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484)

作者:雁九

这样的意外之喜,并不令人高兴。

只是走到这一步,也没有再放手的道理。

这个副会长李福海,倒是名不副实,性子实是浅薄。

这样的人,撂下不用,倒是可惜了。

之前调查的结果,李家各种钻营,却都有脉可循。

霍五看着冯百万道:“章安之事,事关重大,有什么误会,还是早日解开为好……邓元帅可是恼的不行,若不是我强压着,怕是要出大事!”

冯百万脸上抽了抽,拱手道:“谨遵太尉吩咐!”

怎么解?

即是“误会”,少不得调查。

调查,就要留人。

霍五后一句是威胁也是实话。

邓健如今名声在外,最闻名的不是勇武,而是嗜杀。

滁州军进金陵城的时候,杀了几个衙门的人。

与副将出奔有关系的冯百万这个时候回扬州,还真是谁也保证不了他的安危。

冯百万自然也想到此处,才不做辩解,坦然接受。

副会长见状,不免咬牙切齿。

总是这个样子,总是这个样子。

他就不信这次冯百万会逃过一劫。

霍五望向副会长,温和道:“李福海!”

副会长一怔,立时恭敬道:“小人在!”

霍五道:“冯会长暂留金陵,扬州杂事还需你多尽力,省的邓元帅烦心!”

副会长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想象的那个意思?

“你幼子十五,与我儿年岁差不多,送来金陵给我儿做个伴当吧!”霍五道。

“遵命,小人遵命!”

副会长带了颤音,强忍着激动道。

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冯百万的眼神闪了闪,望向旁边的霍宝。

按照他之前的计划,是要送长孙为霍宝伴当。

如今,换了李家小子……

除了冯家,其他扬州九家也是震惊。

按照之前的那张单子看,李家犯了诸多忌讳,已经全无翻身余地。

看似只罚没家产九成,人无碍,没有明面上问罪。

可是这世上,最不乏“落井下石”之人。

商场如战场,李家露出颓态,等着撕肉的不是一家两家,那才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李福海咬着冯百万不放,何曾不是为这了这个。

只有让冯家顶在前头,李家才有一线生机。

如今不仅是一线生机,还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大家眼神闪烁,怦然心动。

“太尉大人,小人有事禀告……”

“太尉大人,小人亦有事禀告……”

冯百万的心,终于乱了。

第253章 兼祧两姓

太尉府门口,十位扬州士绅代表出来,犹在梦中。

都出来了。

除了冯百万。

冯百万因涉及章安事,被留下“调查”。

其他人刚才七嘴八舌,又说了冯百万不少黑料。

其中还有他的姻亲,说的不比李家少多少。

只是再没有李家的好运气,霍太尉只是听了,没有再抬举哪家的意思。

霍太尉没有发话减免罚银,却也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

否则就不会让罚银九成家产的李福海暂代会长一职,协助邓健稳定地方。

“会长,咱们这就回去?”有机灵的已经凑到李福海身边。

之前那些趁火打劫的念头统统放下。

谁都晓得,有霍太尉做靠山,以后扬州就要看李家了。

李福海忍着笑意,道:“回去,早点了了前账,早好!太尉府可正是缺人手的时候,扬州的吏员试过几日就要考了!咱们扬州子弟也不能落于人后啊!”

他晓得今日是得了体面,可这不是吃独食的事儿。

霍太尉如今的地盘是七州府,麾下各方势力自成派系,他孤家寡人是立不住的。

还有冯和尚那边。

一笔写不出两个冯字,或许冯和尚真的大度不计较胞兄侵占家产之事,否则的话以他的滁州军中的地位早有能力将冯家易主。

方才李福海为了保命,拍死了冯家;眼下逃出生天,就想的多了。

要是冯和尚真要顾念手足情分,保全胞兄,那他到时候就要坐蜡。

一个好汉三个帮,扬州势力还得抱团。

想到这里,他望向大家:“如今处处都乱,没有一处太平,咱们得滁州军庇护,以后也能踏实了!”

所以就乖乖的缴了罚银,抹平前事,再图富贵。别想着搬迁什么的,那不是打脸吗?

滁州军说的好听,可大家要是给脸不要脸,也就不要怪人家下狠手。

大家点点头,竟是觉得这新会长说的十分有道理。

要说先前大家看了那“罚单”,还多少有些不忿。

毕竟是好是赖,都是投滁州军之前的事。用之前的事还算账,大家自然觉得冤枉不甘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