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子种田基建(189)
两人说了几句。
郁徵问:“我们的符纸受欢迎否?可有回头客过来?”
伯楹:“暂未有回头客, 可能商贩暂未能将符纸卖完。不过来我们这里的商贩全都对符纸很感兴趣, 有些人宁愿欠债,也要把符纸换走。”
伯楹一想到商人们那愁眉苦脸, 一边心疼又一边激动地将所有身家砸下来换符纸的模样, 就忍不住想笑。
伯楹:“商贩们都说, 外面买不到我们这种又便宜又好的符纸。”
郁徵道:“我们所在的地方实在太过偏远,在生意一道上没什么优势, 只能降价, 让更远的商贩过来。”
伯楹:“殿下英明。”
郁徵:“除银钱物资外, 可收到了什么有用的书?”
他们现在除了换物资之外,也鼓励外地的商贩把大量的书籍运进来。
郁徵对这个时代的工具书十分感兴趣。
尤其那些说教画符箓的工具书。
可惜, 尽管邑涞郡有个邑涞书院,可邑涞书院没落已久,连藏书阁里的藏书都逸散了大半,剩下的藏书也没有什么特别有用的。
真正有用的书都在各种混乱中被人拿走了。
郁徵身为郡王,想求符箓书籍而不得,情况已经持续有一阵子。
伯楹道:“暂时还未找到,不过消息已经传出去,来往的商人知道我们想要书籍,也表示会帮忙找,应该很快就能找到了。”
郁徵:“既然如此,就看他们什么时候回来了。”
伯楹:“殿下放心,随着往来邑涞的人越来越多,肯定很快就能找到。”
郁徵微微一叹:“但愿运河修完前能有所收获。”
他们的运河修得飞快。
这运河之所以能够修得那么快,很大的原因在于人多。
刚开始修运河时,修运河的九成是夏南军的将士。
他们将运河当做军务来做,十分肯下力气。
郡王府这边安排了好饭好菜,大家吃得好,睡得好,干活自然也快。
等修了几天,附近的百姓知道他们在这边修运河,并且知道运河会穿过一些村庄与农田,百姓们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了。
冬季没什么事做。
百姓中,有的看上了郡王府提供的好饭好菜,有的则因为修运河就是修村外的河流,利益与自己息息相关,因此大量百姓参与进来。
又修了一段时间,百姓们口耳相传,这运河是郡王老爷主持修建。修建运河,也是为了百姓的生活。
郁徵在本地的名声很好,许多百姓都信任他,听说他牵头,百姓们的热情更是高涨,呼亲唤朋,很快,有许多人过来帮忙。
这些帮忙的人技术不太熟练,但架不住人多,还肯下力气,在专业人士的指挥下,修运河也修得飞快。
等半个月之后,修运河的工人之中,已经有一半是夏南军的将士,另一半是沿途的百姓,加起来足有数万人,编队都编了几百个小队。
幸好左行怀管理有方,这么多人,也不见乱。
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住,关系比之前好了不少,还能互通有无。
这么多人同时推进一个项目,确实非常了不起。
不仅外行人赞叹,左行怀他们这些内行人,也不得不高看一眼。
大家明面上不敢说,私底下都赞叹郁徵实在不一般,短短几十天,便能将当地百姓动员到这个地步,还丝毫不见乱,也听不见不满的声音。
估计这位文弱的郡王殿下有志于军事,也能当一方大将。
这年头能打仗的大将多,能管好人的大将还真不多。
在郁徵不知道的时候,夏南军中许多人对他产生了崇敬之情。
他们修运河用的是土石,先用石头,再夯土,一段运河修好,不用等土干掉,马上就可以用了。
在修运河的过程中,交通已经便利不少,表现在外来的商户越来越多。
伯楹出面谈生意,整个郡王府赚得盆满钵满。
这天有一队从外地来的大商队,到了他们这地界。
底下的小吏招待不了,一层层上报,最后上报到郁徵案头。
郁徵十分诧异,问伯楹:“他们带了什么东西来?连你都处理不了。”
伯楹压低声音:“是桑蚕。”
“桑蚕?”郁徵问,“本地没有桑蚕么?”
伯楹摇头:“本地冬棉夏麻,并未有种桑养蚕之人。商队带的桑蚕也不一般。”
郁徵听到他这话十分感兴趣:“既然如此,让那商队的人进来。”
有陌生的商队过来,纪衡约带着刀站在郁徵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