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平步青云路(49)
刘家二老和男人们对沈家的抬举感到十分高兴,对刘桃儿的嫁妆也多看重了几分,四床新被褥和新打的箱柜妆奁就不说了,大房刘桃儿的亲娘还给女儿多准备了五两压箱银,只希望女儿在沈家腰杆子能硬一点。
这么一份嫁妆,十里八乡也少见,多少姑娘出嫁时也只是自己的几件衣服打个包袱就跟着夫家走了,晒妆那日不知多少大姑娘小媳妇羡慕刘桃儿摊上个好娘家,也嫉妒刘桃儿的好命,顶着个克夫的名头不被家人嫌弃,还能嫁去沈家做大娘子享福。
沈锦还要读书,过了二月不得不返回府城。徐若娘知道家里即将有新嫂子,自己是二房媳妇,以后掌家权不会在自己手里,就惦记着跟小叔子找好关系,为自己肚子里孩子铺路。
叔嫂俩正收拾着行李呢,徐若娘突然感觉到肚子一痛,身下一股热流涌出,只见还稚嫩的小叔子面露惊恐,徐若娘坐到了地上去。
“娘!娘!二嫂要生了!快来人啊!”
沈锦以往一直很是镇定的嗓音硬是喊劈了,透露着无尽的恐慌。
徐若娘自己亲爹就是大夫,早早的便去把了脉,说是可能是双胎,有大概率会早产,家里也就早早的预定了稳婆,除了开始听到沈锦叫喊时慌张了一段时间,其余倒也不见慌乱。
徐若娘身子骨养的不错,怀孕后家里盼着新生儿,养的也精细些,生的还算顺利,从上午巳时一直忙碌到戌时末,稳婆和陈氏抱着用襁褓包裹着的一对小婴儿,喜笑颜开的走出产房。
“恭喜恭喜,你家老二媳妇肚皮真争气,给你家添了一对大胖儿子呢!”稳婆格外的高兴,她这手艺吃的就是运气饭,只要接生出了男娃或是寓意美好的龙凤胎,往往都能得到不错的赏钱,生女孩的话就得看人家看不看重女孩。
虽然不是龙凤胎有点可惜,但沈家现在不就缺个孙子?不然之前李氏也不至于那么轻易被休弃了。一连生了俩,这老二媳妇站稳了脚跟,就不信以沈家的家底,这赏钱少的了了。
稳婆把怀里的胖小子交给当了爹的沈烈,美滋滋的在心里盘算着。
沈家下一代有了新希望,最高兴的莫过于做了曾祖和爷爷的沈源与沈青。全家一晚上没睡好觉,沈源更是连夜翻书就想着给两个重孙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时间竟忘了天气还凉,第二天起来时便有些着凉,连喝了两碗汤药才见好转。
第29章
◎顾明哲◎
沈锦返回府学时,双胞胎刚办完满月,沈源那边名字也终于确定下来。
沈常博、沈常谨,就是双胞胎的名字,寄希望于两子将来学识渊博、谨言慎思之意。至于乳名呢,因为两个崽子长得胖嘟嘟圆滚滚的,就取了元宵、元宝作为两个孩子的乳名,图个好记。
抵达府城的只有驾车的沈恪与沈锦,元柳随侍,大牛则是提早一个月为了给自家小少爷请假,以及收拾大半个月没住人的小院,先一步到了府城。
回到府学的沈锦以极快的速度转换了习惯,迅速投入学习的海洋。开春后沉寂懒散了一冬天的教喻们终于愿意开课,一时间府学里的学堂座位供不应求,大多数时间还有许多人只能被迫站在门外或是坐在地上听课。沈锦年幼,步子没有其他成年人那么快,全靠交好的“学长”帮忙占位置,就这,还因为童生的身份经常抢不到位置,只能可怜巴巴的被人群挤在角落里,事后想法子找教喻“补课”。
因为府学的“学龄”是三年,三年后继续就读的话就需要另付一笔“借读费”。沈锦翻过年九岁,计划十二岁那年考秀才,之后还可以继续蹭府学的书三年。
时间还充裕,为了培养自己心性和身心,也是为了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以后和人打交道多一点共同语言,沈锦“选修”了府学这边特别开办的“兴趣班”,从琴棋书画中选择了相对感觉比较好入手的绘画,加上学古萧来增加一点音乐细胞。
不过很显然,读书好的学艺术未必能行。报名半个月,沈锦蹭了五节绘画,那一笔死板的“现实派没意境画风”气蒙了教绘画的三名老师,一个个都哀叹沈锦是个榆木脑袋,“朽木不可雕”中的朽木。相对比绘画,教萧曲的顾老师显然对沈锦更看好。
当然,沈锦不会对外说,自己只是图萧的价格比琴便宜几十倍才选的。
而这位顾老师,显然也不是因为沈锦半个月只学了一首曲子的“半垃圾天赋”才看好他的。
府学山腰一间小院中,一身月白学士服的男子慵懒的靠在躺椅上。男子看着只有三十出头,皮肤白皙,一双手却带着农户特有的刮痕和薄薄的一层茧。一旁老管家一边忙活着手里的活计,一边看一眼自家主子,眼中带着类似恨铁不成钢的复杂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