杨七一边给主子倒茶,一边小声抱怨,“我才去瞧过了,大郎的院子比这里气派多了,又大又敞亮,离主院也近。太太真是偏心。”
“她偏心由来已久,你又何必气愤?”桓颢手握着一卷书,端坐于书案前,目不转睛,心平气和道。
杨七扁了扁嘴巴,没再吭声。
晚膳迟迟未见仆妇送来,杨七去院门口张望了好几眼,他嘀咕道:“今日可是二郎十岁生辰,就算没有生辰宴,好歹也该吩咐厨房,置办些像样的吃食送来呀。这样冷冷清清,连饭都不给准备,是什么意思?”
杨七去下房找冯奶娘,谁知冯奶娘被甄夫人打发出府办事了,还没回来。
也就是说,连那碗长寿面都没有了。
二郎这次肯回来,无非就是为了冯妈妈那碗长寿面。
大太太这是故意要斩断二郎对府里的一切念想啊。
杨七气得咬牙,打发一个丫鬟去厨房领二郎的晚膳,谁知那丫鬟推说自己身上有大太太的差事,让他找别人去办这个差事。
杨七又抓了一个粗使婆子,那婆子也说自己走不开。
不得已,杨七只好自己跑去厨房问。
一问才知道,原来厨房的人压根就不知道二郎回来,没准备他的晚膳,更别说做几样他爱吃的菜了。
杨七登时气得倒仰,让厨房管事刘家的赶紧做两样菜出来,“刘嫂子,帮帮忙,今日是我们二郎生辰,他还饿着肚子呢。”
“不是我不帮忙,”刘家的面露难色,“如今府上的饭菜都是可着人头做的,今日的份例早已用完,明儿又是中秋佳节,厨房没有收到上头的指示,不敢自作主张动用官中明日的份例。小哥若是不嫌弃,不如把我们的吃食,匀一份出来——”倒也使得。
“嫌弃!”话音未落,只听杨七沉着脸道:“便是我家二郎不嫌弃,我也替他嫌弃!好啊,二郎不过在外读书,两年不归家,你们这起捧高踩低的奴才,便合起伙来作践他!他日二郎有出息了,自然还在你们身上找回来!”
怒哼一声,杨七气呼呼地走了。
刘家的讪讪笑道:“这关我什么事?我一个当奴才的,自然事事听上头主子的分派,哪里敢自作主张啊?”
旁边一个婆子道:“刘嫂子你别怕,这二郎本身就是个病秧子,两年没回来了,回来了又不声不响,想来上头太太一时漏了,也是有的。怪不到你头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