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作精宜妃日常(167)
“皇上, 你真是太好啦, 是我错怪你了。”阿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康熙看, 真心实意夸奖道。
康熙的嘴角忍不住翘起来:“昨天还生我气, 不理我,不让我抱呢。”
阿梨走近前摇着他的胳膊道:“我之前不知道嘛, 皇上, 你干脆再送点银子给李姐姐回乡好不好?”
“看在你求我的份上, 顾问行,把包袱给李氏。”康熙故意矜持道。
顾问行将一个包袱交给李氏:“安嫔娘娘, 这里面有银票和一些碎银子,还有珠宝首饰什么的,足够您回乡置业”
阿梨听了,更加亲昵地对康熙说:“玄烨,你是个再明不过的明君啦!”
李氏抱着包袱, 冷冷道:“说不定是因为他现在变得昏庸了, 才这么对我呢,真没想到, 皇上也有色令智昏的一天。阿梨,他可不是因为觉得我没罪, 所以放过我,他全是为了你。”
康熙脸上的笑意消失,皱眉瞪着李氏道:“朕好意放过你,你不要不识好歹。”
李氏:“识好歹?皇上经常下令将人凌迟处死,可曾亲眼见过凌迟架上,犯人如何一片一片被刮下血肉?”
“恰好,我见过,我亲眼看着父亲被剥光衣服绑在凌迟架上,刽子手在行刑人胸脯上泼上冷水,拿各种形状的刀具,将他们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全身的肉几乎剐净,几根血管暴露在外还在扑通扑通地跳,头部脸上的皮肉剐去一半,眼珠睁的圆圆......”①
“最后,我只能用布包裹着父亲的碎肉,草席裹着父亲的尸身,趟着血流将父亲抱回去。”
李氏描述地绘声绘色,在场听到的人在她的讲述中几乎亲眼见到了那个无比残忍的场景,一时寂静无声。
“‘明史案’虽说鳌拜是始作俑者,可最终还不是为了掩盖你们爱新觉罗一家入关以后的罪行,父亲和庄伯父、朱伯父他们,不过是如实编撰了史实,如何就要遭这等灭族大祸?”
康熙:“自古以来,身为统治者,哪个手上不是沾满鲜血。”
李氏:“皇上难道认为,手上不沾满鲜血,就不能统治这个国家了吗?”
“玄烨很厉害的,他不会这样。”阿梨突然道。
“他不曾寄希望于屠杀来抹灭事实,否则他绝不会放你;他也少有对人斩尽杀绝,鳌拜威胁皇权,玄烨亦看在他曾建立赫赫战功的份上,没有杀他,只是将他囚禁起来。”
“皇上还很关心子女和后宫的妃嫔们,时常教导孩子,体贴关心妃嫔。纵然是帝王家无情,玄烨却努力做一个有情人。”阿梨笃定道。
康熙大为震撼,望着阿梨笃定的神色,心中万般滋味涌现,如何也挪不开眼了。
“李姐姐,你父亲如何,并不是只由皇上来评判的,江南的乡亲学子们,他们对于此案,皆有自己的看法。况且还有后人在,此案若是沉冤,终有昭雪的一日。”阿梨又对李氏道。
她记得,在书中曾看到,“明史案”在官方资料中只字不提,在民间却口口相传。历经几代人后,中断的《明史》被后人续写,冤案也得以昭雪。
阿梨的话让李氏想起刑场上哀鸿遍野,江南众人义愤填膺的样子。是了,有他们在,有自己在,此案就不会消失,终有一天能昭雪。
李氏决定先去铁岭一趟,在养父李永芳的坟前磕头道别,再向江南而去,继续完成父亲的宏愿,等待时机翻案。
阿梨恋恋不舍地送她,李氏问她:“阿梨,皇上关心体贴后宫其他女子,你的内心,当真毫无波澜吗?”
跟在身后不远处的康熙听到这句话,控制不住地频频看向阿梨。
阿梨歪着头想了一会儿道:“他关心谁,跟我是没什么关系的。”
李氏笑了一下道:“你这样想,很好。万般恩情,尽在不言中,阿梨,此去山高水厂,我们后会有期。”
说完,侧身上马,扬起马鞭策马而去,不再回头。
阿梨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就觉得,她们怕是再也不会见了。
康熙在她身后用双手环住她的腰,头靠在她的肩膀上道:“阿梨,随我回去吧。”
回过神来,阿梨似乎听得康熙的声音中有一丝依赖,又有一丝脆弱,疑心自己该是听错了,他又怎么会脆弱以及依赖一个人呢。于是点点头,随康熙上了马车。
不料上了马车之后,康熙却一直盯着她看,目光火热,看得阿梨脸都红了,小声道:“你别看我了。”
康熙突然欺身上前,用一种阿梨看不懂的神情看了她片刻后,吻住她的唇,霸道进攻她的口腔,一双手抱得她死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