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767)

作者:鹿子草

她一拍桌子说:“你个死丫头,还敢跟我撒谎!赶紧说实话!”

郭美云面上一囧。

她也是小五十的人了,居然还会有人叫她“死丫头”。

这个称呼实在太过久违了。

“你磨蹭什么!还不赶紧说!”

郭美云没办法,迟疑几秒后,说了实话:“我前些年听说内地改革开放了,曾经回去过一趟。”

“那你怎么不回家呢?”郭美凤挺直身子问。

“那年胖胖刚考上大学,狄二哥说,要是被人知道狄家有我这样的海外关系,会影响胖胖的录取结果。”

“你说谁?”

“狄二哥,就是姐夫的那个弟弟。他说政审非常严格,老狄家只有胖胖一个大学生,全家都指望他光宗耀祖呢,让我千万别拖了胖胖的后腿。”

闻言,郭美凤被气得眼前发黑,“这里怎么还有狄老二的事?你傻啊,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怎么不亲自回来问问我?”

郭美云当时很想见父母和姐姐,但她决定回国的时候就一直犹犹豫豫,反复权衡了许久才买了机票。

她心里本就左右摇摆,被狄二哥那样说了以后,就更不敢露面了。

当年姐夫非常照顾这个弟弟,她去姐姐家做客的时候,也经常能碰上这个狄二哥。

从没想过对方可能会骗她。

“我看这狄老二瘸一条腿还不够,我非得把他另一条腿也打折不可!”郭美凤盯着妹妹,不确定地问,“他没跟你要钱吧?”

第176章

郭美云那天抵达北京以后并没回家, 而是按照记忆里的位置,找去了大姐在太平里胡同的住处。

北京的夏天依旧炎热,太阳明晃晃地高悬在天上。

她提着行李, 满头大汗地来到四合院门口时, 听到了院儿里的笑语喧阗。

姐姐家的小屋外还摆了两桌席面。

这种异乎寻常的热闹, 让她谨慎地收回了迈进大门的脚步。

她离开北京之前的那几年,对海外关系排查得很严, 她不想给姐姐姐夫惹麻烦, 便像个寻常路人一般,转去了胡同拐角,竖着耳朵听院子里的动静。

好像是姐姐的儿子考上了大学,街坊们都在恭维她教子有方。

姐姐则高声大嗓地跟街坊们聊天,说着“都是孩子自己努力”之类的客套话。

话语里的喜悦, 连她这个站在墙外的人都能感受得到。

她那天在胡同里徘徊了一个多钟头,原打算等酒席结束后请个陌生人进去帮忙喊人。

然后姐妹俩偷偷在外面见上一面。

可她却在胡同里撞见了从酒席上提前离开的狄家老二。

从狄老二那里,郭美云终于得到了确切消息,考上大学的是姐姐家的老五, 也就是她拼死生下的胖胖。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她心里既骄傲又失落。

她敢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甚至还敢约姐姐见面, 是因为她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国内的教育资源有限,早在她去港岛前,高考就停止了。

若是胖胖不能在国内接受良好的教育,她可以带胖胖出国!

可是,孩子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大学, 她就再没理由将孩子带走了。

狄二哥向她介绍了老狄家这些年的情况,姐夫去世了, 姐姐一个人拉扯六个孩子。

胖胖是举全家之力供出来的大学生。

有了这个大学生,老狄家翻身就指日可待了。

这番话,郭美云是相信的。

她当年是全公社唯一的大学生,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提起她时,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她爸就是个种地的农民,她妈从事的工作被很多人称为下九流。

可是,她成为大学生以后,就是准国家干部或科学家。

这让她爸妈在公社里得到了生产队长的同等待遇。

村里要是有什么最新决议,队长也会跑来征询她家的意见。

一个大学生能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带来什么,郭美云再清楚不过了。

西方媒体很少报道内地的情况,即便有,也多是负面的。

就像这次的里昂国际博览会,虽然有个北京馆,但除了人民日报法语版进行了报道,其他本地报纸上都看不到北京代表团的影子。

内地改革开放的消息,是她偶然从一个公费留学生那里听来的。

按照他的说法,内地改革开放四年了,有些华侨可以在沿海地区投资。

当时没有计算机,没有互联网,西方报纸又对改革开放三缄其口,她能收集到的消息都是同胞之间口口相传的。

所以,当狄二哥说,她的存在会影响胖胖的大学录取结果时,她心里既惊惧又怀疑。

不是已经放开了吗?

还欢迎华侨回国投资,那在录取大学生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忌讳海外关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