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现代小相公(912)

作者:白云上

官兵又带了命令跑厂里头去了。

除了造纸厂,其余两厂让几个管事的问问,春节连班,工钱翻倍,干不干?

这事儿不好强求的。

要是搁现代,方子晨怕是祖宗十八代都要遭殃了,大头照都要被员工贴鞋底下,天天踩。

这天晚上下工,管事的说要集合,有事交代。

大家没急着回家,都在厂房门口排着队。

管事的说了,开年后,我们这边几个县,还有北安、北路等地也要休路了,水泥用量估计要大,而且春耕,要上肥,化肥也要用上,这会库房里存货不够,可能要连工,春节期间不放假,但一天十八文工钱,大家愿意做的报个名,不愿意的也不强求。

谁能不愿意啊!

一天十八文,什么概念,两斤多的肉,要是工钱不翻倍,大家都是愿意干的,多干一天,就能多赚一些,何况这会儿还加了工钱。

这会儿不似现代,现代打工的多是背井离乡,去的远了,寻常小假回不来,要是放个三四天,车费涨了不算,还两天都花路上了,回去根本就呆不了多久,也就盼着春节长假能回家看看父母,看看孩子,这会儿要是加班,可不得咒死老板。

但这里的厂子里的百姓都是来自隔壁村的,天天的都能回去,媳妇娃子都要看腻了,加个班有啥问题的呢?晚上回去一起吃顿饭,也就够了,多赚点,还能给家里多买些肉,这不好?

大家都没意见,相反的还很高兴。

第387章

谢肖宇怀着孕,黎艺盛定是要回来的,厂里只能交由两禁卫军暂时管理了。

赵哥儿晚上把鱼哥儿、豆哥儿和大米几人喊了过来。

他们已经学会算账了,来了家里头后,干活勤快,在铺子里招呼客人也不怕,胆子都大着呢!

冯嬷嬷是认得字的,先头赵哥儿还在安和县组织老百姓挖河道的时候,就给冯嬷嬷来了信,让她闲暇时间教几人认认字,虽是难学,但他们晓得这机会来之不易,都很珍惜和高兴,激动得几夜都睡不着,旁的下人可没得这般待遇。

以前村里就没个会识字的,而且就算是有,那也是小汉子们才能学,哪轮得着他们哥儿姑娘。

晚上从铺子里回来,学得很晚也是毫无怨言。

赵哥儿问过谢肖宇和冯嬷嬷,他们说豆哥儿几人是很老实的,这会看着他们好像有些紧张,缓了语气。

“别紧张,今儿叫你们过来没别的事,就是想问问你们,愿不愿去北安那边。”

大米是几人中胆子最大的,当下道:“主君和老爷也去吗?”

“我们暂时先不过去。”赵哥儿道。

要是在安平那边建了化肥厂,自是要派自己人过去的,禁卫军是皇上的人,秦家军是秦家的人,这会儿手里人手就有些不太足了。

过去了就几个人管理一个厂,这比在铺子里要好,也说明主君是看重他们,鱼哥儿几人心里难免的激动高兴,但他们真真是把这儿当成了家,十几岁就被赵哥儿买了回来,进了方家,赵哥儿和方子晨待他们和善,没打骂过他们,要是去了,舍不得的。

可家里什么情况他们也懂,得去,老爷和主君待他们不薄,这会儿需要他们了,他们得站出来。

赵哥儿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笑道:“也不是去了就不回来,现在是缺人手,以后招得人了,自是要把你们调回来的。”

大米道:“愿意去的,可是我们几个只会干活。”

豆哥儿几人也点头,烧水做饭啥的他们都会,可管人,想想她们都觉得天旋地转,没头绪没章程,一脑懵,没管过,不懂,而且他们可是都知道的,安平村那化肥厂里头光是上工干活的,就百来人,那般多,以前在他们看来,酒楼里的掌柜就是最了不起的了,那会儿还在家去镇上卖柴火卖菜的时候经过酒楼外头,总偷偷看,人一身长袍站柜台后头,好像啥子活儿都不干,一月就好几两银子了,可羡慕呢,但人也不过是管个十来人。

赵哥儿:“你们若是愿意去,过几天就去安平村那边进厂,学学,我那边都交代好了。”

如此那就没啥担心的了,鱼哥儿几人松了口气:“主君,我们愿意去,也会好好学,不会让您失望的。”

意料之中,赵哥儿道:“我会派人跟着你们过去,你们也不用怕,到了那边,你们三人要守望相助,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儿,都要有商有量的,知道吗?”

“主君放心,我们晓得的。”

“那你们回去准备准备,初三出发。”

“是。”

把鱼哥儿几人调过去,那这边铺子就没人手了,方子晨先前从蜀南带回来的的几人,赵哥儿想把他们安排到铺子里去,让他们慢慢的接触些人,不然总搁后厨里闷头干活不见人,怎么行。

同类小说推荐: